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刘恋
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新时代环境保护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在绿色生态理念的带动下,社会各界对于环境工程建设也给予更高的重视。由于环境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因素较多,因此在环境工程建设中也存在较多影响治理效果的问题,因而针对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以重视,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改善现状,从而助力环境工程得到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在改革开放时代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同时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城市建设、各行业发展的影响也导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因而急需通过实施环境工程来改变现状,加强环境保护,达到治理效果。虽然目前我国各省份对于环保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但存在部分问题导致环境工程建设是时候难以达到工程目标,因而需要针对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从而提出应对措施加以改善,为我国未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为寻求发展我国城市近年来纷纷进行改建和扩张工程,虽然有效扩大了城市规模和占地面积,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城市未来发展及民生安全带来一定影响。通过环境工程建设能够对生态环境起到有效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污染现状,助力我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新时代我国要求将生态文明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促进我国实现良性发展循环。因而相关部门对环境工程的重视度日益提高,通过环境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和自然生态环境,从而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2.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2.1 水污染
水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中较为严峻的问题之一。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虽然我国水资源储备量非常大,但很多地区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我国水污染问题可分为生态水资源污染和城市水污染两部分。生态水污染主要是指河流、地下水等自然水资源污染问题。在改革开放早期由于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系统出现失衡进而引发水资源污染。同时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持续排放,地下资源过度采集和城市排污等原因,致使目前我国现有水资源普遍存在一定污染问题,例如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对周边城市的发展起到消极影响。
2.2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我国十大污染问题首位,同时也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工程重点治理项目。引发空气污染的因素较多,其中工业废气排放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化工行业、汽车行业、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每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非常大,工业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粉末等有毒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空气质量受到影响,进而损害生态稳定性,例如近年来我国酸雨、雾霾现象频发,这些与空气污染问题息息相关,对大气环境会带来严重危害。
除此之外例如汽车行驶产生的尾气也是引发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大部分交通工具均以石油、煤和机油作为主要能源,而能源材料经过燃烧会产生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不仅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还会导致城市温度变暖,加快温室效应速度,从而对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起到不利影响。
2.3 垃圾污染
垃圾污染问题同样是近年来较为严峻的污染问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的城市垃圾产量约为1.5万亿吨,我国约有60%的城市存在垃圾污染问题。同时部分垃圾还存在较强的毒性,随意排放后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损害。例如农业、畜牧业所排放的农药、化肥、杀虫剂等化学试剂,由于其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没有经过有效处理随意排放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往往也存在较大危害,例如塑料袋、电池、洗涤剂等,这些物质不仅危害性强同时不易自然降解,例如电池中的化学元素经过排放后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对于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存在缺失,经常出现垃圾乱丢乱排的现象,这对生态环境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垃圾污染问题还会引发资源浪费问题,相关调查人员分析发现,每年我国排放的垃圾中,具有可重复利用的资源价值约为250亿,由此可见,大量可重复利用资源被随意丢弃,不仅加剧环境污染,同时也与我国节能、环保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建设[1]。
3.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环保意识薄弱是目前我国环境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问题。由于缺乏应有的环境保护意识,因而导致很多公民、企业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度不足,甚至部分公民和企业还存在认知错误,认为环境问题应当依赖于政府,与自身无关。由于环保意识匮乏也导致在发展建设中经常出现污染问题,例如垃圾乱丢乱放,污水、污染物质随意排放等行为,一些企业为自身经济效益而选择使用污染性、危害性比较强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再将一些具有高毒性和高危害性的废弃物质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对我国环境工程建设起到不利影响。
3.2 环境工程技术落后
虽然我国对于环境治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但由于我国的环境治理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因而导致我国现有环境工程技术手段较为落后,所起到的治理效果无法完全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以环境监测为例,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环境的治理效果,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工作受限于技术、经济水平和地区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经济实力不足的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监测设备进行环境监测工作,而传统设备在精确度和效率上与先进设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导致实际的监测质量和效果不佳,最终使得环境工程开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和阻碍。因此需要国家提高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大力研发,从而利用更为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改善环境保护水平[2]。
3.3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是保证环境工程得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旦管理体系不健全不仅会影响环境工程开展,甚至还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浪费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同时部分城市现有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较为落后,由于城市环境工程数量较多,导致管理无法全方位覆盖到所有工程,进而引发工作开展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对我国环境治理工作起到不利影响。例如我国部分城市现有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较为混乱,导致各项治理工作开展后缺乏应有的监督和管理,进而影响环境治理质量,因而针对环境工程管理体系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以重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的职能,以此来保证环境工程得到高质量开展落实[3]。
