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张俊强
15012419870920279x
摘要;本文聚焦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深入剖析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原材料选择与检验、施工设备选型与调试、施工场地准备;详细阐述施工技术要点,涵盖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全面探讨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涉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质量检测指标与方法、工程验收标准与流程。通过对各环节的系统研究,旨在为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提供技术指导,提升施工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关键词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施工验收
引言
在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沥青路面以其良好的行车舒适性、抗滑性和耐久性,成为道路工程的主要路面形式。然而,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施工前的充分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把控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是确保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施工前,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施工设备的选型与调试以及施工场地的妥善准备,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一、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前准备工作
1.1原材料选择与检验
沥青作为核心材料,依据道路等级、交通量等因素,可选用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等。其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关乎性能,如高等级公路常用改性沥青以提升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集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细集料需洁净、干燥。添加剂如抗剥落剂能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检验时,按相关标准,对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如通过马歇尔试验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等,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为优质路面奠定基础。
1.2 施工设备选型与调试
摊铺机根据路面宽度、摊铺厚度选择合适型号,大型摊铺机适用于宽幅路面,确保摊铺的连续性和平整度。压路机有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钢轮压路机用于初压以获得平整表面,轮胎压路机用于复压增强压实效果。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要与工程规模匹配,保证混合料供应及时。调试时,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精准设定,如摊铺机的振捣频率、熨平板仰角,压路机的碾压速度、振幅等,使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1.3 施工场地准备
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杂物、垃圾和障碍物,为施工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精确测量放线,确定路面中心线、边缘线等,保证施工位置准确无误。基层验收至关重要,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压实度、强度等指标,若基层不合格,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沉陷等病害。只有基层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才能进行后续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二、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
2.1沥青混合料拌和
在沥青混合料拌和环节,精准把控至关重要。首先,原材料的选择必须严格符合标准,不同规格的集料、优质沥青以及合适的填料缺一不可。拌和时,精确控制温度是关键,沥青需加热至适宜流动状态,集料也需达到规定温度,确保两者能充分融合。拌和时间也要恰到好处,过短会导致混合料不均匀,过长则可能使沥青老化。通过先进的拌和设备,均匀搅拌,使沥青均匀包裹集料,形成稳定的混合料。
2.2沥青混合料运输
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合料的质量不受影响。采用专门的自卸运输车辆,车厢需进行清洁并涂抹防粘剂,防止混合料粘连。装车时,采用合理的装料方式,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输途中,用篷布严密覆盖,保持混合料温度,防止雨淋和热量散失。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确保及时将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避免因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温度降低和质量变化。
2.3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作业对平整度和厚度控制要求极高。摊铺前,需调试好摊铺机的各项参数,包括摊铺速度、振捣频率等。摊铺机匀速前进,确保摊铺过程的连续性。采用自动找平装置,依据基准线或已有路面进行精确找平,保证摊铺厚度均匀一致。在摊铺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摊铺机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局部离析、摊铺厚度偏差等。
2.4沥青路面碾压
碾压是保证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的关键步骤。一般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主要目的是稳定混合料;复压选用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增加压实度,消除轮迹;终压再次使用钢轮压路机,消除表面轮迹,使路面更加平整。碾压过程中,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和遍数,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低到高的原则进行操作,确保路面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三、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3.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沥青路面面层质量的核心。在沥青混合料拌和阶段,除了严格把控原材料和温度、时间外,还需实时监测拌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保证配料的精准度。在运输环节,除了常规的防离析、保温措施,还需做好运输车辆的调度管理。根据施工现场的摊铺进度,合理安排车辆数量和发车时间,防止出现混合料积压或供应不足的情况。一旦发现混合料有结块、温度异常等问题,严禁用于施工。摊铺时,要保证摊铺机的熨平板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防止出现波浪、拉沟等缺陷。安排专人在摊铺机后方,及时对局部离析的部位进行人工处理,添加适量的细料或铲除粗集料集中的部分。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碾压路线要合理规划,相邻碾压带应重叠一定宽度,避免出现漏压区域。
3.2 质量检测指标与方法
沥青路面面层质量检测涵盖多个关键指标。压实度是衡量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等进行检测。灌砂法通过测定现场试洞的体积和洞内材料的质量,计算出压实度;核子密度仪法则利用放射性元素测定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快速得出压实度结果。平整度检测关系到行车的舒适性,常用的方法有3m直尺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和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3m直尺法操作简单,通过测量直尺与路面之间的最大间隙来评定平整度;连续式平整度仪可连续测量路面的不平整度,以标准差表示平整度指标;车载式颠簸累积仪则通过测量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程度,间接反映路面平整度。弯沉值是反映路面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贝克曼梁法或自动弯沉仪法进行检测。贝克曼梁法是传统的检测方法,通过测定标准轴载作用下路面表面的回弹弯沉值来评价路面的承载能力;自动弯沉仪法则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自动采集弯沉数据,提高检测效率。
3.3 工程验收标准与流程
工程验收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压实度需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标准值,一般高速和一级公路的压实度不低于96%,其他等级公路不低于95%。平整度指标也有明确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的平整度标准差应不大于1.2mm,其他等级公路不大于1.5mm。弯沉值需满足设计的容许弯沉值要求,确保路面结构强度符合设计标准。验收流程上,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任务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监理单位收到申请后,组织专业人员对路面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各项质量检测指标。抽检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通过现场检查、资料审核等环节,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价,最终确定工程是否合格。
结语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是保障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从施工过程的精细把控,到多维度质量检测指标及方法的运用,再到严谨的验收标准与流程,每一环节都紧密相连。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应持续探索更高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更先进的检测技术,进一步提升沥青路面的施工品质。
参考文献
[1]胡新华.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汽车周刊,2025,(02):119-121.
[2]韩忠诚.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2024,(1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