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引进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作者

权小兵 周东亮 何万春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甘肃定西 743000

引言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蔬菜,具有品质优、口感好等特点,在全国蔬菜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由于高原夏菜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病虫害种类的多样性,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不仅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引进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于保障高原夏菜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

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该技术强调运用物理、生物等非化学手段防治病虫害,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确保高原夏菜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传统化学防治方法会对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而绿色防控技术注重生态平衡,借助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从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提高高原夏菜的品质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推广该技术还可提升产业的整体形象,推动高原夏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措施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基础方法,包含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和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是种植不同科属的蔬菜,不同蔬菜对土壤养分吸收和影响不同,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这会使依赖特定蔬菜生存的病原菌难以积累,进而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清洁田园要求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和杂草,病残体和杂草是病虫害越冬和初侵染的重要场所,清除后可减少病虫害的源头。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强抗病虫能力的品种能更好地抵御病虫害侵袭,从种植源头降低防治难度。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防控高原夏菜病虫害,主要有防虫网覆盖、诱虫灯诱捕和色板诱杀。防虫网覆盖是在蔬菜种植区域设置防虫网,防虫网的网孔能阻挡害虫进入种植区域,直接减少害虫与蔬菜接触机会,降低害虫侵害。诱虫灯诱捕基于害虫趋光性原理,安装频振式诱虫灯或黑光灯,在夜间吸引害虫靠近,然后将其捕杀,可有效减少害虫数量。色板诱杀是悬挂黄色或蓝色诱虫板,蚜虫、粉虱等害虫对特定颜色有趋向性,会飞向诱虫板并被粘住,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中极具生态智慧的手段,主要包括天敌昆虫释放和生物农药应用。天敌昆虫释放是引入自然界的“杀手”,像瓢虫、草蛉、赤眼蜂等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昆虫,它们与害虫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捕食或寄生关系。当这些天敌昆虫被释放到田间后,就会迅速展开对害虫的追捕,有效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农药应用则是利用微生物的力量来对抗病虫害,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它们能精准地作用于病虫害,同时又具有安全、环保的优点,不会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污染,为高原夏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生态调控

生态调控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为高原夏菜病虫害防控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种植有益植物和调节田间小气候。在田间周边种植薄荷、薰衣草等具有驱虫、杀菌作用的植物,就像是为蔬菜建立了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这些有益植物不仅能散发特殊气味驱赶害虫,还能为天敌昆虫提供栖息和繁衍的场所,营造出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生态环境。调节田间小气候则是通过合理的灌溉、施肥等措施,对田间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精细调控。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就像为蔬菜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家”,而对于病虫害来说却是不利的生存环境,从而减少了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和保护。

3.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

3.1 示范基地建设

在高原夏菜主产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种植区域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的选址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确保示范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基地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从几十亩到几百亩不等。在示范基地内,全面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措施,如轮作制度、防虫网覆盖、天敌释放、生物农药使用等。通过系统记录各项技术的应用过程和防控效果,形成可复制的技术模式。示范基地设立展示区和技术操作说明牌,供周边农户参观学习。同时,定期组织现场观摩活动,让农户直观了解绿色防控的实际成效,增强其推广应用的信心和积极性。

3.2 技术培训与宣传

为提高菜农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需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活动。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牵头,邀请科研单位和高校专家,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病虫害防控重点,开展专题讲座和田间教学。培训内容包括绿色防控的基本原理、具体技术的操作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同时,印制通俗易懂的技术手册、挂图等宣传资料,发放给种植户。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媒介,扩大宣传覆盖面。结合示范基地建设,举办现场观摩会和技术演示,让农户亲身参与操作流程,提升培训的实效性。通过持续的技术普及和宣传引导,逐步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在生产一线的覆盖率和应用率。

3.3 推广模式创新

为了加快绿色防控技术在高原夏菜产业中的推广应用,需要探索多元化的推广模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和分工。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用于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建设和技术培训。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负责技术推广、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农户作为实施主体,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田间操作。同时,推动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科研院校与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联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试验示范和成果推广。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示范基地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协同推进的推广模式,有助于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落地效率,保障技术推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结语

引进和推广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保障高原夏菜安全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等多种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以及示范基地建设、技术培训和推广模式创新等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菜农的应用水平,推动高原夏菜产业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项目:定西市科技计划 重点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编号:DX2022AZ17 项目名称:《引进高原夏菜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殷爱玲.高台县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与措施[J].蔬菜,2019,No.337(01):56-58.

[2]陈爱昌.高原夏菜甘蓝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No.599(18):14- 15+21 .

[3]张大为,刘烨,李继平等.兰州市高原夏菜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现状[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9):15-17.

[4]杨丽梅.怒江州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No.624(10):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