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经济模式下林业管护工作途径探索
王晓宇 刘媛媛
伊川县鸣皋镇人民政府 471300 伊川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471300
摘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贯彻落实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和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过去一段时期盲目追求林业产值的建设与发展路线得到了很大调整,不少地区都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放置在了重要的地位,避免因林业建设牺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很长一段时期的工作经验为当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和林业管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要想发展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必然要加强林业管护工作,要立足于林业建设与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利好,对于林业管护工作拟定科学可行的管护方针与实施细则,才能更好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真正做到让林业管护工作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林业建设;生态经济;林业管护;工作途径
1 前言:从近年来国家层面来讲,林业生态经济建设一直是各类决策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建设美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长期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重视与实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地区都在结合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符合地方林业经济开展的模式与策略。林业资源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投入和建设的资源,除了带来生态环境改变与优化这种隐性价值之外,还有持续不断的显性经济价值。从这点意义上来讲,加强林业管护工作水平,要着力于服务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平衡好实现林业经济价值和改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结合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
2 林业管护工作的重要性概述
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的新闻报道可见,我国目前沙尘暴、雾霾等极端恶劣天气不断减少,沙漠面积逐步缩小,植树造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工程的推进,人们居住的地方绿色氛围不断增加,这些都是人民群众能够听到和切身感受到的现实情况。而从林业生态建设的角度来讲,人们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将植树造林与山区、丘陵地带结合起来,这些原本属于各类大型树木生长的重点区域,也成为了周边地区人们生活的绿色屏障。
从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来看,我国对于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还处于相对粗放的状态,正因为林业产品更多局限于初级的木材砍伐与加工,因此在环保和生态建设理念尚未成为指导思想的时期为了追求产能和经济价值确实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致使一些动物失去了栖息的家园,也招致了大自然和气候变化的惩罚。林业管护工作作为服务于当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理应在党和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对管辖区域的林业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更好地监督与服务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工作。笔者认为,林业管护工作首先应当提升林业资源的养护工作水平。从育苗到日常管理,都需要有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针对一些尤其重要的林业资源还要有特殊保护的手段,避免无序采伐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要针对林业管护工作,建立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对于林业违规行为的制止与惩戒,对于破坏森林等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打击。尤其是要考虑因地制宜,积极带动周边人民群众参与到林业管护中去,利用他们熟悉生活区域林业分布和地形状况的利好因素,聘请他们担任护林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决部分当地群众就业需求的作用。
3 林业管护工作现状分析
3.1管护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林业资源主要由天然林和人工林两部分组成,而由于天然林生长状态和人工林前期种植与管护的差异,对于这两种林业资源的管护工作在具体要求和实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在基层护林员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容易存在在具体工作中采取类似方法和模式的情况,这样一种相对单一化的管护方式必然不利于不同林业资源的健康培育。与此同时,由于因地制宜选择了地方群众作为护林员,对于他们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难免存在一定欠缺,且缺乏完善的工作内容约束性条款,对于工作具体责任和奖惩没有形成清晰的模块,工作的严谨性与精细化程度相对有限。从这点意义上不难看出,一些地区林业管护工作开展质量较低是现实情况。
3.2部分管护人员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林业管护的要求
林业资源管护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不仅应当定期做好林业资源的巡查、监督、管理、病虫害防治,还应当针对防火、盗采等可能发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合理应急处置。尤其是在行业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在林业管护的具体工作中已经融合了一些科技化元素,更加精准地配合林业生态规划实施工作布局。这样一来,对于林业管护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他们应当在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拥有扎实的林业管护专业知识。而由于经费不足、林业资源面积广阔等实际因素,在一线开展工作的管护人员往往存在因劳动报酬低、条件艰苦等因素难以配置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或存在结合区域性原则就近选取群众兼职担任的实际情况。这样一种不稳定、缺乏专业性的人员团队难免会对林业管护工作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
4 林业资源管护对策探索
4.1制定完善林业管护政策
在近年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行下,人工林建设的面积逐年增加,交给林业部门管护的林业资源面积开始不断增多。从这点意义上来讲,林业管理部门应当在结合区域林业资源实际的基础上,加大调查研究力度,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地区的林业管护模式,确保在不断提升生态价值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林业管护的能力水平,促进林业管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笔者认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林业管护专兼职人员的薪酬待遇进行提升,并针对工作具体内容精细化设置相应的奖惩条款,进一步激发管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要提升管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针对他们的培训教育质量,避免优质人才的流失与减少。除此之外,要结合科技进步的利好,积极引入更多现代化的智能管理工具,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进一步提升林业管护的应急反应速度和效率,做到更加精准的覆盖与远程监控管理,从而实现林业管护的科学化、现代化。
4.2建立专业化的管护队伍
专业化的林业管护队伍是工作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鉴于此,笔者认为,林业管理部门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打造出一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化的林业管护队伍。首先,要改革多年来形成的林业经营模式,在林业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方面探索出一条平衡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的途径,在符合管护指导方针的前提下,将分包区域的经营权向一线管护人员倾斜,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院系的合作与交流,采取订单式培养、定向交流等多种方式开拓林业管护人员的来源,提升林业管护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并结合到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在林业部门踏实工作,改变林业管护人员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的现状。除此之外,要加强对于林业管护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从宏观政策层面到个人操作流程和科技手段应用,进一步优化管护人员的思想和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林业管护工作的健康开展。
5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形势与目标任务的变化,导致林业资源管护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在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林业资源管护工作不仅要建立专业化的管护人员团队,更要有力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够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