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优势对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
吴思琪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410000
1 引言
ESG (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 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一个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的指标体系。它们首先被投资公司用于筛选或评估其基金或投资组合的目标公司。求职者、客户等利益相关方在评估商业关系时也可使用这些评级。被评级的公司本身也可以借助 ESG 指标更好地分析其优劣势、风险和机会。
随着可持续发展议题日益凸显,国际买家对合作伙伴的 ESG 表现提出更高要求,相关研究已证实 ESG 优势能够改善融资渠道、降低运营风险并提升企业绩效。然而,ESG 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决策这一重要议题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 ESG 优势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内在机理,为理解 ESG 与出口贸易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2 文献综述
2.1 ESG 与出口贸易的理论关联
现有研究表明,ESG 实践通过多重渠道影响企业出口表现。基于比较优势理论,ESG 优势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Goss & Roberts,2011),改善资本配置效率,这为出口企业提供了关键的成本优势。同时,ESG 信息披露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吴红军等,2017),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和采购商的信任度,为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环境维度的出口效应研究
在 ESG 的环境维度方面,王晓颖和汪龙周(2021)的研究证实,环境合规显著提升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溢价能力。这一发现为理解 ESG 中的环境因素如何通过产品质量认证和绿色标准合规来影响出口贸易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碳减排进程加速,环境绩效正日益成为国际采购决策的关键考量因素。
2.3 社会与治理维度的潜在影响
尽管直接研究有限,但相关文献暗示了社会与治理因素的重要作用。李严琴(2022)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国际供应链关系,而良好的公司治理则能提升跨国合作的可靠性(李晓静和李可欣,2022)。这些发现为 ESG 的社会和治理维度影响出口贸易提供了间接证据。
基于上述文献梳理可见,ESG 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已初步显现,但现有研究存在明显的理论整合不足。具体表现为:(1)多数研究仅聚焦单一维度,未能系统考察 ESG 三个维度的协同效应;(2)对作用机制的分析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3)对中国特殊情境下的 ESG-出口关系探讨不足。为此,本文整合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系统阐释 ESG 优势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内在机理。
3 理论分析
3.1 比较优势理论和 ESG 优势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而出口是扩大利润、增加股东收益的重要途径。出口贸易能扩大企业的海外市场,发现更多潜在需求,从而促进生产,实现规模经济,甚至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出口企业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降低成本,提高单个产品利润空间,二是扩大销量,实现总量增长。成本方面,企业在 ESG 方面的成果将会吸引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者,提高彼此信任度,从而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和借贷成本。具有 ESG 优势的企业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公开相关信息,与之相关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能够有效缓解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企业在 ESG 方面的比较优势能从生产端降低融资约束,由于成本下降,企业会主动扩大生产,提高出口量。此外,具有 ESG 优势的企业将会打造可持续、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依据广告效应,持续的曝光将会影响消费者的第一选择,重视绿色环保的消费者往往会在购买相关产品时不自觉地选择这类品牌,这也将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
3.2 从国家竞争优势看 ESG 优势的影响
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2021 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实现 2030 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计划。未来国家在能源、税收方面的措施都会向政策靠拢,过去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绿色可持续的企业会获得更多支持。此外,绿色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壁垒由于其灵活性、隐蔽性、双重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发达国家往往援引国际环境管理标准(SIO14000)体系、WTO 贸易协议中的环保条约、GATT 环保公约等条款支撑其保护政策。企业在 ESG 的竞争优势,有助于产品冲破壁垒,顺利进入海外市场,同时还将因为发达国家的“歧视”减少众多竞争对手。在这种背景下,符合严格准入标准的产品无形之中获得了准入国的背书,树立起了负责任、环保的企业形象。企业在 ESG 方面的竞争优势将会对产品质量、企业声誉、员工关系都带来长足的正面影响。
3.3 规模经济理论分析 ESG
扩大市场,实现规模经济一直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企业会自发革新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社会,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占据更大市场份额。部分企业在 ESG 领域的竞争优势能在行业内形成较大影响力,绿色创新等信息知识也在此时外溢,这将致使整个行业成本下降,形成竞争优势、从而鼓励更多企业出口。
4 结论与启示
在全球绿色转型背景下,ESG 优势已成为中国企业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研究表明,ESG 建设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塑造品牌形象和规避贸易壁垒三重机制,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这一发现为我国 ESG 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当前亟需构建与国际接轨的 ESG 评级体系,通过统一标准和权重设置解决信息披露不全等问题,以评级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同时应深化ESG金融创新,推动商业银行和基金机构开发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为低碳企业提供精准资金支持;更为关键的是,企业需将 ESG 理念纳入战略核心,主动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监管部门则应强化 ESG 监管要求,形成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Goss A& Roberts GS.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cost of bank loans.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1,35(7):1794 -1810.
[2]吴红军,刘啟仁,吴世农.公司环保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J].世界经济,2017,40(05):124-147.
[3]王晓颖,汪龙周.环境管制与企业出口表现:来自纺织染整工业企业的证据[J].兰州学刊,2021(11):44-64.
[4]李严琴.ESG 表现、绿色技术创新对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