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探讨

作者

孙浩

身份证号码:321321199510263412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农村土地资源面临效率低、不合理等问题,制约其效能的进一步发挥。因此,需积极创新管理策略,提升土地资源的效率,促进土地的合理配置与高效,为农村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

1.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石,其合理开发与科学直接关联着粮食的丰收与农业生产的稳健发展。合理农村土地资源,如科学农田布局、调配农作物的种植比例等,不仅可以实现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给,还能遏制土地退化,预防生态灾难的发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深化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优化土地结构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1.2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科学合理地农村土地资源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合理农村土地资源,如发展富有乡土特色的农家乐与农业观光项目、建设集科技展示与实践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农村特色产业,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与合理也是吸引社会资本的关键。引入社会资本可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升级与改造、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为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农村土地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土地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的合理可以解决资源供需问题与矛盾,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农村地区并没有形成土地的完善制度,不仅影响到前期的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农村发展的不稳定。具体来说,本地区在农村土地资源方面没有对法律产权进行明确的界定,导致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其次,在土地承包方面没有明确承包的范围,农民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得不到保障,也会导致土地利用出现问题;最后,在宅基地使用权能方面存在问题,没有对使用权进行保障,也会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2.2 政府监督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农村土地管理过程中,政府的监督直接关系到土地利用的效果与质量。但是,目前本区域政府在土地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具体表现在:首先,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当地政府作为主导,国家没有对土地资源的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地了解,影响到后期监管手段的有效落实,也不利于开展实施的。其次,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部分机构缺乏相应监管手段的落实,导致相关机构与地产商进行暗箱操作,影响到农村土地政策的有效落实。

3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策略

3.1 推动符合本区域实际的土地管理制度构建

首先,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规范和标准,使得各个乡镇能够在统一的管理制度下来提高工作效能。具体来说,要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和土地的条例,对农村土地承包的物权、使用权、收益权、抵押权进行保障,落实土地法中的相关要点。其次,在对土地管理制度落实方面,要避免形式主义,政府和民众共同致力于土地管理工作,听取民众的建议对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最后,要对粗放的土地管理模式进行摒弃,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模式,在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关系的基础上来提高土地的科学性。

3.2 推动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

在当前的农村土地管理的过程中,政府的监管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提高管理的质量。因此,为提高整体的监管力度,首先,要引导民众转变认知意识到农村土地管理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使民众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在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政府加大监管的力度,在执法的过程中,对开发商的一些暗箱操作行为要进行惩处,对不法分子的违规操作进行制止,使得在实际的土地管理过程中能够开展动态的监管,如设置问题反馈、意见收集的多个渠道,使得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能够提高监管的力度。

3.3 完善土地资源管理,科学土地土地资源政策的制定

3.3.1 优化用地结构

优化用地结构是科学土地的核心,应做到精准评估,实现土地与用途相匹配,并与当地的资源特色相融合,形成合理的土地配置格局,充分发挥土地的生态、经济功能;对耕地、林地、草地等实行分类管理,在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与良性循环;科学调整农村建设用地与农耕地的结构,对非农业用途的土地扩张实施科学限制,切实保护农业用地,进一步保障农村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3.2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土地多元化

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能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引导农民摒弃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与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相结合,匹配各地的区域特色和生态条件,巧妙搭配主粮作物与经济作物,可有效提升农民收益。如将农田与养殖业紧密结合,可形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与观光旅游相融合,可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在提升土地附加值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和机遇,全面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以广东省信宜市为例,当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围绕油茶、榴莲以及桂花等特色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益,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3.3.3 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

利用推进土地流转与集约化利用是全面优化土地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能的迫切需求。通过土地流转机制,原本分散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整合,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在此过程中,鼓励土地集约利用不仅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如激励农户采用高效农业模式,大力推行节水灌溉与智能化农机技术,可以促进土地资源优化利用;通过利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推广绿色有机耕作方法,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升生态质量。

结束语

未来,随着土地资源利用的不断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土地资源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晓.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6):45-47.

[2]杨波.农村土地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23,13(4):136-138.

[3]张玉.当前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4):173-175.

[4]张东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2(2):109-110.

[5]孔誉婧.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决策探索(中),2019(4):65.

[6]谭承碧.浅谈土地利用转型视角下的农村土地资源管理[J].房地产世界,2024(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