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张波
210904198708040017
摘要:本研究聚焦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深入剖析主要技术类别,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及屋面工程施工技术。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技术应用不规范、创新不足以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提升土建施工技术应用水平,提出规范技术应用流程,从施工工艺管理与材料管理入手;推动技术创新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加大研发投入等措施;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完善培训体系并吸引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技术应用;技术创新;施工人员培训
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建筑工程规模与数量持续增长。土建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支撑,其水平直接关乎工程质量、进度及成本控制。然而,当前土建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应用不规范导致工程质量隐患,技术创新不足限制行业发展,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施工效果。因此,深入分析土建施工技术,探寻提升其应用水平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中主要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1.1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基础工程是建筑的根基,其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桩基础是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灌注桩通过在地基中钻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尤其是软土地基。施工时,需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垂直度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防止出现缩颈、断桩等问题。预制桩则是在工厂预先制作,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锤击或静压沉入地基,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易控的优点,但对地质条件有一定要求。强夯法利用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使地基土密实,增强地基强度。
1.2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决定了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是关键环节。要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控制好浇筑温度、速度与振捣质量,避免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钢筋工程同样重要,钢筋的加工、连接与安装必须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保证钢筋的锚固长度、间距等参数准确无误。在钢结构施工中,构件的制作精度要求高,需严格控制焊接质量,防止出现焊接变形、裂纹等问题。
1.3 屋面工程施工技术
屋面工程施工技术关乎建筑的防水、保温隔热性能。屋面防水施工常用卷材防水与涂膜防水技术。卷材防水需保证卷材的铺贴平整、牢固,搭接宽度符合要求,尤其要注意节点部位的处理,如女儿墙、天沟等部位的防水加强。涂膜防水则要控制好涂料的涂刷遍数、厚度,确保形成完整、均匀的防水层。屋面保温隔热施工中,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保证保温层的厚度与密封性,减少热量传递,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二、土建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应用不规范
在土建施工中,技术应用不规范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操作,如在混凝土浇筑时,未控制好浇筑顺序与振捣时间,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空隙,影响结构强度。在基础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时对桩身垂直度控制不严,使桩的承载能力大打折扣,给建筑埋下安全隐患。材料使用不当也是技术应用不规范的重要表现。一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选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或者在材料储存、运输过程中缺乏妥善管理,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2.2 技术创新不足
当前土建施工技术创新面临诸多困境。新技术推广困难。施工企业往往因循守旧,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例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易控等优势,但许多企业担心新技术应用会增加成本、面临技术风险,从而不愿尝试,导致新技术难以在行业内广泛应用。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足,缺乏专业的研发团队与创新激励机制,难以针对实际施工问题开展技术创新。
2.3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目前,土建施工行业专业技能培训缺失严重。许多施工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新入职员工缺乏系统的施工技术知识学习,仅凭经验操作,难以掌握复杂施工技术要点。行业内高素质技术人才短缺。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具备先进施工技术知识、能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施工环境艰苦、待遇不高、职业发展受限等原因,难以吸引与留住这类人才。
三、提升土建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3.1 规范技术应用流程
建立健全施工工艺管理制度是规范技术应用的基础。施工企业应制定详细、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手册,明确各施工环节的操作流程、技术参数与质量标准。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工艺中,规定浇筑顺序、振捣时间与频率、混凝土坍落度控制范围等,确保施工人员有章可循。加强施工过程监督,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岗位,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违反施工工艺标准的行为及时纠正,并给予相应处罚,以强化施工人员的规范操作意识。在材料管理方面,严格把控材料采购环节,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建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每一批次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加强材料储存与运输管理,根据材料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潮、防锈、防变形等措施,保证材料性能稳定。
3.2 推动技术创新发展
政府与行业协会应发挥引导作用,出台鼓励新技术应用的政策。如对采用新技术的施工项目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降低企业应用新技术的成本与风险。同时,组织新技术推广活动,通过举办技术研讨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向施工企业展示新技术的优势与应用效果,提高企业对新技术的认知与接受度。施工企业自身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设立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吸引与培养专业的研发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与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借助外部科研力量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推动土建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3.3 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
施工企业应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对于新入职员工,开展基础施工技术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使其快速掌握基本施工技能。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提升其技术水平。培训方式可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实操演练、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为吸引与留住高素质技术人才,施工企业需提高施工人员待遇,改善施工环境。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建立合理的职业晋升通道,让施工人员看到职业发展前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设立技术专家岗位,对表现优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给予晋升机会,使其在企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结语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土建施工技术,明确了现存技术应用不规范、创新不足、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规范流程、推动创新、加强培训等提升对策。提升土建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对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未来,需持续关注技术革新,强化行业各方协作,不断完善土建施工技术体系,助力建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参考文献
[1]代春宇.住宅建筑工程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0):127-129.
[2]苏光,魏千惠.住宅建筑工程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4,(0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