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幕墙新型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法创新

作者

吕祥

浙江久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引言:建筑幕墙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安全与美观。新型复合材料在幕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建筑幕墙新型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

1.无损检测方法创新背景

1.1 建筑幕墙发展现状

建筑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外围护结构,近年来在材料应用和技术形式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随着建筑设计对美观、节能、轻量化需求的提升,新型复合材料在幕墙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等优势,能够实现传统金属或玻璃幕墙难以达成的造型与性能要求。同时,建筑幕墙的结构形式愈发复杂,从单一的框架式幕墙发展到单元式、点支式、双层呼吸式等多种类型,应用场景也从高层建筑扩展到大型公共建筑、文化设施等,对幕墙的安全性、耐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新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老化规律与传统材料存在差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因荷载、环境侵蚀等因素产生内部缺陷,如分层、裂纹、纤维断裂等,这些缺陷直接影响幕墙的结构安全,因此对其进行有效检测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1.2 传统检测方法局限

传统的建筑幕墙检测方法在面对新型复合材料时存在明显局限,难以满足精准检测需求。外观目视检查只能发现表面可见缺陷,无法识别材料内部的分层、隐性裂纹等问题,对于复合材料内部结构损伤的判断缺乏依据。敲击法通过声音反馈判断材料结合状况,但主观性强,受操作人员经验影响大,且对微小缺陷不敏感,容易出现误判。钻孔取样法虽然能获取材料内部信息,但属于破坏性检测,会破坏幕墙结构的完整性,影响其防水、保温性能,尤其不适用于新型复合材料幕墙的大面积检测。此外,传统方法多为离线、间断性检测,无法实现对幕墙服役过程中缺陷发展的动态监测,当复合材料出现早期轻微损伤时,难以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缺陷持续扩大,最终引发安全隐患,这些局限促使行业探索更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

2.新型无损检测技术

2.1 超声导波检测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通过在建筑幕墙新型复合材料中激发并接收超声导波,实现对材料内部缺陷的高效检测。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复合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当材料内部存在分层、裂纹等缺陷时,导波会发生反射、折射或能量衰减,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幅值、相位变化,可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该技术适用于大面积检测,超声导波能够沿着复合材料板材或型材长距离传播,无需逐点扫描,尤其适合幕墙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部位的检测,可快速排查隐藏在连接节点处的脱粘、螺栓松动等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复合材料,可通过调整超声导波的频率和模式,优化检测灵敏度,例如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用低频导波检测深层缺陷,高频导波识别表面微小裂纹,实现对材料全域的精准覆盖,且检测过程不会对幕墙结构造成损伤,满足无损检测的核心要求。

2.2 激光散斑检测

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基于光学干涉原理,通过分析激光照射到建筑幕墙复合材料表面产生的散斑图案变化,实现对材料内部缺陷的非接触式检测。当激光束照射到材料表面时,由于材料表面的微观不平整,会形成随机分布的明暗相间的散斑图案,当材料内部存在缺陷时,在外部荷载或温度变化作用下,缺陷区域的变形会与正常区域产生差异,导致散斑图案发生位移或变形。通过高速相机记录散斑图案的变化,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将这种微观变化转化为直观的位移场或应变场分布图,从而识别出材料内部的分层、空洞等缺陷位置和范围。该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检测复合材料幕墙面板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且无需与幕墙表面直接接触,可在不影响幕墙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对于大型、异形幕墙的检测具有独特优势。

3.创新方法优势与应用前景

3.1 精度与效率提升

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在检测精度和效率上较传统方法有显著提升,为建筑幕墙新型复合材料的质量管控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支撑。在检测精度方面,超声导波检测能够识别复合材料内部微小的分层和裂纹,即使缺陷尺寸较小且位于材料深处,也能通过信号分析准确定位;激光散斑检测则可捕捉到微米级的表面变形,对近表面缺陷的识别精度达到传统方法的数倍,有效避免了因检测精度不足导致的缺陷漏检。在检测效率方面,两种技术均突破了传统方法的空间限制,超声导波可实现长距离连续检测,激光散斑检测通过光学系统实现大面积扫描,无需逐点操作,检测速度较传统方法提升显著,对于大型幕墙工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全域检测,同时检测过程可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减少人工干预,避免了人为误差,使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可靠,为幕墙的安全评估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3.2 实际应用方向

新型无损检测方法在建筑幕墙新型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中具有明确的方向,可覆盖幕墙全生命周期的检测需求。在施工阶段,可用于复合材料构件进场验收,通过超声导波检测排查构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内部缺陷,如纤维铺设不均、树脂固化不良等,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在安装过程中,利用激光散斑检测监测幕墙面板在吊装、固定过程中的应力分布,避免因安装不当产生的隐性损伤。在运营维护阶段,可定期采用两种技术结合的方式对幕墙进行全面检测,超声导波检测重点监测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发展情况,如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扩展;激光散斑检测则用于评估幕墙表面及近表面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损伤变化,如紫外线老化导致的表层开裂。

3.3 行业发展推动

新型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将有力推动建筑幕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升级,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技术层面,这些方法的推广将促使行业对新型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更加深入,通过精准检测数据积累,进一步掌握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损伤机理和老化规律,为材料配方优化、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依据,推动复合材料幕墙的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层面,新型检测方法的普及将提升行业整体的质量意识和检测水平,改变传统依赖经验的质量管理模式,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管控,降低幕墙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行业的安全信誉。同时,检测技术的进步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新型检测设备研发、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束语:建筑幕墙新型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法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方法提升了检测质量与效率,为幕墙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需持续探索与完善,以适应更多新型材料和复杂工况,推动建筑幕墙检测技术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顾国威.土木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策略:[J]散装水泥,2022,(02):166-168

[2]黄远民;易铭;杨伟杭;杨曼.基于工业机器视觉板材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1,(02):34-35

[3]何峰;谢峻林;杨虎;赵青林;姜洪舟.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程设计训练的拓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0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