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利用微课教学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新研究
刘媛
廊坊市永清县养马庄中学 0656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微课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重要一部分。充分利用微课形式,可以更好地助力初中语文课堂,构建“导”、“学”突出的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做到减负不减质。
关键词:微课;双减;高效课堂
一、微课的优势
(一)微课符合初中学学习心理
通过对学生课上的课堂反馈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以往传统的教学资源普遍单一化,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并不能发挥着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无法真正的激起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新鲜感,因此开发与利用新型的教学资源成为了个性化教学的首要任务。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在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同时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元素,明确了解学习的首要任务与目标后,才可设计出真正符合课堂教学、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微课能够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学生可利用微课资源温故知新,不收时间空间的局限,同时,微课也是展现教师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全新舞台。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微课堂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理解本课的重点内容,清晰直观,利于分享。教师利用微课可以将所需要的有效信息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便他们理解教学难点。
(三)微课可以助力学生突破难点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微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归纳知识体系。就古代文言文来说,不管是词语的古今异议、词性的变化、一词多义等等, 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来解决课堂上的难点, 对学生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分类汇总的讲解,进行专攻式的训练,帮助学生们突破学习的难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初中语文教师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技术掌握不到位,内容单一
在运用微课进行课堂教育时,由于对技术掌握不够熟练,未能准确理解微课时间短、知识容量小、碎片化的特点,出现了形式内容单一,不符合语文学科素养对学生的要求,缺少个性化的内容设计,学生参与度比较低。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课件中间插播微课视频式的方式进行知识性教学,相当于将文字内容直接转化为视频内容,而学生看完视频没有能够反馈情况,如同看了一则插播的广告,可有可无,收获不多,作用不大。
(二)部分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应用过少
线上网络微课给师生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和帮助,能让学生处于相对自由的教学环境中,但线上网络微课教学内容还是以碎片化的知识为主,许多教师的微课只是为了一节课服务,会出现很长时间不利用微课的情况。而间断性利用微课进行线上教学,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和接受,这从另一方面降低了课堂的效率。
(三)部分教师使用微课与学情不符
部分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与时代接轨,运用微课的新技术,匆忙制作微课,使得课堂有微课的影子却没有微课的效果。而为了体现技术性,部分教师还出现教学内容与学情不一致的情况,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制作微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有些教师在课堂展开时,却因为实践操作出现艺术性上的问题,或者是时间的限制,例如插入微课的时间和环节不够恰当,导致微课成为课堂中的累赘,让一些微课新手出现了无所适从现象,此时就会让微课戛然而止或一笔带过,最终就无法实现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课程目标,也无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三、利用微课教学助力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方法
(一)提升教师微课制作能力
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更好地适应新政策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如视频如何剪辑,flash动画如何制作,如何才能让所录视频更加清晰、音效具有震撼力等等,这些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揣摩,勇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方法。相关部门也应多给予教师相应的培训学习机会,开阔视野,不断完善自身。
(二)充分利用微课拓展课堂
教师要充分利用简短的微课视频,把课前需要掌握的背景知识和基础知识等展现出来,并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教师在讲《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微课中展示我国石拱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石拱桥的特点。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同样可以利用微课的强大优势,利用利用微课的视频动画,让学生们既能感受到古诗词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又可以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人文精神和民族情怀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拿《水调歌头》来说,微课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关于月亮的相关诗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审美意识。通过对诗歌的微课教学,能够带领学生与一个个伟大的思想、高尚的情怀对话,让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在一代一代中传递下去,让语文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起到美育的作用。利用微课可以更好地渲染课堂气氛,视频的效果给学生带来的内心震撼更大,如《过零丁洋》,这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被元兵所俘经过零丁洋时创作的作品,诗的前两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是诗人回顾自己的生平;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指出了自己对当前局势的判断;末尾两句是传唱千古的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可以找相关的史料,丰富人物的情感和背景,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立体地感受古诗穿越时空直达我们内心的力量。诗人在国难时过了三年多囚徒生活,受尽折磨。狱中,他写下很多诗篇,表达了自己取义成仁决不投降的决心,这也是文天祥诗歌创作中最辉煌最感人之处。除了这些作品,他还有《指南后录》和《吟啸集》等,主要写他被俘北行及在燕京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诗人感怀伤时,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歌,揭露了蒙古贵族和军队的残暴,也谴责了南宋投降君臣的昏庸无能,讴歌了大批抗元勇士,更表达了诗人自己坚定不移的赤子之情,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进行拓展,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风格。
(三)以学生为主体巧用微课
语文教师必须专注于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微课这种高效、趣味的授课工具,带给学生新颖创意的教育方式来提高授课质量。教师要利用课堂主阵地,讲课要适当地留白,要精心安排,尽量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课堂上除了一对多的讲解,还可以组织同伴互助、小组共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微课的过程,共同创作,通过教学录像或屏幕录制,够让学生有参与感,比如教学录像里边有学生的互动,他们会感受到在课堂当中,屏幕录制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屏幕上,学生分散注意力的情况会减少,相对于教学课堂中的微课效率要高。
四、结语
通过微课教学助力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更加全面掌握课堂知识,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来,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领会双减政策的精神,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利用微课等有效手段丰富初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才江.基于微课的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 下旬刊) .2017( 10);
[2]赵登明.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实现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 刊( 学术刊) .2019( 03);
[3]李玉堂.浅谈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论文[J].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6(9):0003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