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危害不容小觑 预防识别要尽早
徐丰英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507
卒中,这个名字在医学界被称为中风,它是一种令人猝不及防的脑部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脑血管的突然变故——或是破裂,或是阻塞,从而引发了脑组织的损伤。这种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往往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在卒中的大家族中,根据病因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它是卒中类型中的“大户”,占据了所有卒中病例的约80%。这种类型的卒中,其根本原因在于脑血管的狭窄或阻塞。当脑血管因为各种原因,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导致血流不畅时,脑组织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这种缺血、缺氧的状态如果持续一段时间,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导致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而出血性卒中,则是因为脑血管的破裂,导致血液直接流入脑实质或脑室内,造成脑内出血。这种情况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对脑组织的破坏力极大。出血性卒中的原因可能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等。由于出血会压迫周围的脑组织,造成脑功能受损,因此,出血性卒中的治疗和预后往往更为复杂和严峻。
这两种卒中类型虽然病因不同,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发作突然,危害巨大。因此,对于卒中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同时,一旦出现卒中症状,如突发面部不对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应立即就医,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以减少脑组织的损伤,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脑卒中的危害:
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它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病因,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新发卒中病例约为200万,这个数字之庞大,令人触目惊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是对我国人口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有力证明。
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卒中对我国人口健康的巨大威胁,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卒中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还造成了大量劳动力损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这200万新发病例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痛苦和不幸,是医疗资源的紧张和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
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速度快,救治难度大,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而且,即使患者得以存活,也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如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这些后遗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长期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照护负担。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团体,从医疗机构到每个家庭,都应当行动起来,共同应对这一挑战。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生活习惯、提升医疗水平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有望降低卒中的发病率,减轻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卒中的杀伤力不容小觑,其死亡率在我国死亡人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大约为1/5。这意味着,每五个人死亡中,就可能有一个人是因为卒中。如此高的死亡率,使得卒中成为了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杀手。即使是卒中幸存者,也往往面临着严重的后遗症。大约有75%的卒中幸存者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些残疾可能包括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
卒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复发率较高。许多患者在经历了一次卒中后,可能会再次发生卒中。而复发后的病情往往比初次发作时更为严重,预后也更差,这使得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进一步下降。卒中的发生不仅对患者个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长期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护理费用以及因残疾导致的劳动力丧失,都是卒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这些经济负担不仅影响了患者家庭的生活水平,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分配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强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对于减轻社会负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防卒中,从日常生活做起:
预防卒中,从日常生活做起,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这个被称为“无声的杀手”的疾病,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一旦发作,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预防卒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警惕,定期测量血压,确保自己对血压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对于那些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更应该将医生的嘱咐铭记在心,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血压波动过大,从而降低卒中的风险。
2.管住嘴,迈开腿: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预防卒中,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适量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体重,减少肥胖,从而降低卒中风险。无论是轻松的散步、激情的跑步、舒缓的游泳还是平静的瑜伽,我们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两种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不良习惯,它们不仅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更是增加卒中风险的重要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以及其他数千种有害物质,如同毒素一般,侵入我们的身体后,会对血管壁造成慢性损害,使得血管变得脆弱和狭窄,血液流动受阻,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血栓一旦形成,就可能随着血液流动至大脑,引发缺血性卒中。
与此同时,过量饮酒也是卒中风险的助推器。酒精的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这是因为酒精会使得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长期下去,血压的持续升高就会大大增加卒中的风险。此外,酒精还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这些都是引发卒中的潜在因素。
因此,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于预防卒中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远离烟草的诱惑,拒绝第一支烟,对于已经吸烟的人来说,戒烟是刻不容缓的行动。同时,我们应当减少酒精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让身体远离这些有害物质的侵害。这意味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交场合,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控制酒精的摄入量,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戒烟和限酒,我们不仅可以降低卒中的风险,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这是一场对自己身体负责的战斗,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任的表现。让我们共同努力,摒弃不良习惯,拥抱健康生活,为预防卒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4.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当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这包括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嘱使用降糖药物,以及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管理血糖。只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才能有效降低卒中的风险。
5.保持心理健康: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被认为是增加卒中风险的因素。因此,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对于预防卒中同样重要。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快乐与悲伤,参与集体活动,我们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卒中风险。心理健康如同身体的健康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总之,预防卒中并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或者复杂的操作,它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地降低卒中的风险,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