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配网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探析

作者

李文杰

身份证号码:410602198809240526

引言

实现配网自动化运行模式,能够助力电网运行故障的检测和处理,将其应用到配电网建设中能够有效减少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缩短停电时间。由于实现自动化运行模式的路径非常多,不同的控制方式也有着不同的原理以及应用效果。所以,针对配网自动化建设进行研究非常关键,明确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配网建设水平。

1 明确配网自动化目标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首先电力企业就需要明确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目标,确定未来配电网发展方向,并结合该地区配网的实际状况以及电能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配网改造计划,从根本上提升配网自动化运行水平,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供应。随着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长,智能家电在各家各户普及应用,这也提高了对供电质量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配网自动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同时还能够保证电能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电力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升级工作,以契合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

2 配网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

2.1 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是配网电力工程自动化的核心。它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电力技术,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运行与管理。智能电网通过安装大量的智能电表、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实时采集电网的电压、电流、功率等运行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智能电网可以自动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实现电力的优化分配和故障的快速诊断与隔离。例如,当某条线路出现过载时,智能电网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并自动将部分负荷转移到其他线路,避免线路因过载而发生故障,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2.2 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

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逐步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配网运行效率,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部分地区配网结构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避免地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产生一定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原有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进行升级。在整个系统中,主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它与系统其他部分功能的发挥紧密相关。配网运行时,反馈控制点应用频繁,为全面了解配网运行数据,需及时更新这些信息。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主站与其他位置的数据存在偏差,就可能导致电网运行故障,进而危及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就必须对现有的配网结构进行升级改造,并将重要的节点全部纳入自动化系统规划设计中,从根本上提升配网自动化运行水平,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为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推广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各项信息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利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对配网系统进行可靠地管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采取必要的防范对策,以此来提升供电可靠性。

2.3 创新电力配网的用电检查技术

(1)电力公司需要安排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职工创建专门的用电检查技术研发团队,有效体现出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为检查技术的创新与改进提供足够多的优秀人才。(2)电力公司需要强化和用电检查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能力,找出传统检查技术中的缺陷问题,以此针对性创建用电检查机制,为后续的检查工作顺利、有序、规范开展提供可靠的指导。(3)电力公司需要把定位技术有机融合到用电检查技术中,以此有利于快速掌握配电网中的各种问题,再对问题发生位置快速锁定,从而提高配电网故障的处理速度,维护配电网电力工程的运作安全、稳定性。

2.4 精配网智能运维

(1)无人机设备。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日常运行维护时,可以将无人机作为常用设备,全面提升电网运维的机械化水平。根据配网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建立模型、规划无人机检测航线,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检测的全覆盖。另外,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组建巡检中心,进一步明确无人机检修技术操作规范,掌握业务流程,能够实现对整个辖区内部所有电力线路的自主巡检,依托无人机技术还能够实现在特殊时段的政企联动远程遥控。使用这种方式,与传统的运维模式相比,线路巡检效率和查找效率均能够实现数倍的提升。(2)4G+量子试点。在对配网系统进行检修时,可将标准网格作为基本单位,以此实现对接线环网的实时检测,严格按照“建成一个标准网络,便基于量子技术进行一次精准布点”的要求,推动标准网络构架与一次设备达成深度协同。与此同时,加快优秀检修人才的培育进程。充分利用 4G 无线+量子技术,逐步摆脱光纤物理通信的局限性。在保证不替换设备、不停电的基础上,利用现存智能 4G 开关解决山区管理难题,从根本上缩短故障处理周期,同时还能够赋予架空线路更加灵活的运行模式。目前我国在开关量子终端模块改造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优势。

2.5 采用简化供电电压等级、合理选择配变容负荷比

当前,输配电系统常常使用逐级降压的方法来为用户传输电能,不过,此种方法容易引起电能的浪费,进而导致配电网的运作效率较低。所以,需要减小供电电压值,减少转换环节,从而才能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对于供电电压,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确定,为避免电能资源发生损失,可以使用降低电压的措施。基于同步电压管控,需选取适宜的变压器容量,合理进行比例的组合设置,并调整好配电网的容量。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往建设的老式架空线路存在许多安全风险,对此,应当对老旧线路及时检查、替换,确保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

结语

配网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优化电网运行效率、促进新能源接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智能电网技术、自动化监控技术、通信技术和故障检测与隔离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配网的智能化、高效化运行。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仍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和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强化网络安全防护等措施加以解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配网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将不断完善,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昱.新时期配网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J].自动化应用,2023,64(S2):144-146.

[2]申文.自动化监测技术在电力工程监测中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11):126-128.

[3]朱嘉.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探索[J].通讯世界,2024,31(0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