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念下规范化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吴细惠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八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黄石 435000
引言
神经内科患者多数病情复杂、恢复周期长,且常伴有认知障碍、语言障碍、情绪不稳等特点,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与人文性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护理模式偏重于技术操作,忽视患者心理、情感和个性化需求,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护理满意度下降。近年来,"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逐步引入医疗护理服务,强调尊重、理解、同理心与个体差异。规范化护理模式是在标准化操作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建立起结构化、流程化且富有人情味的护理体系。本文旨在探讨该模式在神经内科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 1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80 例。
纳入标准:年龄 ⩾18 岁,神志清楚,有基本沟通能力,自愿配合本研究。
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无法沟通者,合并重大器质性疾病者。
两组性别、年龄、诊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将 160 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80 例,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日常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疾病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等常规内容,强调技术操作与治疗配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人文理念下的规范化护理模式”,通过整合人文关怀与标准化操作流程,构建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体系。具体做法包括: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小组,明确团队成员职责,统一护理标准与操作流程;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等因人施护;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培训,鼓励采用微笑服务、耐心倾听、情绪疏导等方式提升患者体验;优化病区环境,如设立阅读角、播放轻音乐、使用温和照明等,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氛围;同时注重家属的参与,指导其配合护理工作,增强情感支持与依附感。该模式在保障规范操作的前提下,注重患者身心整体关怀,提升了护理服务的温度与深度。
1.3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估:采用我院护理质量评分量表,包括基础护理、沟通技巧、护理文书、操作规范性等,满分 100 分。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压疮、坠床、用药差错、导管滑脱等。
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涵盖护理态度、专业水平、服务响应等,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2.2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 3。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常因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出现肢体障碍、语言障碍、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等临床表现,同时伴随较强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负担。这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规范化的技术护理,更需要情绪支持与人文关怀。然而传统护理往往聚焦于基础生命体征的监测、疾病宣教与药物护理等方面,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和个体差异的深入关注,易导致医患沟通不畅、患者不满、配合度低,进而影响整体护理质量。
本研究通过将人文理念融入护理过程,构建“人文+规范”的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成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护理、操作规范、沟通能力等多项质量指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也大幅提升。这说明人文理念下的规范化护理不仅关注“做什么”与“怎么做”,更强调“为什么做”与“为谁做”,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同理心与针对性。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耐心倾听、共情回应等方式缓解患者的情绪反应,在语言和行为上给予关爱与支持,使患者获得情绪的宣泄与心理的慰藉,增强其对治疗的信任与依从性。同时,护理团队还通过优化病房环境、尊重患者隐私、设置个性化沟通方案等措施,提升了患者的舒适感和尊严感。这种全方位的关怀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住院体验,也提升了其主观满意度和康复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理念的融入也对护理团队本身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团队内部的沟通培训与护理理念更新,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归属感与价值认同,促使其由“任务执行者”转变为“健康促进者”与“情感支持者”,激发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和持续改进机制。
人文理念下的规范化护理不仅能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还能促进医护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服务质量的内在提升,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价值导向。在未来实践中,应进一步完善人文护理标准,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机制,推动该模式在更多临床科室中的普及与优化,以期全面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和患者服务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人文理念融入规范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依从性。该护理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治疗,更注重其心理、情感和社会层面的需求,体现了现代护理服务“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同时,人文护理的实施也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与服务热情,优化团队协作效率。建议今后在神经内科乃至其他临床科室广泛推广此模式,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与培训体系,为构建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文丽媛.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4,45(4):977-980.
[2]刘亚楠,郭恩会,石伟,等.安全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患者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期间的效果[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4,30(3):562-565.
[3]袁珊.人文关怀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4,38(2):181-184.
[4]周晶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J].名医,2023(24):16 8-170.
[5]杨林.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18):2293-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