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红色歌曲传唱策略研究
孙雅
江苏省高邮市汤庄镇汉留小学,225641
摘要:本文针对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探讨小学生音乐教育中红色歌曲传唱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通过研究红色歌曲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结合核心素养要求,提出适宜的传唱策略,旨在更好地推动红色歌曲在小学生中的传唱,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本文提出创新传唱方式、结合主题教育、优化课程内容和利用多元媒介等方面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阐释策略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红色歌曲;教育策略;爱国主义
引言
核心素养作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影响着教育的各个层面,包括音乐教育。红色歌曲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通过红色歌曲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还能深入挖掘和培养其历史意识、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等核心素养。因此,研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红色歌曲传唱策略,已成为教育实践的新课题。
一、红色歌曲的历史与教育价值
1.1红色歌曲的历史意义
红色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独特文化现象,承载着特定历史阶段的集体记忆与民族情感。从《义勇军进行曲》的铿锵激昂,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沉豪迈,这些歌曲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时代的风貌,更在精神层面激发了人民的斗志与希望。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用旋律和歌词叙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国家建设与社会变革,传递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红色歌曲蕴含的历史信息深厚,从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到和平岁月的奋斗历程,每一首歌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教育着后人铭记先辈的付出与牺牲。它们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培育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珍贵教材,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红色歌曲的传唱,不仅在音乐层面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更在情感与认知上深化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理解,从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1.2红色歌曲在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红色歌曲在培养核心素养中发挥着实质性作用,尤其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情感认同及人格发展方面。这些歌曲蕴含深厚的爱国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理解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归属感。通过传唱红色歌曲,学生可以穿越时空,体验历史的波澜壮阔,从而建立坚实的历史观和对国家的深深敬意。
音乐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如鼓舞人心的旋律、歌词中的家国情怀,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情感共鸣中深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尊重,提升道德意识。红色歌曲中的集体记忆和共同奋斗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同时歌曲中的理想主义和牺牲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生命观和世界观,塑造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学会尊重多元、理解历史、珍视和平,这些都是形成全面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传唱策略的理论构建与实施
2.1传唱策略的理论构建
传唱策略的理论构建立足于教育心理学与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知理解。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验与互动,确保红色歌曲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挖掘。教学计划的制定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歌曲学习的进度与深度,确保内容的适宜性和连贯性。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如采用情境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所承载的历史与情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扮演中理解歌曲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历史感知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创作,可以是改编歌词,也可以是为歌曲配以新的旋律,使红色歌曲与当代生活紧密相连,增强其时代感。此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加深了他们对歌曲主题的个性化理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制作音乐MV、在线分享,能拓宽教学边界,提升红色歌曲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力,进一步巩固和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文化认同。
2.2传唱策略的实施途径
在具体实施传唱策略时,教师需兼顾当前社会环境与学生的个体差异,甄选内涵丰富、旋律易懂的红色歌曲。课程设计上,应巧妙融合红色歌曲于德育、历史教学之中,以跨学科的方式立体展现歌曲的教育价值,旨在多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音频和视频,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歌曲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力。
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合唱比赛、创作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互动评论和社交分享,扩大红色歌曲的影响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提升文化认同感。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使红色歌曲的传承成为提升学生全面素养的有效载体。
三、案例分析:红色歌曲在小学生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3.1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应用案例
A小学的红色歌曲传唱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现出显著的教育价值。每年的“红五月”活动中,学校精心策划,邀请学生共同参与红色歌曲的集体演绎,旨在通过歌声传承历史记忆,激发爱国情感。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学生深入探究每一首歌曲的背景,感受历史的深沉与力量。他们不仅学习了歌曲,更在节目编排中锻炼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活动期间,学生们全情投入,展现出强烈的参与热情,他们在准备过程中积极讨论,共同决策,提升了问题解决和沟通技巧。在舞台上,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唱响红色旋律,彰显出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对历史的尊重。这种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认知,也塑造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体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和深远影响。
3.2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应用案例
B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教授《我爱北京天安门》时,运用了情境化的教学策略。教师首先通过引人入胜的历史背景介绍,将歌曲创作的瞬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点燃他们对歌曲情感深度的探究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剖析歌曲中的民族情感与时代精神,使他们能从歌曲的旋律中体会到国家的发展历程,理解红色歌曲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通过音符和歌词分析,洞察歌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为了将理论付诸实践,学生们在课后项目中,运用多媒体和社区资源,与家长共同合作,制作了一部集歌唱、舞蹈和戏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作品,以直观的视听形式演绎了歌曲的主旨。这部作品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后,其独特的创意和深情的表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获得了众多观众的赞赏与支持,彰显了红色歌曲在当今时代的创新演绎和持久魅力。
结论
红色歌曲的传唱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如融入主题教育、优化课程内容和利用多元媒介等,均表明适当的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生对红色歌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未来,我们还应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歌曲的教育潜能,探索更多适宜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传唱方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代音乐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慧敏.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探讨[J]. 教育研究, 2021(04).
[2]张亚楠. 新时期红色歌曲在青少年中的教育作用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3]王文静.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16).
[4]黄志华. 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 学校教育, 2022(03).
[5]张红霞.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育的优化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课程, 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