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靳开艳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兰州市第七十八中学)东城分校

摘要:本研究围绕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通过深入的学情分析,揭示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差异,剖析当前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实施策略,旨在为教育行业英语专业人士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领域,学生个体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并针对各层次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与综合素养。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深入探究有效的实施策略。

二、初中英语学情分析

(一)学生英语基础差异

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词汇、语法知识,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流畅地进行简单日常对话,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时,这些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新学的问候语,并灵活运用到实际交流中。而另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对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书写还不熟练,更难以理解和运用简单的英语句型,在单词拼写、简单句子结构的搭建上频繁出错。

(二)学习能力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呈现出多样化。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预习、复习,善于总结归纳知识。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如八年级上册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中一般将来时的be going to结构时,他们能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快速理解并掌握其用法,还能举一反三,运用该结构进行写作练习。相反,部分学生学习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思考与探索精神,需要教师详细的讲解与反复的指导才能掌握基础知识。

(三)学习兴趣与风格差异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对英语阅读兴趣浓厚,喜欢通过阅读英文故事、科普文章等拓展知识,如在学习九年级英语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时,这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自主查找相关音乐主题的英文文章进行阅读。而有的学生则对英语口语表达更感兴趣,乐于参与课堂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此外,部分学生属于视觉型学习者,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能更好地学习英语;而有些学生则是听觉型学习者,更倾向于通过听英语歌曲、听力材料来提升英语水平。

三、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层标准不够科学合理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层,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这种单一的分层标准具有局限性,因为考试成绩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学习潜力。例如,某学生在一次英语考试中因身体不适成绩不理想,但实际上其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并不差,若仅依据此次成绩分层,可能会被划分到较低层次,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分层缺乏针对性

虽然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层,但有时分层后的内容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学内容可能缺乏挑战性,无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内容又可能难度过高,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导致学习困难加剧。比如在讲解八年级下册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的语法点过去进行时时,为基础薄弱学生设计的练习中包含过多复杂的复合句,学生难以理解和完成。

(三)教师教学负担加重

实施分层教学后,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准备教学材料、布置作业并进行评价,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部分教师难以平衡教学任务与分层教学的实施,导致分层教学效果不佳。

(四)学生心理压力与标签化问题

分层教学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被划分到较低层次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同学。同时,分层可能导致学生被贴上标签,影响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与合作。

四、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科学合理分层

1.综合多维度因素分层

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多维度因素进行分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风格,通过课堂观察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参与度。例如,教师设计一份包含英语学习兴趣爱好、自主学习习惯、课堂发言情况等内容的问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将学生分为A(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兴趣浓厚)、B(基础和能力中等、有一定兴趣)、C(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兴趣较低)三个层次。

2.动态调整分层

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分层应具有灵活性。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进步或退步情况调整分层。比如,经过一段时间学习,C层次中某学生学习态度积极转变,成绩明显提升,可将其调整到B层次;而B层次中若有学生学习状态下滑,可调整到C层次。

(二)优化教学内容分层

1.基于层次设计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明确、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A层次学生注重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如在学习九年级英语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时,要求他们能够用英语对初中生活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并撰写一篇观点清晰的英语短文;B层次学生着重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可要求他们熟练运用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和写作练习;C层次学生则以掌握基础知识为首要目标,如正确拼写本单元单词,理解简单句型。

2.分层设计教学活动与练习

为各层次学生设计契合其能力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对于A层次学生,可组织英语辩论、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后,让他们以“Fast food Good or Bad”为主题进行辩论,锻炼其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B层次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制作美食的英语海报,在合作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C层次学生进行基础的单词拼写比赛、简单句型模仿练习等活动,增强学习信心。

(三)减轻教师负担

1.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师可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获取丰富的分层教学资料,如分层教学课件、练习题等,减少备课时间。例如,通过学科网等教育资源网站,搜索并筛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初中英语教学课件和练习题,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后应用于教学。

2.培养学生互助学习能力

在班级中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氛围,鼓励A层次学生帮助C层次学生。例如,组织学习小组,让A层次学生与C层次学生结成对子,在课后一起学习英语,A层次学生辅导C层次学生单词背诵、作业完成等,教师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既减轻教师负担,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共同进步。

(四)关注学生心理

1.淡化分层标签

教师在教学中避免过度强调学生的分层,淡化分层标签。在课堂提问、活动安排等方面,注重公平性,鼓励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课堂提问时,根据问题难度合理分配给不同层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

2.加强心理辅导

对于因分层产生心理压力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鼓励他们正确看待分层,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如对C层次中因分层而自卑的学生,教师肯定其在学习中的努力和进步,引导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逐步提升英语水平。

五、结论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层、优化教学内容分层、减轻教师负担以及关注学生心理等实施策略,能够有效应对当前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分层教学的实施是一个持续探索与改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与保障。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如何将分层教学与其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机结合,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更精准地进行分层教学,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