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超高层商业办公楼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作者

刘伟诚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 360735199011032130

引言

超高层商业办公楼以其独特的空间优势和地标价值,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汇聚了大量企业和人才,也成为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然而,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不容忽视。从建设阶段的大量建材投入,到运营阶段空调、照明等系统的持续能源消耗,再到日常办公产生的各类废弃物,都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定压力。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如何实现超高层商业办公楼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其商业价值与环境责任,成为建筑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超高层商业办公楼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具体的建筑项目提供实践指导,更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一、建筑设计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策

(一)优化建筑形态与布局

建筑形态与布局是影响超高层商业办 持续性的基础因素 理的形态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建筑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减少能源损耗。在设计 过多的凹凸变化和复杂的轮廓设计,以减小建筑的外表面积与体积 筑布局需充分考虑所处地域的气候特征,进行针对性设计。 向、控制开窗面积等方式,减少冬季室内热量的流失;在炎热 划建筑间距,利用自然遮挡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降低夏季降温能耗。通过科学的形态与布局设计 为建筑的可持续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自然生态要素的利用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要素,如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是降低超高层商业办公楼能耗、提升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通风设计上,可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中庭、风井等空间结构,利用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形成有效的自然气流循环,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减少对机械通风系统的依赖。在采光设计方面,需结合建筑朝向和周边环境,确定适宜的窗墙比例和窗户位置,确保办公区域能够获得充足的自然光。对于建筑深处难以直接获取自然光的区域,可借助反光板、导光管等辅助设备,将自然光引入,进一步扩大自然采光的范围,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营造更加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同时降低照明能耗。

建筑材料的选择对超高层商业办 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在材料选用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那些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废 材料 。这类材料通常具有能耗低、污染小、可回收或可再生等特 生骨料制作的混凝土、竹木结构材料、可循环利用的金 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在材料采购时,应尽量选择本地生 输过程 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精心筛选和合理运用,从源头减少建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能源利用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推广高效节能技术与设备

超高层商业办公楼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系统,推广高效节能技术与设备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举措。在空调系统方面,采用具有智能调控功能的设备,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以及人员密度等因素的变化,自动调节运行参数,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确保在满足室内舒适度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照明系统应选用光效高、寿命长、能耗低的节能光源,并结合智能感应控制技术,如人体感应、光照感应等,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开关和亮度调节,做到人在灯亮、人走灯灭,避免长明灯现象。对于电梯等动力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使其能够根据负载情况自动调整运行速度和功率,减少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通过各类高效节能技术与设备的综合应用,显著提升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应用

加大可再生能源在超高层商业办公楼中的集成应用,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应根据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在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在建筑的屋顶、外墙立面等适宜位置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或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用于建筑的电力供应、热水供应等。在风力条件较好的区域,可考虑安装小型风力发电装置,补充建筑的能源需求。此外,地热能作为一种稳定且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实现建筑的供暖和制冷,其运行效率高且对环境影响小。通过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合理搭配和集成应用,形成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建筑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构建智能能源管理体系

构建智能能源管理体系是实现超高层商业办公楼能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该体系通过在建筑内各个区域安装各类能源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力、水资源、燃气等能源的消耗数据,以及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中央管理平台,经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形成直观的能源消耗报表和设备运行分析报告,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建筑的能源消耗状况和设备运行效率。基于这些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对建筑内的能源使用进行优化调度,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员活动规律和功能需求,合理调整空调温度、照明亮度等参数,实现能源的按需分配。同时,智能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对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和能耗超标情况进行自动预警,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安排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从而全面提升建筑的能源管理水平。

三、运营管理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一)建立健全可持续运营机制

建立健全可持续运营机制是确保超高层商业办公楼可持续发展措施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应制定一套涵盖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方面的运营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可持续运营中的职责和工作要求,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例如,制定办公区域的节能管理规定,明确空调、电脑等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温度设置标准;建立废弃物分类处理制度,规范垃圾的投放、收集和运输流程。同时,加强对员工和租户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其养成绿色办公的习惯,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减少纸张浪费等。此外,定期对建筑的可持续运营状况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运营策略,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设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超高层商业办公楼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加强其全生命周期管理至关重要。在设备投入使用初期,应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型号、参数、安装时间等信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手册,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调试、检查等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当设备使用到一定年限,出现性能下降、能耗增加、维修成本过高等情况时,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选用更加节能、高效、环保的新型设备。通过对设施设备从采购、使用、维护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综合能耗和运营成本。

(三)推动资源循环与低碳运营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运营是超高层商业办公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在办公区、公共卫生间、茶水间等区域设置分类垃圾桶,明确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并与专业的回收企业合作,对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量。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安装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器具,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将收集的雨水和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扫、卫生间冲洗等,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在低碳运营方面,鼓励员工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为员工提供共享单车停放点、公共交通线路指引等便利条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广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办公用品;加强建筑内的绿化建设,增加绿植覆盖率,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通过一系列资源循环与低碳运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

超高层商业办公楼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运营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通过在建筑设计阶段优化形态布局、利用自然生态要素、选用绿色材料,在能源利用阶段推广节能技术设备、集成可再生能源、构建智能管理体系,在运营管理阶段建立健全机制、加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资源循环与低碳运营,能够有效降低超高层商业办公楼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其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协调发展。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以及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超高层商业办公楼必将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标杆,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唐海鹏. 新形势下中国商业办公楼租赁市场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 投资与创业, 2024, 35 (07): 20-22.

[2]王艳亭. 基于商业办公楼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设计[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 23 (03): 144-146.

[3]张恩灿. 泉州某高层商业办公楼结构设计[J]. 河南建材, 2025, (06): 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