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记者定位分析
梁峥
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新老媒体之间呈现出了不可逆转的融合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对新闻传播的整体格局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记者的职业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为广大群众持续输出优质的信息内容,更要承担起舆论监督者、群众引导者、信息加工者以及媒体运营者职能,带来健康和谐的媒体环境,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记者定位展开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促进主流媒体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记者角色定位
引言:2024年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在媒体全面融合背景下,人们获取与传递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新闻记者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媒体职能,立足时代发展需求来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并通过媒体工作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一、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记者定位
(一)信息加工者
“信息传播”是传统背景下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要求记者全面搜集各类社会资讯,并将其以完整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从而实现信息的流通共享。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媒体格局的全面调整,信息传播速度出现了大幅度提升,用户可以轻松获得自身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因此记者想要确保自身不会遭到市场淘汰,便需要从信息传播者转化为加工者角色,充分运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媒体渠道来提炼海量信息中的价值要素,从而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例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融媒体系列行动“乡聚向未来”当中,记者聚焦我国“三农”事业发展需求,整理了有关农业政策、技术、生产、教育以及产业等相关的各类行业信息,为广大群众打造了《最炫农科生:高考农科专业报考指南》《振兴路上》《麦收地图》《北斗带您17看麦讯》等7场直播与10余档重点节目,并在全网获得了超过110亿的浏览阅读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对我国农村事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广宣传作用,同时更是聚焦群众与地方建设共同关注的话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顺利实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落实。
(二)舆论监督者
新老媒体之间的全面融合,促使媒体边界逐渐消融。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发布主体涌入到媒体平台当中,对主流媒体的舆论话语权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新闻记者不仅要承担起正面观点输出智能,还需要充分运用新时期技术手段,对媒体平台中的舆论动态与用户思想进行监测,确保能够及时消除负面言论,并根据大众需求进行有效的新闻引导。
例如,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数据标注体系、自然语言等技术手段,对媒体平台中的各类信息内容进行检测。以具体事件、人物以及关键词作为列表,全过程整理各类与之相关的信息,确保能够及时把握媒体舆论动态,并根据用户的评论反馈来做出回应引导。从而有效加强媒体平台监管,并营造出和谐的舆论生态环境。
(三)群众引导者
新时期背景下,用户逐渐在媒体传播架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记者在新闻工作中不再是单向为用户传递新闻内容,而是需要转变为用户的合作者、陪伴者、引导者,携手广大用户以正确的方式参与媒体活动,并共同构筑良好的舆论生态。因此在新老媒体融合过程中,要求记者形成良好的用户思维,确保能够借助多样化的媒体手段,与用户展开有效的交流互动[1]。
例如在二十大会议召开期间,媒体记者为了对二十大会议进行有效宣传,并引导群众正确理解二十大的时代意义,特别推出了新闻作品《你问我答·二十大》,采用线上对话的方式,征集广大用户对于二十大感兴趣的问题以及看法,并借助MG动画形式来进行记者在线解答回复。从而借助开放式的媒体交流活动引发了群众对二十大会议的关注,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正面舆论引导作用。
(四)媒体运营者
传统背景下,新闻记者的主要身份为媒体内容创作者。然而随着新老媒体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要求记者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媒体创作知识,更要了解平台运营与建设的先进理念。以便于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交化的传播格局,并逐步打造主流媒体鲜明的品牌标识,进而有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优势。
以中国三农发布矩阵号为例,该账号自投入运营以来,不仅开辟了抖音、快手、微博、今日头条、视频号等多样化的传播途径。更是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原创内容为核心,聚焦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的社会关切问题进行回应,如农业政策、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以及科技难题等等。不仅打造了自身独有的品牌特色,更是被誉为我国“三农”领域最具权威的矩阵号。
二、推动记者职业定位转变的关键能力
(一)跨平台报道能力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程度加深,新闻信息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渠道。为此在这一过程中强调记者形成良好的跨平台报道能力,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多渠道传播优势,来构建自身庞大的媒体矩阵。进而有效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力与传播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基础[2]。
为此新闻记者不仅要掌握图文影音多种形式的媒体创作技巧,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深入了解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确保能够将H5、VR/AR、动画CG等影响编辑技巧有机融合到新闻产品当中。从而不仅能够适应当前网络化的传播环境,同时也能够给予用户更为理想的视听体验,促使新闻传播质量获得全方位提升。
(二)大数据应用能力
大数据技术是新老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平台化的媒体运营环境下,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借助算法模型、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对用户、媒体以及平台等各个层面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并依托“数智赋能”来实现自身职业角色的多层次转型。
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工作手段,通过职业培训、行业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大数据技术在媒体工作中的应用技巧。并主动学习自然语言、机器学习、智能算法等相关技术手段,以确保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并快速适应新时期背景下的记者身份转变。
(三)多学科知识储备
“内容为王”是传统媒体发展的核心原则,也是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为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持续扩大自身知识储备,了解与自身报道主题相关的法律、政策、市场、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如此才能够透过新闻事件表面发掘其更多潜在的信息价值,并有效提高新闻创作的深度以及广度,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新闻内容。如此不仅能够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特色,同时也为记者的身份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3]。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记者定位展开了深刻思考。强调新闻记者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媒体环境特点,并积极转变自身工作思维,确保能够从更多层面入手实现职业角色转型。进而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主流媒体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玺塔才让. 融媒体时代下出镜记者的身份定位和角色转换 [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 21 (17): 94-96.
[2]田蓉. 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转型路径 [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 21 (09): 115-117.
[3]邹文欣. 融媒体环境下市级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转变分析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3, (09): 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