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卒中幸存者该如何运动?

作者

林青彬

上海市和佳路17号上海三林康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124

卒中,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涵盖了脑梗和脑出血两种主要类型。脑梗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受损;脑出血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对脑组织形成压迫和损伤。无论是脑梗还是脑出血,幸存者往往面临着身体功能障碍的困境,但科学合理的运动对于他们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对卒中幸存者的益处

体育锻炼在卒中预防和康复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有专家指出,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够改善血管健康,降低血压,增强血管弹性,并帮助控制体重、血糖和血脂,从而减少卒中的风险。此外,运动还能强化心脏功能,维持心律稳定,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进一步降低卒中的发生概率。对于卒中幸存者而言,体育锻炼和积极的康复训练是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二、卒中幸存者运动的基本原则

每个卒中幸存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基础条件以及恢复阶段都不尽相同。因此,运动计划必须依据个体情况量身打造。例如,一位年轻且身体基础较好、脑梗后恢复较快的患者,在康复后期可能能够承受相对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而一位年龄较大、脑出血后身体较为虚弱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则需要从低强度、简单的运动开始,如缓慢的步行和简单的关节活动。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增加应遵循渐进的规律。在初始阶段,患者可能只能进行短暂的、低强度的活动,如每次几分钟的站立或缓慢行走。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和增加运动难度。切不可盲目追求快速康复而过度运动,否则可能引发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甚至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运动方案应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协调性训练等。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和耐力;抗阻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训练可保持关节的灵活度;平衡协调性训练对于预防跌倒、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至关重要。

三、运动方案

卒中后的急性期,患者的运动应以恢复基本生活能力和防止并发症为主。锻炼方式包括慢速行走、自我照顾活动、间断性坐起或站立、坐位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目的是预防体力下降、吸入性肺炎、无法长久站立和抑郁,同时刺激平衡和协调能力。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卒中幸存者可以开始进行更系统的日常康复运动。推荐的锻炼方式包括:①有氧运动:根据自身能力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不包括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②抗阻训练:不负重、负重或部分负重活动,使用弹力带、弹簧和滑轮进行四肢和躯干抗阻训练,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周2-3次,逐渐增加阻力。③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躯干、上肢和下肢的练习,静态拉伸维持10-30秒,每周2-3次。④平衡和协调性训练:练习太极、瑜伽、划桨或运动球等娱乐活动,每周2-3次,改善平衡和灵活性,减少对跌倒的恐惧感。

四、具体训练计划

卒中后偏瘫步态困扰许多幸存者,病腿僵硬、站立不稳、行走画圈或拖行,限制行动且增跌倒风险。以下康复计划通过针对性上肢与手指、下肢与躯干训练,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1.上肢与手指康复训练:①手指被动牵伸:治疗师被动将屈曲的手指关节缓慢伸展至最大关节活动范围并保持,持续、缓慢的被动牵伸可以降低肌肉张力,缓解肌肉痉挛。②对指:用大拇指指腹依次对合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然后再反向对指,达到定位快速准确为宜。③屈腕训练:双手手背相贴放于胸前,手指向下,腕关节作向上运动,以牵伸伸腕肌群;也可以将前臂掌侧放在桌上,手伸出桌沿,非牵拉侧手放在其手背并向下施加力量,以牵伸伸腕肌群。④Bobath握手:将患手五指分开,健手拇指压在患手指下面,其余4指对应交叉,并尽量向前伸展肘关节,以坚持健手带动患手上举,可根据患者能力上举30°、60°、90°、120°,视病情每次锻炼15分钟,要求患者手不要晃动,不憋气或用力过度。⑤双侧上肢推磨砂板:根据患者情况,将磨砂板调至一定角度,双手同时独立地完成肩、肘的屈、伸动作。包括3个小节,每小节包括20个重复的动作,持续3分钟,每节休息3分钟,总体时间约20分钟。⑥双侧肩关节上举器训练:包括3个小节,每小节包括20个重复的肩上举动作,持续约3分钟,每节休息3分钟,总体时间约20分钟。2.下肢与躯干康复训练:①踝关节屈伸:患者仰卧位,家属或陪护一手扶着患者脚掌,辅助患者做踝关节屈伸训练,每组3个,共3组。②膝关节屈伸:患者仰卧位,家属一手托着膝盖下方,一双手握住脚跟处,身体核心发力,尽量将患者的大腿往肚子方向靠拢;帮助患者踝关节背屈。用前臂抵住患者的脚掌,使其踝关节与小腿呈90°角;上抬小腿,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③髋外展内收:家人一手握住患侧腿足跟,前臂抵住脚板底,另一手托住膝盖窝,辅助患侧下肢向外打开后再回到中间。④双桥训练:患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双脚与肩同宽、平放床面,可在双膝之间夹一小枕头(防止患侧腿倒向外侧),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维持3-5秒,返回床面,重复进行。⑤坐位重心转移:患者坐在床边,健侧腿搭在患侧腿上(跷二郎腿),双手相握搭在健侧膝盖,健侧臀部抬离床面、返回床面,如此重复进行。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⑥站立和步行训练:患者Bobath握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在最上方),肘关节伸直,双臂前伸,躯干前倾保持重心前移。双臂前倾超过双膝关节位置时,抬高臀部离开床面,并伸直膝关节缓慢站起来。站立位时,双脚与肩同宽,健侧手扶拐杖或椅背,健侧腿不动,患侧腿向前迈一小步,然后返回,重复进行。注意保持躯干稳定。⑦站斜板:患侧腿位于后下方负重,健侧腿位于前上方不负重,若有需要可手扶拐杖或椅背。每组5分钟,每次2组,每天3次。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五、小结

卒中幸存者的运动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个人偏好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血管健康,降低卒中风险,还能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运动中的安全和效果同样重要,因此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运动方式的选择和运动强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