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兰甜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中心小学 614404
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要激励学生广泛阅读、热爱阅读、挑选好书阅读、完整阅读书籍,同时强调重视阅读引导,培育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味。这一要求为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提供了清晰指引。
一、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聚焦阅读能力的进阶提升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着重推动学生从基础阅读迈向深度理解。这一阶段,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字词储备,教学的侧重点随之转移到句子理解、段落剖析以及概括能力的塑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剖析复杂句式的构成与含义,解析段落的层次结构,并归纳总结段落的核心要义。以记叙文学习为例,会要求学生梳理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和最终结果,进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提取、整合与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增强,为高年级阅读更为复杂的文本筑牢根基。
(二)甄选适配认知水平的文本
中年级阅读教学所选用的文本,在篇幅、内容和主题上都经过精心考量。篇幅长短适宜,能确保学生在课堂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与分析任务,避免因文本过长而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文本内容丰富多元,广泛涉及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童话故事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主题则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例如围绕友情、成长、环保等主题展开,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以《翠鸟》这篇课文为例,它详细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能了解动物知识,又能体会到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这些文本既契合中年级学生好奇心旺盛、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又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不同题材文本的理解能力,促进其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
二、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多渠道拓展阅读资源
学校要把图书馆藏书更新当作常规工作来抓,依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偏好,精心挑选经典文学作品。像《小王子》《夏洛的网》这类书籍,兼具趣味性与思想深度,能滋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科普读物方面,可引入《万物简史》(儿童版)、《时间简史》(少儿彩绘版)等,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探索热情。教师还应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挖掘优质电子阅读资源。在线图书馆“超星少儿数字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喜马拉雅等有声读物平台上的儿童有声书籍,以生动的声音演绎故事,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培养听力与语感。此外,要积极鼓励家长在家中设立图书角,根据孩子的阅读进度定期购置课外书籍,如与课文同步的拓展读物或孩子感兴趣的系列丛书。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能让孩子随时沉浸在阅读氛围中,还能促进亲子间的阅读交流,共同提升阅读体验。
(二)搭建系统阅读指导框架
教师要精心规划阅读方法教学计划,依据阅读能力发展的层级,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基础阶段,重点训练快速浏览技巧,教导学生如何通过标题、段落首句等快速抓取关键信息,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精读技巧训练则侧重于字词理解和语句赏析,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进入高阶策略培养阶段,讲解记叙文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分析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说明文时,教师要着重教授抓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关键词对理解文本核心内容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及其在增强说明效果方面的作用。通过这样系统的教学,学生能逐步构建完整的阅读思维体系,提升阅读能力。
(三)丰富课堂阅读活动形式
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能将抽象的文本具象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短剧,从角色分配、台词编写到舞台表演,让学生深度参与。在学习《陶罐和铁罐》时,学生通过扮演陶罐与铁罐,在表演中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加深对文本寓意的理解。组织小组阅读竞赛是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可设置“诗词背诵比拼”,促使学生主动积累古诗词,提升文学底蕴;“故事复述比赛”则能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学习自然风光类课文时,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学习古诗时,播放古乐,营造古典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意。多样化的课堂阅读活动,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阅读兴趣与能力。
(四)创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共享阅读资源的平台。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班级,统一登记后定期交换阅读,既拓宽了阅读面,又培养了分享精神。“阅读打卡挑战”通过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养成每日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需记录阅读心得,可采用文字、绘画等多种形式。完成一定天数打卡后,给予物质奖励,如书籍、书签等,或精神奖励,如颁发“阅读小明星”荣誉证书。组织户外阅读实践活动,在参观博物馆前,教师推荐相关历史文化书籍,学生带着知识储备去参观,能更好地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在自然公园游览时,结合科普读物,让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对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意义重大。通过多维度策略的协同推进,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拓展思维。这不仅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展望未来,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应持续优化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紧密贴合学生发展需求,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助力他们在知识海洋中自由遨游,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田井梅.小学语文中年级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J].智力,2023,(17):72-75.
[2]董成宏.有效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策略探析[C]//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2023 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Ⅱ).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上冈镇复兴小学;,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