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张晓敏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

摘要: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雨课堂等平台,教学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实践能力。通过这些努力,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还为未来的教育模式革新提供了宝贵经验。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践分析;反思分析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移动学习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之一。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分析,以期为未来教育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

(一)移动学习的定义

移动学习是一种依托智能终端设备,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的方式。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空间与时间限制,使学习者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知识与信息。移动学习强调灵活性与便捷性,通过短小精悍的内容设计,满足学习者的碎片化需求。作为一种创新型学习模式,移动学习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形态,还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撑

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撑来源于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学习提供了便携性和灵活性,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接入学习资源。无线网络技术确保了学习内容的流畅传输,无论是Wi-Fi还是移动蜂窝网络都为学习提供了稳定的连接保障。人工智能的应用则进一步提升了移动学习的个性化水平,通过算法分析学习者的偏好与进度,推送最适合的学习内容。

二、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一)雨课堂的课程内容

雨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课程内容设计围绕Office办公软件展开,涵盖了Word、Excel和PowerPoint三大模块。在Word部分,课程内容包括文档排版技巧、样式设置、表格插入与公式编辑,通过案例教学演示制作专业报告的具体步骤,使学生掌握页面布局与格式化文本的能力。Excel模块聚焦于函数应用、数据筛选与图表制作,通过实战练习讲解财务报表分析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公式运算与数据分析逻辑。PowerPoint部分则侧重演示文稿的设计原则,教授模板选择、动画效果添加及演讲技巧,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项目汇报的多媒体展示。每一章节都配有微课视频与配套习题,便于学生反复学习与巩固。如下图1所示:

(二)雨课堂的课程评价

雨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课程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课程结束后,学生需完成一份综合项目作业,如设计一份企业年度报告,涵盖Word排版、Excel数据分析与PowerPoint展示三大模块的实际应用。项目评分由自评(30%)、互评(30%)和教师点评(40%)三部分组成,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平台内置的随堂测验占总评成绩的20%,每道题目均附有解析,帮助学生即时查漏补缺。课堂互动环节如提问与投票,则计入平时分,占比10%。教师通过后台数据跟踪每位学生的参与度与任务完成情况,形成个性化学习档案,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存在的问题

学生自律性不足是移动学习的一大挑战,直接导致学习效果的显著差异。部分学生因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无法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仅停留在表面浏览而非深度学习。碎片化时间的使用效率低下,容易被社交娱乐内容分散注意力。移动学习平台功能单一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现有平台大多侧重于资源展示与简单练习,缺乏深度互动的设计。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局限于问答或评论,难以开展复杂的协作探究活动。因此,需要加强教学力度。

四、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增强师生互动,设计更多小组讨论与协作任务

为提升移动学习效果,可通过增强师生互动设计更多小组讨论与协作任务来弥补现有不足。例如,每节课安排至少两次在线讨论,每次参与人数不少于10人,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与解题思路。组建5-6人的学习小组,定期完成团队项目,如共同制作一份包含Word、Excel和PPT的综合报告,提交率达95%以上。教师全程跟进指导,通过语音或视频会议解答疑问,互动频次提升至每周三次,显著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归属感。

(二)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微课件,提升内容趣味性与实用性

针对移动学习的改进,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微课件是关键策略之一。每节微课时长控制在5-8分钟,通过短视频与动态图解直观展示知识点,如将Excel函数教学拆分为12个细分主题,覆盖90%常见应用场景。融入生活化案例,例如用Word设计个人简历或利用Excel分析家庭收支表,提升内容的实用价值。同时增加趣味性元素,如嵌入小游戏检测学习成果,参与率提升至85%以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结束语

总之,移动学习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证明,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途径,还通过丰富的资源与互动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未来,教育工作者应继续探索移动学习的新技术和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子贤.“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优化与实践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4,36(19):221-223.

[2]茅海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思维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4,(27):31-33.

[3]焦蕾.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4,(09):224-226.

[4]刘晶晶.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126-127.

[5]黄海燕.移动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研究[J].福建电脑,2020,36(0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