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走向小学语文新课标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

作者

曾李梅

信宜市金垌镇木威小学 525353

摘要:走向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是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体验的关键。需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从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通过整合多元知识、运用趣味教学手段、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综合素养,使课堂充满活力与吸引力,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与优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有滋有味;教学革新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新课标应运而生,它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方向。传统语文课堂常存在枯燥乏味、缺乏活力等问题,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走向小学语文新课标,让课堂“有滋有味”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不仅关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更对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1.1新课标核心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标有着多方面的核心要求。首先,它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涵盖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传承意识等多个维度。学生不再仅仅是机械地学习字词和语法,而是要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背诵,更要引导他们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和情感表达。同时,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像开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等,改变以往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

1.2对教学的新导向

新课标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诸多新导向。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要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在教学评价上,不再单纯以成绩为导向,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过程性评价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中的贡献等都要纳入评价体系。这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

2.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的策略

2.1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内容的优化是让小学语文课充满趣味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宝藏,但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除了讲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还可以引入诗人的生平故事、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同时,将诗词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如讨论诗词中的哲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此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与教材主题相关的课外经典文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广博性。通过这样精心优化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文化韵味和生活气息。这样的教学内容优化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语文与生活、历史紧密相连时,他们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教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在不同知识的关联中搭建起桥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真正做到“有滋有味”。

2.2教学方法创新

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虽然有其优点,但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法,例如在学习描写动物的课文时,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动物习性研究的小项目。学生们需要通过查阅资料、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和汇报。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角色扮演也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故事性课文时,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课文的情节发展,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利用多媒体资源也是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动画展示一些抽象的知识概念,或者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2.3教学情境创设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的世界里。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主题精心打造教学情境。比如在教授描写四季的课文时,可以通过教室的布置来营造氛围。在春季主题教学时,在教室里摆放一些鲜花,张贴春天的风景图片;在冬季主题教学时,营造出雪景的感觉。同时,教师的语言引导也非常重要。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仿佛他们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场景里。还可以借助音乐来创设情境,在学习描写田园风光的课文时,播放悠扬的田园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田园的宁静与美好。此外,开展实地教学也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方式,如在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时,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观察真实的自然景色,让他们将课文中的描写与实际的景色相联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语文的喜爱。

3.实施保障与效果评估

3.1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能力的提升是实施新课标和让语文课“有滋有味”的重要保障。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深入学习语文教育理论和文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解读教材、传授知识。例如,参加语文教学研讨会、阅读专业的教育书籍等。同时,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在教学设计方面,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课堂组织管理上,要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处理好各种教学突发情况;在教学评价上,要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2资源支持与利用

充足的资源支持与合理利用是关键。学校和社会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资源要不断更新和扩充,购置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籍、杂志等。网络资源也要充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获取教学素材、教学案例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如观看语文知识讲解视频、参加语文知识竞赛等。此外,社区资源也不应被忽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采访社区居民、编写社区故事等,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3.3效果评估指标与方式

确定合理的效果评估指标与方式对于衡量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成果至关重要。评估指标应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应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情况,如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的提升也是重要的评估内容。在评估方式上,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除了书面测试,还可以通过口语测试来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来评估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堂观察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等情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走向小学语文新课标,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通过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实施保障与效果评估,能逐步实现语文课堂的精彩转变。这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文春.小学语文新课标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探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3(04):31-33.

[2]曲西巴姆.走向语文新课标,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J].传奇故事,2023(4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