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化系统在烟草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付红霞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烟草公司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 416000
引言:作为特殊商品类型,烟草自身价值高,但安全系数低,存在火灾、霉变等安全隐患,一旦遇到明火将会导致大面积火灾,对烟草企业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因此加强烟草企业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传统烟草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更新不及时、管理措施执行性不强等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烟草企业管理提供了多元化路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下,能够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安全平台,保证烟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信息化建设应贯穿烟草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引入监控功能,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构建案例管理系统,能够保障烟草企业安全管理效果。
一、安全信息化系统应用的深层意义
(一)保障合规运营
当监管部门以数字监管和执法数据网格化为主要手段对安全绩效实施精准画像,企业若拥有基于法规库自动更新与匹配功能的安全信息化系统,便可实时捕捉最新标准条款并将其内嵌进作业流程,由此在制度、设备、人员三维度上同步校验合规性,减少因标准滞后引发的惩处风险,亦可在事故调查追责阶段以系统日志佐证履责痕迹,展现主动守法的管理态度与行动证据。
(二)事故风险
借助多源传感器网络、RFID 追踪与机器视觉监测,系统能够在仓库温湿梯度变化、物流车辆运行状态或电气设备负荷异常等场景中生成高频数据流,经由边缘计算单元即时处理后推送到预警模块,管理人员借由移动终端即可迅速定位隐患并调度资源实施干预;此种以数据驱动的风险控管机制通过缩短感知-响应-处置链路,将传统模式中“先发现再报告再决策”的被动时滞转化为主动弹性,最终在事故致损曲线上实现显著下降[1]。
(三)提升管理效能
在大规模多场景的烟草生产经营背景下,信息化系统通过构建统一数据底座,把分散在仓储、安全、质检、人事各子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结构化整合,并以可视化仪表盘呈现安全指标趋势、人员培训完成率与设备健康度等维度,管理层可基于实时数据开展精准资源配置及绩效考核;同时,系统将标准化作业流程固化为可执行的任务清单并与责任人绑定,借自动提醒、闭环追踪与持续评估功能,达成从制度设计到执行反馈再到迭代优化的循环,管理效能因而得到量化与持续提升。
二、安全信息化系统应用的现状
(一)合规执行差异
监管制度在国家与省级层面形成纵向贯穿横向衔接的矩阵式条款库,烟草企业借助安全信息化平台可以检索最新指令并对照流程自检,基层操作层面对条款含义的专业解读仍停留在口头传达与经验揣度,制度文本在下沉过程中受方言、教育背景及岗位关注点差异共同干扰,导致同一条款在不同车间被拆成各异颗粒;这种差异再与地域经济条件、网点规模及配套设施水平交织,产生规则映射失真,表现为巡检频率、动火审批链路及危化品标识格式在同质仓储场所出现差别,现有系统因缺乏自动关联法规条款、岗位职责与现场标签的规则引擎,仅能静态提醒而无法动态校正,外部审计因此获得碎片化证据,隐患闭环率在各区段呈现明显梯度[2]。
(二)技术集成壁垒
大数据平台、视频监控网络、智能仓储系统与移动巡检终端由多家厂商采用私有协议开发,接口规范与数据字典各行其是,产生大量不兼容日志与事件流,横向通道被割裂,决策模块难以全景捕捉安全态势;部分老旧生产线仍使用无法外接网关的继电式设备,温湿测点或粉尘探头无法实时上传,物联网感知覆盖率随之下降,系统对堆垛发热或车辆超速的连续监测密度受限,模型对风险演化趋势的拟合精度不足,预警阈值常被设定保守以免误报却错过早期异常,并在多警源叠加场景中出现优先级冲突,降低整体灵敏度;缺少统一数据总线与跨域服务治理框架,各子系统升级节奏不一,API 版本迭代常引发兼容问题,数据链路偶发中断,严重时形成监测盲区,给安全治理带来隐性损失。
(三)文化认知滞后
一线员工对系统的接受度取决于交互友好度、反馈时延与稳定性,若界面层级深、字段晦涩且加载缓慢,记录数据便被视作负担,填写质量迅速下降;管理层如果只把系统当作合规留痕工具,而未把数据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利润回报与预算决策,就难以保持持续投入,技术潜力与组织文化因此分离;当隐患上报、风险管控与绩效考核缺乏清晰映射,员工看不到数据输入与成长晋升的关联,主动性随时间递减,后台累积的噪声数据增多,模型面临标签失真与样本不平衡,推理可信度下降,形成“数据不可信→预测不准确→使用意愿更低”的循环,缺乏成就感与奖励反馈进一步固化抵触情绪,影响信息化转型的深度与广度[3]。
三、安全信息化系统优化策略
(一)平台体系升级
以微服务架构重塑安全信息化系统核心,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消息队列与数据总线将感知层、业务层与决策层汇聚为耦合紧密的整体,构建模块可插拔、接口可扩展、算法可热更新的技术底座,再利用容器化与边缘计算将视频解析、异常识别与卷积推理部署在靠近作业现场的节点,实现毫秒级响应,大型仓储和转运枢纽因而能够即时捕获烟叶堆垛温升、车辆通道阻塞与电力负荷飙升,结构化事件流同步回传云端以供复盘与模型微调,服务网格承担流量治理与可观测性采集,运维团队借助声明式告警规则在版本发布与补丁修补阶段维持分钟级恢复,高可用与高弹性由此获得连续保障。
(二)数据治理精进
建立跨部门数据委托治理委员会,依托元数据管理、血缘追溯与质量评分机制对感知、业务、历史事故及监管四类数据源进行分层校验与清洗,采用可解释算法框架对模型输出标注可信度并写入策略引擎,预警阈值因数据质量动态调节,漏报与误报曲线维持平衡,主数据体系把人员证照、设备档案及作业票证映射到统一标识,重复录入与口径不一致现象逐步消弭,质量评分面板按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唯一性四维指标给予可视化展示,故障源头可在血缘图上一键定位,修复任务优先级自动排定,训练仓据此触发差分再训练并推送模型新版本,闭环自驱完成。
(三)人才机制赋能
面向业务骨干推行安全数据分析师培养计划,情景化训练营与案例驱动课堂覆盖数据采集、特征工程及算法调参,导师制沿纵深培育多梯队人才,技术团队实施轮岗机制使算法工程师在仓储一线担任安全员不少于两周,体验作业流程和风险场景后将经验转化为模型特征改进与规则库更新,绩效矩阵嵌入数据贡献度指标,隐患上报及时率、录入完整度与处置闭环时长直接影响薪酬与晋升,课程体系分三个阶段逐层深化,基础阶段侧重数据素养与法规知识,中级阶段专攻时间序列异常检测与知识图谱建模,高级阶段引入生成式大模型在事故演练脚本生成与语音交互巡检中的应用,项目制考核占比逾七成,学员需在真实仓储环境布设传感器并完成从数据流捕获到可视化呈现的全链路实践,人力资源系统实时同步成果并据此制定后续培养措施,组织学习与技术迭代节奏因而形成闭合循环。
四、结论
安全信息化系统以数据为驱动、以算法为内核、以人才为支撑,贯穿风险识别、隐患处置、应急联动与持续改进全链条,既夯实烟草企业安全治理根基,又释放数字化运营红利,形成长效、精准、协同、稳固的安全生产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嵩涛,张鑫,崔立伟.企业数据资产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以烟草行业为例[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4,(12):116-119.
[2]渠皓. 新形势下烟草企业公务用车安全检查方法与思路分析[J]. 上海企业,2024,(07):91-93.
[3]武远红.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1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