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万鹏夏 沈鸣雁【通讯作者】 谭莹 沈燕平 刘玉梅
1.浙江树人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肝胆胰外科;2.浙江树人学院;3.浙江树人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急诊室 (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级护理本科155名临床见习生,以《外科护理学Ⅰ》和《外科护理学Ⅱ》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运用多模态及多元化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学生两次考核成绩、临床见习的满意度、课程教学组及护理教研室对见习质量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案例汇报及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见习满意度、课程教学组及护理教研室对见习质量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见习中更容易让见习学生接受,在学习效果及见习满意度高于传统见习教学,值得我们推广。
【关键词】多模态 多元化 见习 外科护理学 教学
[中国分类号] G6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ulti-modality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in clinical probation of Surgical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 155 clinical intern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in grade 2021 were selected. Surgical Nursing I and Surgical Nursing II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Multi-modal and diversified clinical probation teaching modes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students' two assessment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clinical internship,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internship between the teaching group and the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Results:The results of case report and final exam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probation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teaching group and the nurs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multi-modal and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 is more acceptable to the trainee students in the surgical clinical internship, and the learn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rainee are hig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internship teaching, which is worthy of our promotion.
[Key words] multimodal;diversified;probation;surgical Nursing;teaching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必修课程。临床见习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是护生走出课堂、感受医院环境、了解临床护理工作、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1],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工作的能力[2],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快速途径,加强临床见习教学管理,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3]。多模态教学是采用合适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图像、视 频、音频等),从而使学生的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同时参与语言信息的习得、加工和传递[4]。多元化教学模式是通过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5],应用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后可提高教学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树人学院2021级护理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常规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树人学院2021级155名护理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名,女性123名,年龄21~24岁,平均(21.56±1.4)岁。
1.2方法
本组学生(n=155)的《外科护理学Ⅰ》临床见习为对照组,《外科护理学Ⅱ》临床见习为实验组,学生为同组人员。可以比较:临床见习时间均为一周,见习科室为普外科病房,见习内容为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两次课临床见习教学均由授课老师及具有丰富经验并有带教资格的护士进行临床带教。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见习模式。《外科护理学Ⅰ》临床见习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见习设计,155名学生随机分成11人/组,轮转进入各个病房见习,带教老师结合科室特点实施常规教学,讲解科室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收集病史,完成一份整体护理计划书写及案例汇报,使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
1.2.2实验组。在上述见习基础上,联合应用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如下:《外科护理学Ⅱ》临床见习在上述见习基础上,联合应用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见习前2周组建临床见习带教老师团队,召开见习讨论会,明确见习目标;开展见习老师带教培训统一培训,以达到带教同质性。2)细化分组:155名学生随机分成8人/组,以小组形式轮流进入病房,开展见习活动。3)结合科室特色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法及内容:采用现场示教、案例讨论、现场提问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由相关疾病的护理,拓展患者安全管理、护理工作流程,疾病相关新进展等。4)应用多模态教学方法,根据见习大纲,提早准备见习多媒体课件、手术视频、教具、模拟病人、教学案例等,如胃肠外科安排模拟病人,讲解腹部触诊;肝胆外科及胸外科观看手术视频,了解疾病治疗方法;骨科及泌尿外科应用教具教学,并开展案例讨论,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5)学生根据护理病史采集流程并征得患者同意,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进行真实案例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查阅相关报告,提出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带教老师现场点评病史采集、护理问题及措施的完整性,学生完成整体护理计划的书写。6)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讨论完成收集病历的病史汇报,展现形式包括病史汇报PPT、情景剧和疾病护理新进展,教师点评并总结。见习结束后进行学生及教师评价。
1.3观察指标
1.3.1考核成绩。两次见习后的整体护理计划书写成绩、案例汇报成绩及期末总评成绩进行评价,对比两组评分。
1.3.2学生见习评价。两次《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结束后开展评价,包括临床见习是否满意,从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维度进行评价;自评此次临床见习整体感受,从收获很大、收获大、收获不大及无收获4个维度评价,由1名专职人员指导学生填写无记名线上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对比两组评价情况。
1.3.3课程教学组及护理教研室对见习质量评价。两次《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开展护理教研室及课程教学组对见习质量评价平均分,对比两组评价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
实验组案例汇报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2 学生见习满意度评价
实验组的见习满意度及临床见习整体感受度均高于对照组,详见表3和表4。
2.3教学组及护理教研室对见习质量评价 实验组的课程组质量评价和教研室质量评价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详见表5。
3.讨论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重要课程之一,其中临床见习是护生走出课堂、感受医院环境、了解临床护理工作、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快速途径[6]。常规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较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临床见习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尤为重要。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妇产科医学应用型人才[7]。真实案例式情景式模拟教学法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也取得了显著效果[8]。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并结合临床特点,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见习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案例汇报及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验组在见习满意度及见习整体感受度高于对照组,说明该见习模式是学生喜欢并积极参与的方式。
4.结论
“校内理论—校内实践—课程实习”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8],在课程实习期间开展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前期组建教师团队,召开教学会议及培训,明确教学目标,最终达到带教同质性,课程教学组及护理教研室的质量评价均高于对照组,该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多模态及多元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考核成绩,提升见习教学满意度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其应用于《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的价值较高,为今后的护理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严莉莉.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见习现状与效果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7):353-355.
[2]何欣玲,高艳丽,马艳梅.PBL结合CBL教学法在手外科护理见习课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2):83-84.
[3]郑松平,高祥,毛伯镛,等.教学专职岗在医师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9):1093-1095.
[4]邓晓媛,李兵绒.我国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22(4):84-85
[5]王兰,娄燕,杨博.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0):74-78.
[6]马佳佳,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20):108-111.
[7]陈萌,等.真实案例式情景式模拟教学法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6(4):25-29.
[8]张玲芝,赵小萍,邬维娜,等.有效教学理论视角下内外科护理学“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J],2019,6(18):1-3.
【作者简介】万鹏夏(1979.01-),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本科学历,浙江树人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肝胆胰外科护士长,主要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通讯作者】沈鸣雁(1981.04-),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浙江树人学院硕士生导师、护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本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