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研究多媒体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作者

孟少娇

湘阴县城东学校 414600

引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在教学中意义重大。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局限,而多媒体资源的出现为其带来新契机。研究多媒体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优势,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1. 多媒体资源增强直观感受

1.1 图像展示助力理解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图像展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例如在教授王维的《使至塞上》时,通过展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图片,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那片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升起,黄河尽头一轮落日浑圆的壮丽景象。这比单纯从文字上去理解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诗句的意境和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感。图像能够将诗词中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字词含义、诗句所传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

1.2 音频朗诵营造氛围

音频朗诵是多媒体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又一重要助力。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而音频朗诵能够很好地将这些韵律和节奏展现出来。以《诗经》中的《关雎》为例,当播放专业朗诵者富有感情的朗诵音频时,那悠扬的声调、舒缓的节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学生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先民质朴的情感和当时的社会风貌。音频朗诵中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格律之美,也能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

1.3 视频演绎呈现意境

视频演绎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带来了更加生动、丰富的体验。它将古诗词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声音等多种元素的组合。比如在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视频可以展示明月当空,诗人举杯对月的场景,还有古代的楼阁、庭院等元素,配合着音乐和朗诵。视频演绎不仅能呈现出诗词中的具体场景,还能通过色彩、光影等手法来渲染意境。它能够把诗人的情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苏轼在中秋佳节思念亲人却又豁达乐观的复杂情感,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立体、多元。

2. 多媒体资源营造教学情境

2.1 创设历史情境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古诗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很多诗词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政治格局和文化氛围。通过多媒体资源,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入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例如在讲解杜甫的诗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地图、战争场景的图片、百姓流离失所的影像资料等。学生可以看到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杜甫诗歌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历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去解读古诗词,使他们更深入地体会诗词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2 模拟生活场景

在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资源能够有效地模拟生活场景,以《钱塘湖春行》为例,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多媒体可以通过展示西湖的实景图片、动态视频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孤山寺北贾亭西的地理位置,到水面初平云脚低的湖水初涨景象,学生可以看到湖水在微风下泛起的层层涟漪,以及远处与湖水相接仿佛在飘动的白云。在视频画面里,几处早莺争暖树,学生能看到春天里黄莺在树枝间欢快跳跃、啼鸣的场景,新燕啄春泥的画面更是生动,燕子轻盈地飞舞着用春泥筑巢。

2.3 构建情感氛围

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多媒体资源在构建情感氛围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在教授一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时,多媒体可以播放悠扬的古典音乐,如《故乡的原风景》,那空灵、悠扬的曲调,如泣如诉,能瞬间将学生带入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之中。同时,配合着与思乡主题相关的画面,如古道上孤独的旅人背影、明月下静谧的乡村景色等。当教授到表达壮志豪情的古诗词时,多媒体又可以切换到激昂的音乐,如《十面埋伏》,画面则展示金戈铁马、沙场征战的壮观场景,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英勇身姿。这些音乐和画面的配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古诗词中蕴含的复杂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心境和诗歌的主旨。

3. 多媒体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3.1 在线课程丰富学习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现在有许多优质的在线教育平台,上面有专门针对古诗词教学的课程。这些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专家讲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剖析。比如有的在线课程会详细介绍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诗词的内涵。同时,在线课程还可能会提供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如同一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比较,古诗词中的文化典故解读等。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随时随地地学习这些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平台。

3.2 数字图书馆提供资源

数字图书馆是多媒体资源拓展初中语文古诗词学习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海量的古诗词相关资源,如各种版本的诗词集、诗词赏析著作、学术研究论文等。学生可以在数字图书馆中轻松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古诗词资料。例如,对于一首古诗词,学生可以在数字图书馆中查找不同学者对它的解读,对比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数字图书馆还提供了方便的检索功能,能够快速定位到与古诗词相关的某个知识点,无论是字词解释、韵律分析还是文化内涵探究,都能在数字图书馆中找到相应的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资源储备。

3.3 互动平台促进交流

互动平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交流的作用。在这些互动平台上,学生可以与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古诗词爱好者进行交流。例如在一些古诗词学习论坛上,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某首古诗词的理解、感悟,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可以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这种互动交流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古诗词。同时,互动平台上还可能会举办一些古诗词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古诗词素养。

结束语:多媒体资源在古诗词教学中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增强直观感受、营造教学情境和拓展学习渠道,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其应用策略,让多媒体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古诗词教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尹文美.微视频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4.

[2]张和清,李慎海.多媒体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结合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8):182-184.

[3]黄翠琼.运用多媒体资源让古诗词润泽孩子的心灵——浅谈低年段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