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检修技术与电力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隋京婉 李亚芳 高迎
1.身份证号码:370303199101080020;2.身份证号码:370322199411091322;3.身份证号码:370303199210116643
摘要:在当今时代,我国电力行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诸多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平稳性不言而喻。因此,备受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而电力检修技术与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转,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电力检修技术与电力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系列电力检修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保障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电力检修技术;电力施工技术;电力工程;应用
引言
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对广电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指标是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环境、负荷、老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其性能会逐步下降,甚至发生故障。因此,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十分重要。
1电力检修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1延伸服务,拓展管理日检修计划
综合平衡,做细周检计划。严格把关,核查作业准备。通过周计划平衡会,研讨操作量、作业时间等细节,审查工程项目“两到”“三案”“四全”,确保计划有序实施。“两到”是指设备材料到货、施工队伍到位,“三案”是指施工方案、负荷转带方案、送电方案明确,“四全”是指安全合同、征占地补偿、施工单位资质、施工图纸资料齐全。齐抓共管,做新日前计划。提前两天受理停电申请,做好事故预案、反事故演练,明确风险预控措施;提前协调,缩短停送电时间。对影响新能源送出的设备检修,施工人员到位后再进行倒闸操作。操作票实施多值、多层级审核制度,大型复杂操作,专工开展检修计划、运行方案讲解培训。
1.2线路巡视检查
(1)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机器人研发基础,设计人员加强对机器人的功能设计。根据电力企业的使用需求,在机器人续航与巡检范围上不断优化。例如,电力设备智能运检中,技术人员通过对电力的巡检,实现巡检作业的全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机器人精准定位检测范围,按照企业制定的巡视检查线路科学推进。研发人员融合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并使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该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挥作用,灵活性与针对性显著增强,线路巡视检查工作满足设计要求,保障电力设备的质量。(2)技术人员在智能巡检机器人中安装自动导航设备,提高机器人自动导航能力,用以高效分析图像采集能力,促进电力线路的巡检质量提升。例如,智能巡检机器人按照电力企业制定的巡检线路,对电力设备、电网设施,电路情况进行检查。并生成检查结果,对比图像进行分析。电力线路的识别与监测较为精准,满足设备故障处理的需求,为设备检修作业提供理论依据。(3)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产生的数据信息定向传输,信息异常立即发出警示,及时提醒企业检修人员采取保护措施。另外,机器人能够生成全景三维模型,便于检修人员对电力设备的全面掌握,促进设备运检效能的提高。
1.3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电力系统变电管理与维护过程中,运维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升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职业环境中,部分运维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导致运维检修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和盲目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变电运维检修管理过程中,潜在风险较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构成挑战,且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针对此类情况,电力企业应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详尽解析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以切实提高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电力企业要求运维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对潜在危险的敏锐辨识,规范运维人员个人行为,确保设备及人员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2电力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1变压器的现场安装工艺
(1)在变压器装卸与运输期间应避免出现强烈振动与冲击;在设备抵达现场并做机械牵引期间,应将着力点集中在设备重心下方,预防倾倒等安全问题发生。(2)应明确装置检查与整体安装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①为保证绝缘数据测量精度,应避免在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0%且气温与变压器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测量。②在变压器定位后,可按照施工人员在车轮前后装上挡铁装置,保证外壳可靠接地;变压器绝缘油必须按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牌号、厂家的油或同牌号的新油与旧油一般不准混合使用,若要混合,应作混油样品试验合格方可使用。(3)变压器安装期间应明确检查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①油箱及其附件安装完好,且未见任何渗漏与损坏情况;②注意核对管道安装偏差。③安装结束后应注意检查变压器本体及其他部位的连接情况,做到密封效果良好、管路阀门操作灵活无阻碍,且无开关位置安装错位等情况。套管内的连接部位应做到牢固无任何松脱情况,并且应保证套管顶部密封垫安装位置正确,并注意保证装置有良好的密封性。
2.2控制柜安装施工技术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控制柜的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十分重要,施工部门需结合控制柜的安装要求,完善施工工作体系,结合施工图纸,明确控制柜的安装位置,设置控制柜型号、尺寸,准备电缆、接线端子等材料,保证所有设备材料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出厂合格证。准备台钻、手电钻、电焊机具、测试检验工具,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制作基础型钢,保证其尺寸、平直度等符合规定。将预制的基础型钢按图纸所标位置安装,借助水平尺找平、校正,提升位置准确性。在控制柜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核对设备型号、规格、附件、备件是否齐全,检查柜体外观有无损伤、变形,控制柜搬运期间预防磕碰和损坏,按施工图纸要求将控制柜安放在基础型钢上找正、找平。使用螺栓将控制柜与基础型钢固定牢固,切实结合设备之间的连接要求进行接线,注意接线端子的正确安装和连接,使所有的接线都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同时按照布置图纸的要求,将各种电气设备安装在控制柜内,使用固定夹具进行牢固固定,对安装好的电气设备进行检验调试,保证机械闭锁、电气闭锁动作准确可靠,触头接触紧密,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动作准确、接触可靠。另外,母线应镀锌,保证表面光滑平整,安装工作符合设计要求,馈电电缆进入控制柜内做冷缩电缆头,相线要套热缩相色带,电缆头制作后牢固固定在柜底部电缆支架上;控制柜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制铜线穿绝缘黄蜡带连接,清理控制柜内部的灰尘和杂物进行绝缘测试、防火处理。施工完成后,执行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工作,符合技术标准。
2.3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防雷接地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在防雷接地施工的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把控施工时间与距离。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接地干线施工,合理搭设支架,按照相关标准安装避雷装置。高度重视通电测试,以便于及时掌握电气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完成接地连接后,要及时开展接地电阻的测试工作,在室外配电装置施工中,优先选择镀锌防腐钢管柱,在地面完成组装后再统一进行吊装。
结语
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随着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检修与施工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全面概述了电力检修技术与电力施工技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杜小霸.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与细节问题探析[J].清洗世界,2020,36(12):69-70.
[2]陈麒.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缆排管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21,7(18): 138-139.
[3]王定.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23(8):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