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 BOPPPS 教学模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李敬 戴林红 刘红联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一、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推进,高职英语教学亟需突破传统语言训练的局限,转向“语言能力 + 职业素养”的协同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以《大学英语(一)》“科技中国”单元为例,基于 BOPPPS 教学模型,探索如何通过混合式教学实现英语技能提升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双重目标。教学团队面向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通过 12 学时的教学实践,验证了 BOPPPS模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与创新价值。该研究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更注重其职业素养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全新的实践路径。

二、BOPPPS 教学模型的理论框架

BOPPPS 是一种源于加拿大的教学设计模型,强调闭环式教学流程与学生深度参与,适用于高职教育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场景。其核心包括六个环节:

1.导学(Bridge-in):通过真实案例(如“双碳战略”视频)或专业相关话题激发兴趣,衔接新旧知识,奠定学习基础。

2.目标(Objectives):明确可衡量的三维目标(如“掌握逻辑词用法”“完成汽车英文展示”),让学生清晰学习方向。

3.前测(Pre-test):通过问卷、AI 测评等方式分析学情,精准定位教学难点(如学生口语逻辑性不足),优化教学设计。

4.参学(Participation):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如航天文本分析→汽车介绍迁移),增强互动,提升学习主动性。

5.后测(Post-test):利用批改网、口语 APP 等工具即时反馈,修正语言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6.总结(Summary):通过自评表、学习档案等反思学习过程,促进个体成长。

BOPPPS 的结构化设计契合高职学生“视觉型学习偏好”和职业需求(Kumar, 2018)。例如,新能源汽车案例能显著提升学生专注度。相比传统 ADDIE 模型,BOPPPS 更强调即时反馈与实践应用(Dee Fink, 2003),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职业素养和思政意识。

三、教学实践设计与实施

(一)整体设计:职业导向的单元整合

1.内容重构:围绕“历史 - 当代 - 责任”主线,将教材单元解构为三大主题:

主题 1“汽车生活”:翻译各国汽车标志,渗透工匠精神;

主题 2“绿色出行”:分析比亚迪销量图表,融入“双碳”战略;

主题 3“交通梦想”:设计未来汽车,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这样的内容重构,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2.学情适配:针对学生“口语弱、逻辑差”的特点,设计“词汇脚手架→句型仿写→场景演练”的阶梯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BOPPPS 模型的具体应用

以“主题 3 - 未来汽车展示”为例:

1.导学阶段 Bridge-in:通过观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前沿科技视频和行业新闻,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2.目标阶段 Objectives:明确“运用逻辑词完成 PPT 演讲”的核心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即运用所学的逻辑词进行未来汽车的英文演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3.前测阶段 Pre-test:学生录制初版介绍视频,暴露“开场无逻辑”问题(难点定位)。通过让学生录制初版介绍视频,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如开场缺乏逻辑性等,从而精准定位教学难点,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4.参学阶段 Participation:

输入强化:通过分析航天员任务文本(思政素材),引导学生提炼出逻辑词,如“first, second”等,将思政教育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输出训练:小组互评优化演讲结构,AI 配音纠正发音。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对演讲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利用 AI 配音技术纠正发音,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进一步提升语言输出的质量。

5.后测阶段 Post-test:通过班级展示的方式,对学生的演讲成果进行检验,发现学生的口语流畅度有了一定提高,且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incredible performance”等专业表达进行演讲,说明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6.总结阶段 summary:通过让学生填写自评表,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逻辑词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说明学生对学习成果较为满意,教学效果较好。

(三)技术支持与评价创新

1.混合式学习空间:

线上: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小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同时利用 FIF口语 APP 训练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线下:在线下教学中,利用智慧教室模拟汽车发布会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进行演讲和展示,强化学生的职场沉浸感,提高学生的职场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2.四多评价体系:

多阶段:前测-课中-后测全程跟踪;通过在教学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评价,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程跟踪和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多主体:外教+教师+学生互评;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外教、教师和学生互评,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业成果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多维度:知识(词汇测验)、能力(展示评分)、素养(创新意识);从知识、能力和素养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手段:批改网机评(写作)、词云分析(口语高频词)。借助多种评价手段,如批改网机评、词云分析等,对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

四、教学成效分析

(一)语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通过课后测试,学生在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例如,在写作方面,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所学的逻辑词和专业词汇进行文章构思和撰写。在口语表达上,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表现得更加自信,能够流畅地进行英语交流,并且在表达中逻辑性更强。这些进步表明,BOPPPS 教学模型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课堂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表明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愿意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此外,学习通任务的完成率也较之前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增强,能够更好地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积极的课堂参与和自主学习态度,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职业素养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90% 的学生能够结合 PPT 详细介绍新能源汽车技术,这不仅展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体现了他们在职场沟通和展示能力上的提升。同时,学生对民族品牌的认同感显著增强,这表明思政教育在教学中的融入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还增强了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了职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综合反馈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普遍认为 BOPPPS 教学模型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实用。从教师的反思来看,BOPPPS 的闭环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学用脱节”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综上所述,BOPPPS 教学模型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参与度和职业素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参考。

五、反思与改进

在本次基于 BOPPPS 教学模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

(一)不足

目前的拓展学习资源较为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拓展资源,构建系统化的语料库,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此外,尽管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但在自由口语交互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说明学生在即兴口语交流和应变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以提高其职场沟通能力。

(二)改进方向

计划开发“新能源汽车英语”微课系列,将英语学习与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紧密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自由口语交互能力,可以增设“模拟国际展会”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国际展会环境中进行即兴问答训练,提高其口语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

六、结论

本研究证实,BOPPPS 模型通过结构化六环节闭环、任务驱动的职业化设计及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显著提升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与价值引领。其核心价值体现在:1)模块化闭环确保教学目标精准落地;2)岗位导向任务强化职业素养;3)中国科创故事浸润实现思政自然渗透。但研究存在样本局限(单班级)及“职业化与语言基础平衡”的挑战,未来需扩大样本验证普适性,并探索与“1+X”证书衔接路径,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娜.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J].山西青年,2025,(05):181-183.

[2]程丽萍.“互联网 + 背景下 BOPPPS 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1):74-78.

[3]赵鑫宇.基于 BOPPPS 模式的大语言模型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路径探索[J].现代英语,2025,(02):91-93.

[4]祁文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英语广场,2024,(36):87-90.DOI:10.16723/j.cnki.yygc.2024.36.010.

[5]杨海英,孔冉冉.基于 BOPPPS 模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分析[J].海外英语,2024,(21):160-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