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作者

马艳苹

江西省遂川中学 3439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英语教学逐渐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文章结构、作者观点等深层次内容的挖掘,以及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

引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侧重于词汇、语法的讲解以及对文本表面信息的理解,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思维活跃度与深度受限。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对人才的思维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技能,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质疑、分析与评价文本,挖掘文本深层意义,从而提升英语综合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探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为例,若学生仅停留在文本字面意思,了解世界各地英语的不同种类,如英式英语、美式英语等差异的表面信息,收获有限。当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便会思考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背后反映出怎样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因素。通过分析文本中提到的美国与英国在词汇、发音上的不同,如 “apartment”(美式)与 “flat”(英式),学生会进一步探究美国独立后文化逐渐独立发展,与英国本土文化产生分化对语言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文本深层含义,而非浮于表面。

(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进行细致分析。在学习必修二第五单元 “Music” 时,文本介绍多种音乐类型及相关音乐家。学生在批判性阅读过程中,会留意作者描述音乐风格、评价音乐家贡献所运用的词汇与句式。例如,在描述古典音乐时使用 “elegant”“classical”“harmonious melody” 等词汇,学生通过思考这些词汇的选用,不仅能精准理解文本对古典音乐的描述,还能在自己表达对音乐的看法时模仿运用,丰富语言表达,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实现从阅读输入到写作、口语输出的有效转化。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

在阅读必修三第二单元 “A healthy diet” 时,教材呈现健康饮食的基本概念与常见食物选择。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学生不会局限于课本内容,他们可能会结合当下社会中流行的饮食文化,如素食主义、低碳水饮食等,思考这些新兴饮食方式是否符合真正的健康理念,以及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适用性。这种思考促使学生突破教材既定观点,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激发创新思维,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类信息时都能理性判断,不随波逐流。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依据文本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开放性与层次性,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疑问。例如,在教授必修四第三单元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时,教师可先提问:“文中介绍的英式幽默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幽默有哪些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初步分析文本信息。接着深入提问:“作者认为英式幽默独特的原因是否合理?你是否有不同看法?” 以人教版教材课文为依托,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过程中,会主动质疑文本观点,像对英式幽默源于英国特殊气候与历史这一观点,部分学生可能会从英国多元文化融合、民族性格等其他角度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开启批判性思维之旅。

(二)分析文本结构与逻辑,提升推理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剖析文本结构与内在逻辑关系。以必修五第一单元 “Great scientists” 为例,文章介绍多位科学家及他们的研究成果。教师可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发现文章先总述科学研究需要严谨态度与创新精神,再分别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与突破,最后总结科学家们的共同品质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科学家研究从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到得出结论的逻辑链条,理解科学家如何基于证据进行推理,进而在自己阅读其他文本时,也能运用类似方法分析作者观点的论证逻辑,判断其合理性,提升推理能力。

(三)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多元观点碰撞

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在学习选修六第二单元 “Poems” 时,教师可布置任务:“分析教材中某首诗歌的主题与情感表达,探讨不同读者可能产生的理解差异。” 学生分组讨论,有的小组认为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依据文本中对山川、河流细腻描绘的语句;有的小组从诗歌创作时代背景出发,提出诗歌可能蕴含对社会现实的隐喻与批判。通过小组间观点交流碰撞,学生拓宽思维视野,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元性,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同时坚持自己合理判断,在交流中完善批判性思维。

(四)开展对比阅读,培养评价能力

教师选取与教材课文主题相关或体裁相似的拓展阅读材料,开展对比阅读。例如,在完成必修二第三单元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 学习后,教师引入马克·吐温其他幽默短篇小说,如《竞选州长》。学生对比两篇小说幽默手法运用、主题深度以及人物刻画方式。在对比中,学生评价不同作品优缺点,像评价《竞选州长》通过夸张情节对美国竞选制度黑暗面揭露更具深度,而《百万英镑》对人物在金钱面前丑态的幽默刻画更生动形象。通过对比阅读与评价,学生批判性思维中的评价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能更全面、客观看待文学作品。

(五)引导文化反思,挖掘文本深层内涵

英语阅读文本蕴含丰富文化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反思。在学习必修四第四单元 “Body language” 时,教材介绍不同国家肢体语言文化差异,如西方拥抱礼与东方传统拱手礼。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这些肢体语言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避免因肢体语言误解引发冲突。学生通过反思,挖掘文本深层文化内涵,理解文化对语言与行为塑造作用,在阅读涉及文化内容文本时,能以批判性眼光审视不同文化观念,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深度。

总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提升教学质量、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必要举措。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析文本逻辑、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对比阅读以及引导文化反思等多种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向主动思考、质疑、评价与创新,深度理解文本,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思维基础。随着教育研究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有效策略助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推动英语教育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李坤朋,陈雪.高中英语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探析[J].海外英语, 2024(3):167-169.

[2] 赵娟.高中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今天, 2022(2):0185-0186.

[3] 龚桦.初中英语阅读课批判性思维培养文本的选择与使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