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湖南资兴地区道路抢通技战法实施总结

作者

黄彪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530000

一、引言

2024 年,湖南资兴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过程,特别是受台风“格美”影响,多个乡镇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导致多处山体滑坡、道路塌方,交通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南宁队作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响应政府号召,组织专业救援力量,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在处置湖南资兴道路抢通过程中,南宁队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和技术实力,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技战法,成功抢通了受损道路,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南宁队在处置2024 年湖南资兴道路抢通任务过程中采用的技战法,分析其在抢险救援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未来类似灾害的应急抢险提供参考。

二、灾情概述

2024 年 7 月 26 日以来,受台风“格美”影响,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多个乡镇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据统计,多个乡镇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导致多处山体滑坡、道路塌方,交通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以湖南郴州资兴省道 S205 与水平江桥交叉口为起点,沿 X250 乡道向东长度约 15 公里的受损通村道路上,光滑坡点就有 160 多个。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然而,由于灾情严重,道路抢通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三、南宁队抢通道路技战法实施方案

(一)应急响应与队伍组建

灾情发生后,南宁队迅速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应急管理部的统一调度,立即抽调精兵强将和技术人员组建应急抢险队伍。8 月 1 日,南宁队从担负湘潭抢险的力量中抽调70 名专业救援人员、携带 35 台专业装备,第一时间奔赴湖南资兴救灾现场。

(二)险情侦测与风险评估

在到达救灾现场后,南宁队救援队伍首先进行险情侦测和风险评估工作。他们利用移动式地质监测设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滑坡点、塌方段等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在面对狭窄道路限制时,救援队伍采取开辟多个作业面区域、实现多点并进的策略,有效克服了施工难度。救援队伍还安排专人“放哨”,严密监视上方山体动态,确保第一时间预警,为操作员保驾护航。同时,救援队伍还结合当地地质构造、土壤特性等因素,对道路抢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抢险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三)科学制定抢险方案

在充分掌握险情和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南宁队科学制定了抢险方案。他们根据道路受损情况和地质条件,采取了“险情侦测、先拓后通、接力开挖、逐段疏通”的战法,坚持“安全、科学、高效”的原则,强化现场组织指挥,部署移动式地质监测设备,制定周密应急撤离预案,加强自身防护,确保各项抢险工作有序进行。侦测组利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全站仪等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灾害现场进行全面、动态的风险评估与监测,实时获取滑坡体及周边地形数据,分析潜在威胁(如二次滑坡等)。结合地质信息制定应急撤离预案,部署移动式监测设备,确保救援人员及装备安全。同时侦测组与指挥部保持信息互通,为后续作业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在狭窄或复杂的地形中,通过挖掘机的多点并进策略,初步清除障碍物,以扩大作业区域并降低后续施工的难度。对于关键的阻塞点(例如山体滑坡的核心区域),应优先进行处理,以防止险情的进一步恶化。通过局部加固和设置挡土墙等措施,可以隔离高危区域,防止险情的蔓延。优先开辟临时作业面或通道,为后续大规模的抢通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实施多机协同和分段轮换的工作方式,南宁队能够维持抢修作业的高效率和持续性。挖掘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有序地交替作业,确保了设备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并显著减少了停机时间。同时,救援人员采取分批轮换的方式进行作业,有效避免了疲劳操作,从而保障了作业的安全性。此外,我们根据实时监测数据灵活调整开挖路径,以规避地质不稳定的区域。将抢通区域细分为若干段落,依次进行各段的清理与加固工作,最终达成全线贯通。将长距离受灾道路(例如 15 公里滑坡路段)切割成多个小段落,为每个小段设定清晰的目标,并逐步推进。每完成一段,都要进行稳定性检测,确保其符合通行标准后,再继续下一阶段的工作。同时,结合当地的交通状况和物资供应情况,优先打通关键的生命线通道(如通往受灾乡镇的主要道路)。

(四)多机协同作业提高抢险效率

在抢险方案制定完成后,南宁队救援队伍立即投入到道路抢通工作中。他们利用多台挖掘机、装载机等重型装备,采取“多点并进、轮番上阵、人停机不歇”的作业方式,大大提高了抢通效率。

(五)创新应用新技术新装备

在抢险过程中,南宁队救援队伍还注重创新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他们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测和地形测绘,为抢险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救援队伍还引入了智能化监控系统,采用无人机三维激光雷达技术对塌方路段及山体进行三维扫描、实时监控和预警,高精度获取地形表面点云数据,为现场安全提供信息化数据支撑,有效提高了抢险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四、抢险成效与经验总结

在南宁队救援队伍的艰苦奋战下,湖南资兴受损道路抢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 20 多天的连续奋战,与其他参援单位携手并肩,救援队伍成功抢通了水平江桥至田坪村、成康村的通村道路,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在抢险过程中,南宁队救援队伍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未来类似灾害的应急抢险提供了有力借鉴。

(一)科学制定抢险方案是关键

在抢险过程中,科学制定抢险方案是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南宁队救援队伍在充分掌握险情和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抢险方案,为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多机协同作业提高效率

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狭窄道路限制时,多机协同作业是提高抢险效率的有效手段。南宁队救援队伍在抢险过程中采取了多点并进、轮番上阵、人停机不歇的作业方式,大大提高了抢通效率。

(三)创新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提升抢险能力

创新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是提升抢险能力的重要途径。南宁队救援队伍在抢险过程中注重创新应用无人机、智能化监控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新技术新装备,为抢险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实时监控手段。

(四)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在抢险过程中,加强沟通协调是形成合力的关键。南宁队救援队伍在抢险过程中积极与武警、消防、社会救援力量等参援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共同投入到道路抢通工作中,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南宁队在 2024 年湖南资兴道路抢修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战法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科学制定抢险方案、多机协同作业、创新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以及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是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和提高抢险效率的关键。展望未来,南宁队将着眼增强应急救援核心功能、提升战斗力,面向实战、聚焦打赢,全力锻造工程应急救援野战军,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应急救援服务。

作者简介:黄彪,1993 年 1 月,男,汉,湖南宁远,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