4.环境工程建设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环保宣传及立法干预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环保意识薄弱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标语等方式,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加强人民群众和社会企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水平,为群众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以此来转变群众和社会企业的认知思想,提高公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从而提高环境工程质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工作引导居民正确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并了解环保事业对于人们生活的正面影响,从而减少乱排乱丢行为,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也可以通过开展讲座、举办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居民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认知,确保环境保护工程能够有效实施开展。
环保工作同样需要国家同样的扶持和保护,可以通过立法干预的方式为环境工程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以空气污染问题为例,由于近年来我国各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导致我国空气污染现象加剧,因而我国党中央先后出台相关法律条例对各行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控,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化工、农业、能源产业等各行业进行监管,明确各类污染物质的排放标准,并联合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对污染物排放问题加以规定。同时相关部门还基于社会现状对现行法律法规加以调整,例如在法律条文中加入碳排放限制、清洁生产规定等,并针对清洁能源出台激励政策,引导企业自觉使用清洁能源。通过立法干预的方式加大管控力度,从而为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助力[4]。
4.2 研发先进治理技术
针对环境工程中使用的各项治理技术,相关单位需要加强研发和学习,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优化我国现代环境治理技术,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水平,为环保工作开展提供更好的保障。环境工程项目中采用的环保技术主要可分为环境监测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两类。
4.2.1 环境监测技术
新时代物联网的问世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物联网技术我国近年来大力建设空气监测体系和水资源监测体系,为各地区环境工程的开展提供助力。在空气污染监测方面,我国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城市空气监测体系,通过特定传感器能够对各类污染物质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例如PM2.5、PM10、03、SO2、NO2等空气质量指标均能够通过特定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了解监测区域的动态空气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而在水资源监测方面,同样利用先进传感器对水文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高精度传感器装置能够实时获取水质信息,如水源pH值、污染物浓度、浑浊度和温度等,传感器实时采集各项参数信息并传输至网络平台,监测人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即可自动对各项参数信息进行分析,以此来实现对水质的自动评估。通过强大的环境监测网络为我国环境工程开展提供助力[5]。
4.2.2 污染治理技术
环境保护不仅需要依赖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还需要通过先进技术对现存污染问题加以治理。目前我国污染治理技术经过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空气污染方面,我国从源头上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并通过空气净化技术对空气质量加以改善,例如在城市中安装空气净化仪,从而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空气环境,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绿色植物是改善空气污染问题的关键,我国许多城市通过增加绿化面积、修建城市景观等方式来应对空气污染问题,通过植物的吸收净化功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在水资源治理方面,化学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和生物治理技术等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化学治理技术多被用于处理工业废水,采用化学沉淀技术和氧化还原处理等方式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或者在受到污染的水环境中投放大量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污染物质与化学试剂之间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污染物质的有效清除。此外,生物膜技术、生物治理技术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未来水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与传统技术相比,生物治理技术的生态效应更好,例如建设生态湿地,通过生态湿地提高水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利用湿地生态中的微生物和植物吸收作用水中污染物质,从而起到改善水环境的效果。在未来我国环境工程建设中,需要建设单位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污染现状为目标,通过对各类先进治理技术的科学应用提高环境保护及治理水平,以此来助力我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6]。
4.3 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针对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进行有效沟通协作,实现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形成以国家环境为主导、地方单位为辅助的模式,按照我国城市等级对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进行明确划分,结合不同地区的特征和地区分布层次明确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具体布局方案。同时加大对部分经济发达速度较慢地区的扶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从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平衡协调,推动我国东部、西部、中部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实现均衡发展。在建设环境工程管理体系时可以以“国家-省会-地级城市”的层次进行构建,明确上下级制度,从而对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精确管控,提高我国环境治理质量,为我国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环境工程建设刻不容缓,针对我国现存的污染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高重视,加强对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应用。针对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完善现有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并加大对环境工程的投入和重视度,通过先进监测技术和治理技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从而为我国生态环境修复和环境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梁雄必.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9):25-28.
[2]廖利明.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1):199-200.
[3]吴刚.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9):163-164+166.
[4]望家成.市政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16):260-262.
[5]董珈辰.市政环境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21):135+137.
[6]李让,张君恺.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与问题探讨[J].四川水泥,2020,(06):128.
[7]高培慧.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0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