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话题写作教学研究

作者

金红霞

永登县柳树镇初级中学(730399)

摘要:初中英语写作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但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思路不清、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本文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话题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作文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词汇储备、逻辑组织和语法运用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设计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策略,包括审题定位、关键词拓展、谋篇布局、写作实践和修改完善等环节,并通过课堂实践和教学评估验证其有效性。研究表明,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提高作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最后,本文提出优化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建议,以期为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 话题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1.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作为一种综合性语言能力,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也考验其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然而,许多初中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诸多困难,如缺乏写作思路、表达内容单一、逻辑不清等。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它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形成清晰的写作框架,从而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和条理性。本文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话题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其有效性。

2.初中英语话题写作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困境,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作文分析,对某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进行了研究。

2.1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信心,约70%的学生表示在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无话可写”或“无法用英语表达”的问题。此外,6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写作逻辑,容易写出内容散乱的文章。

2.2学生访谈

通过访谈,发现学生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词汇储备不足: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难以准确表达思想。

语法使用不熟练:许多学生在时态、句型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错误。

缺乏写作框架意识:学生在写作前未能构思整体结构,导致文章逻辑混乱。

缺乏写作兴趣:部分学生认为写作是一项枯燥的任务,缺乏动力去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缺乏教师有效指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能更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对写作技巧的系统指导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写作时缺乏明确的方法论支持。

2.3学生作文分析

随机抽取的20篇学生作文表明,学生的写作存在内容单一、逻辑不清、语法和拼写错误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输入不足,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此外,部分学生在表达复杂观点时,句子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句式多样性。

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写作框架,提高写作质量。

3.1确定写作主题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话题,如“我的兴趣爱好”“我的理想职业”“如何保护环境”等。在确定主题后,学生可利用思维导图进一步细化,如“兴趣爱好”可以扩展为“运动”“音乐”“阅读”等分支。

3.2关键词拓展

针对每个话题,学生可利用思维导图拓展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在“我的兴趣爱好”主题下,学生可以列出相关词汇和短语,如“beinterestedin...”“enjoydoing...”“haveapassionfor...”,从而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

3.3谋篇布局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写作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例如,在“保护环境”主题写作中,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思维导图组织文章结构:

开头:引出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主体:分别介绍减少污染、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环保措施。

结尾:总结环保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行动起来。

3.4写作实践与修改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思维导图中的要点进行写作。写作完成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照思维导图进行多轮修改,具体包括:

检查内容完整性:学生需要确认是否涵盖所有关键点。例如,“我的兴趣爱好”是否包括兴趣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优化逻辑与连贯性: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连接词(如“firstly”“inaddition”)使文章更加流畅。

丰富句式与词汇:通过将简单句改为复合句,使文章更加生动。例如,“Ilikeplayingbasketball.Itisfun.”可修改为“Ilikeplayingbasketballbecauseitisbothfunandgoodformyhealth.”

语法与拼写检查:学生需检查动词时态、单复数、拼写错误,并使用拼写检查工具辅助修改。

4.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评估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笔者对比了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前后的写作表现。

4.1学生课堂表现

采用思维导图后,学生在写作课上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在“头脑风暴”环节,学生能够积极贡献想法,并在讨论中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

4.2习作质量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使用思维导图后,学生作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明显增强,内容更加丰富。例如,以前单一的段落被分解为多个紧扣主题的段落,且句型的多样性有所改善。

4.3成绩对比分析

在期中考试中,班级整体写作成绩较前期提高了15%。特别是中等水平的学生提升最为明显,这表明思维导图对于系统性较差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5.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表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未来,教师可进一步优化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建议如下:

5.1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思维导图。

5.2鼓励学生在课后练习中自行绘制思维导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3结合信息技术,如利用在线思维导图工具,提高课堂互动性。

5.4在教学中结合范文分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优秀写作的逻辑结构。

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有望成为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

(本文系2024年度兰州市教师个人课题《英语核心素养下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话题写作训练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Z[2024]GR0262)

参考文献:

[1]杨建飘,促图成文以图导写-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7.78(4):134-135.

[2]刘丽群,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J].中华少年,2017,34(7):67-68.

[3]包玉珍.浅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4):122-122.

[4]金浪,夏孟挑.初中英语话题思维导图[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