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在企业动力设备管理中的节能与维护策略
邓永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314000
引言:在现代企业中,空调系统不仅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也是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然而,空调系统的高能耗问题一直是企业能源管理中的难点之一。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如何在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降耗,成为企业动力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空调系统能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节能与维护策略,旨在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一、空调系统的能耗现状与节能措施
(一)能耗现状分析
空调系统在企业动力设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从整体来看,空调系统的能耗在企业总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一些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的生产场所,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长、负荷大,导致能耗居高不下。具体来看,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集中在制冷剂的循环、压缩机的运行以及风机的驱动等方面。这些环节的能耗与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设备性能以及使用环境密切相关。例如,当空调系统的运行温度设置过低时,制冷系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低温环境,从而导致能耗增加。此外,设备的老化和磨损也会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进一步加剧能耗问题。在实际运行中,许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能耗监测和管理手段,无法准确掌握空调系统的能耗情况,难以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因此,深入分析空调系统的能耗现状,找出能耗高的原因,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
(二)节能措施
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实现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的目标。
优化运行参数是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合理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可以在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例如,适当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温度,可以减少制冷系统的运行时间,从而降低能耗。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如在夜间或非工作时间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也能有效减少能耗。
采用节能技术是提升空调系统能效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型节能技术逐渐应用于空调系统,如变频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变频技术可以根据空调系统的实际负荷自动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避免了传统空调系统中压缩机频繁启停带来的能耗浪费。智能控制系统则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室内环境参数和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自动优化运行参数,实现空调系统的精细化运行管理。此外,采用高效的制冷剂和保温材料,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设备升级与改造是实现空调系统节能的另一重要措施。对于一些老旧的空调设备,由于其技术水平和能效标准较低,能耗较高。通过对其技术升级或更换高效节能设备,可以显著提高空调系统的整体能效。例如,更换高效的压缩机、风机和电机等部件,能够降低设备的运行能耗。同时,采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设计,如多联机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降低能耗。
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是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的有效补充措施。在建筑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时间。例如,在白天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室内照明的使用,从而降低室内热量的产生,减轻空调系统的制冷负荷。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通风系统,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利用自然通风来调节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这些措施不仅能够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还能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加强能耗监测与管理是实现空调系统节能的基础。通过安装能耗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能耗情况,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能耗数据。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空调系统的能耗趋势,找出能耗高的环节和设备,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同时,建立完善的能耗管理制度,加强对空调系统运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也是实现空调系统节能的重要保障。
二、空调系统的维护策略与实施
(一)常见故障与维护要点
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制冷制热效果不佳是高频故障。这可能源于蒸发器积尘过多,阻碍热量交换,也可能是制冷剂泄漏导致压力失衡。对于蒸发器积尘,需定期使用专业清洗剂进行深度清洁,同时检查翅片是否变形,及时校正以保证空气流通顺畅;制冷剂泄漏则要借助专业检漏仪精准定位漏点,完成焊接修补后,重新充注制冷剂并严格测试压力。
压缩机故障同样不容忽视,异常噪音、过热停机是常见表现。长期高负荷运转会加剧轴承磨损,引发机械性故障。维护时需检查润滑油液位与品质,及时更换变质润滑油,并对轴承进行润滑保养;若发现压缩机电流异常,应检查电机绕组绝缘性,防止短路烧毁。此外,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如线路老化、控制板元件损坏,会导致空调无法正常启停或温度失控,需定期排查线路连接是否松动,测试控制板元件性能,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二)维护策略
预防性维护是保障空调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建立基于设备运行时长、环境温度等多维度数据的维护模型,根据空调使用频率设定不同的维护周期。例如,高使用强度的生产车间空调,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深度保养,包括风机叶轮动平衡检测、管道密封性测试;而办公区域空调可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重点检查滤网清洁度与排水系统畅通性。
引入数字化维护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空调设备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电流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前预判潜在故障风险。当系统检测到某台空调压缩机温度持续异常升高时,自动触发预警,并生成包含故障原因分析与维修建议的工单,推送至维护人员移动端。
推行全员参与的维护模式,不仅专业维护人员要定期巡检,设备使用部门员工也需掌握基础维护知识。制定简单易懂的设备点检表,员工每日对空调外观、运行声音等进行初步检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同时,建立维护激励机制,对及时发现重大隐患的员工给予奖励,形成主动维护的良好氛围,延长空调系统使用寿命,降低突发故障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影响。
结语:空调系统在企业动力设备管理中具有重要的节能与维护价值。通过优化运行参数、采用节能技术、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企业应重视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维护工作,将其纳入整体能源管理战略,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空调系统在企业动力设备管理中的节能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义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家电维修,2025,(06):6-8.
[2]康熙,郭倩,田欢庆,等.基于 MPC 算法的集中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研究[J].暖通空调,2025,55(S1):161-166.
[3]顾风兰.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问题探析[J].新型工业化,2021,11(0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