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研究

作者

党东卫

152626198704292716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在管理方法与技术应用方面,阐述信息化管理技术如项目管理软件、BIM技术的运用,以及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在节能、节材、节水等方面的实践。施工质量控制上,介绍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以及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安全管理中,说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分析高处作业、施工用电、机械设备等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通过研究,为提升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建筑需求持续增长,人们对住宅品质与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作为保障住宅质量、安全及绿色环保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在面对复杂的住宅项目时,逐渐暴露出管理效率低、质量把控难、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加强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成为住宅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与技术应用

1.1 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信息化管理技术为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极为广泛,它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精确规划与跟踪。通过将整个住宅项目分解为多个详细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工期与优先级,软件生成直观的甘特图,施工管理人员可清晰掌握各阶段施工任务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延误问题。项目管理软件还能实现资源的精准分配,依据施工进度安排,合理调配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短缺,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更是为住宅建筑施工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它构建出三维数字化模型,将建筑的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信息集成于一体。在施工前,各参与方利用BIM模型进行协同设计,提前发现设计冲突,优化设计方案,减少施工变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通过模型精准定位各构件位置,确保施工准确性,提升施工质量。例如在复杂的住宅户型中,借助BIM模型能清晰规划水电管线走向,避免管线交叉碰撞,保障水电系统正常运行。

1.2 绿色施工管理技术

绿色施工管理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中愈发受到重视。节能技术应用广泛,如在施工现场采用节能灯具,相比传统灯具可大幅降低照明能耗。同时,选用节能型施工机械设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减少能源消耗。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积极推广新型环保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性能优良,还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注重材料的回收利用,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钢材、木材等进行分类回收,经处理后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再次投入使用,提高材料利用率。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上,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混凝土养护、场地降尘等,减少水资源浪费。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有效降低施工用水消耗,实现住宅建筑工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石。首先要建立专业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与岗位的质量职责。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制定严谨的质量管理制度至关重要。涵盖施工材料检验制度,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材料,从采购源头到进场验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制度规定了各施工工序的检验标准与检验频率,上一道工序未通过检验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质量问题处理制度明确了质量问题的报告、分析、整改流程,确保质量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方案与制度进行质量控制,加强过程监督与检验。竣工验收阶段,依据质量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确保交付的住宅符合质量要求。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质量是关键。控制桩位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确保桩身垂直度符合要求。灌注桩施工时,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防止出现断桩、缩颈等问题。地基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基土质,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换填法、强夯法等,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主体结构施工时,钢筋工程要保证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控制钢筋的连接质量,如焊接、机械连接的接头质量。混凝土工程注重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质量,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缺陷。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墙面装修要控制基层处理质量,确保墙面平整、牢固,涂料或面砖的施工质量符合美观与耐久性要求。地面装修注意地面基层的平整度与防水处理,地砖或地板的铺贴要牢固、美观,缝隙均匀。门窗安装要保证门窗的尺寸准确,安装牢固,开启灵活,密封性能良好,提升住宅的整体质量与居住舒适度。

三、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3.1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核心。首要任务是建立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从项目高层到基层施工人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目标与计划;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如技术部门保障施工方案的安全性,物资部门确保安全防护用品的及时供应。一线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自身及周边作业环境的安全负责。制定详细且切实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管理的基础。针对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各类作业,如土方开挖、模板支拆、混凝土浇筑等,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程应明确规定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如严禁违规拆除安全防护设施、严禁酒后上岗作业等,为施工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的关键手段。定期组织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与基本安全知识。对在职员工开展定期的安全技能培训,如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技能、施工用电安全操作技能等。

3.2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识别与防控

在高处作业安全风险防控方面,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确佩戴与使用。在高处作业区域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对临边、洞口等危险部位进行严密防护。制定严格的高处作业审批制度,对高处作业方案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作业方案的安全性。施工用电安全风险防控至关重要。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符合标准的产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触电事故。对电线电缆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绝缘性能良好,无破损、老化现象。对施工人员进行用电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机械设备安全风险防控不容忽视。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前,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部件。

结语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涵盖多方面关键内容。信息化与绿色施工技术助力管理优化,质量控制体系及过程把控保障工程品质,安全管理体系及风险防控守护人员安全。各环节相辅相成,对提升住宅建筑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意义重大。未来应持续完善管理,推动住宅建筑行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天,赵宏超,李元.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研究[J].居舍,2025,(05):156-159.

[2]敖力.精细化管理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新城建科技,2025,34(01):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