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
柯美玲
宁阳县复圣中学,山东 泰安 271400
摘要: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也能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为了切实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准确把握产出导向法的应用意义,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驱动环节,优化、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在促使学生完成产出任务的同时提高其学习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产出导向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常规词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无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汇,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动力的维持。而产出导向法可有效解决词汇教学低效的情况,可将产出任务作为教学的驱动,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循序渐进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与英语核心素养。
一、产出导向法的概述
(一)产出导向法的概念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以外语教学为主,运用多种应用场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1]。产出导向法的核心在于制定明确、合理的语言目标与交际目标,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深入探究,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产出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交际活动中体验、了解、感知语言运用,激发其学习欲望,锻炼其语言应用能力。
最初,产出导向法来源于美国,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关注和重视。产出导向法的核心理念在于产出导向、学习中心,也就是认为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有效运用语言。
(二)产出导向法的应用意义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产出导向法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意义。
第一,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词汇的讲解和记忆上,忽视在不同场景中的词汇应用,而这会影响到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产出导向法则是会根据语言、交际的目标,创设不同类型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借助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词汇运用,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可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能切实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2]。
第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在传统的词汇课堂中,学生会产生乏味感和枯燥感,缺乏充足的学习动力。产出导向法则会布置一些的产出任务,如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其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这一角度来说,产出导向法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使其全身心参与到词汇学习活动中。
第三,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应用产出导向法时,教师会引导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学习计划,并加入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产出任务。从这一角度来说,产出导向法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独立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此外,产出导向法中的小组合作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为其未来工作和学习都做好充足准备。
综上所述,产出导向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词汇知识。
二、产出导向法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一)驱动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布置学习任务
在词汇教学中应用产出导向法时,教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既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水平,还要筛选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运用多种方法、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难度适中的词汇学习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让学生循序渐进理解并掌握词汇。在驱动环节中,教师需要先展现出具有吸引力、引导性的交际场景,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产出,再展示教学目标、说明产出任务,逐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例如,在教学“ Unit 1 What does he look like? ”时,本节课的词汇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与描述人物外貌相关的词汇,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在解读词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素材创设教学情境:Today, you invite your brother to see a movie with a friend, but you are late for a club meeting, so you ask your brother to pick up his friend. But your brother has never met your friend.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 friend? How do you get those two together?该情境是结合教材内容所生成的,而教师可趁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之相关的资料,如朋友的声音、穿着等,增强教学情境的引导性和真实性,促使学生产生表达欲望。
在完成前期铺垫后,教师就可鼓励学生围绕情境进行产出。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缺少描述人物外貌的词汇、语法等,无法明确表达的顺序,而这恰巧指明了本节课的学习方向。针对学生的尝试,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并做出恰当的评价,有意识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与描述人物外貌相关的词汇[3]。
(二)促进环节:优化课堂活动,促进词汇学习
在应用产出导向法时,教师应有针对性优化、完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多样互动的过程中积累更多词汇[4]。在促进环节中,教师应遵从多样性、个性化、精准性、渐进性的原则,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一系列的产出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质量和效率。对此,教师应秉承学思结合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词汇,使其构建出更加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时,教师就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如你比我猜。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认真讲解游戏规则:一名学生需面向讲台,另一名学生需背对讲台;电子白板上会展示本单元的单词,面对讲台的学生需要借助动作进行描述,背对讲台的学生则需进行猜测;在规定时间内答对最多的学生即可获得游戏胜利。要想获得游戏胜利,比划的学生必须要理解词汇的含义,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展示;猜测的学生则需要回顾本单元的单词,找到对应的词汇。该游戏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认知,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更多词汇。
(三)评价环节:优化评价体系,提高学习能力
在应用产出导向法时,教师应有针对性优化、调整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产出做出合理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进行系统调整和优化。对此,教师应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同时采用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评价内容,让学生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Unit 6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教师就需调整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围绕着同伴的口头展示进行评价,从词汇发音、用词恰当、表达流畅等角度进行评价,同时还要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应用产出导向法时,教师应始终围绕着学生的产出任务,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结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完善的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运用多种素材、技术等创设交际情境,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产出任务。同时,教师还需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发现自己语言方面的问题和不足,逐步夯实其知识基础、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小云.新课标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05):28-32.
[2]孙小云.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建构与效果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
[3]陈玥.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词汇教学对初中生英语多义词习得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22.
[4]王楠.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