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策略研究

作者

刘梁凤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八仙筒学区中心校 028321

一、课程游戏化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理论基础

课程游戏化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理念,它强调将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使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课程游戏化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尊重幼儿天性的教育哲学。户外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程游戏化理念高度契合,二者结合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自由的学习与发展空间。

户外自主游戏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首先,户外环境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丰富的探索材料,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和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与室内游戏相比,户外游戏中的沙水区、攀爬架、种植园等区域能够激发幼儿更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更持久的游戏兴趣。其次,自主游戏强调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提供开放性的环境和材料,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奏进行游戏,这种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过程对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游戏化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结合,能够创造更加自然、有效的学习情境。在游戏化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以将教育目标巧妙地融入户外游戏环境之中,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例如,通过设置“小小快递员”的角色游戏情境,幼儿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还发展了计数、分类等数学能力以及同伴合作的社会技能。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从理论基础来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户外自主游戏提供了重要支撑。皮亚杰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互动来建构知识的,而游戏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则强调了社会互动在幼儿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户外自主游戏中同伴间的交流合作恰恰为这种社会性互动提供了良好机会。此外,现代脑科学研究也证实,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和运动刺激能够促进幼儿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而户外自主游戏正是提供这种体验的理想途径。因此,基于课程游戏化的户外自主游戏不仅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也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户外自主游戏的实施策略

环境创设是实施户外自主游戏的基础性策略。优质的户外游戏环境应当具备多样性、挑战性和可变化性三个特征。在空间规划上,可以设置固定功能区和灵活多变区相结合的环境布局。固定功能区如沙水区、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等,为幼儿提供持续的游戏机会;灵活多变区则可根据教育目标和季节变化调整游戏内容和材料投放。在材料提供方面,应当注重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平衡搭配,如原木、石块、松果等自然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积木、轮胎、绳索等经过设计的人工材料则能支持特定的游戏行为和发展目标。例如,某幼儿园在户外设置了“自然探索区”,提供放大镜、量杯、标本盒等工具,引导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观察昆虫、测量树叶、收集种子,自然而然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游戏化课程中,教师应当扮演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多重角色。观察是教师介入游戏的前提,通过系统的观察记录,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游戏兴趣、发展水平和遇到的困难,为后续的支持和引导提供依据。支持体现在教师为幼儿游戏提供适宜的材料、空间和时间保障,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度的帮助,但不过度干预游戏进程。引导则要求教师具备将教育目标转化为游戏情境的能力,通过巧妙的提问、适时的材料补充等方式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例如,在幼儿玩"超市购物"游戏时,教师观察到幼儿对货币使用存在困惑,便在游戏后带领幼儿参观真实超市,收集收银小票等材料投放到游戏区,既丰富了游戏内容,又自然地引入了数学认知。

游戏支持策略是确保户外自主游戏质量的关键。首先,要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每次户外自主游戏应持续 40 分钟以上,使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度游戏。其次,要建立稳定的游戏常规,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和安全要求,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再次,要重视游戏后的分享与回顾环节,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经验,促进经验的内化和迁移。此外,还可以采用“游戏故事”的记录方式,用照片、视频等手段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既可作为评价依据,也能帮助幼儿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游戏行为。某幼儿园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定期组织“游戏博览会”,让不同班级的幼儿互相参观、交流各自的户外游戏,能有效拓展幼儿的游戏思路,促进游戏水平的共同提高。

家园协同是户外自主游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户外自主游戏的价值,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例如,定期举办“户外游戏开放日”,邀请家长观摩幼儿的游戏过程;建立“游戏故事分享群”,向家长展示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组织亲子户外游戏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游戏的教育价值。同时,也可以鼓励家长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如收集废旧材料、协助制作游戏道具等,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实践证明,当家长真正理解并认同游戏的价值时,他们会更加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并在家庭中为幼儿创造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结语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促进了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首先,游戏化理念的渗透使课程实施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提高了教育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其次,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注重教学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从统一要求转向尊重差异,这种转变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再次,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使教育环境更加多元、开放,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顾姊璇. 玩中学 学中乐——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施路径探析 [J]. 新智慧, 2023, (28): 105-107.

[2]郑皓鑫.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路径探析 [J]. 教育观察, 2022, 11 (06): 99-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