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及推广建议

作者

潘琳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民政府永兴街道办事处 云南永善 657300

摘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够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永兴街道为例,深入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推广建议。旨在为永善县及类似地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推动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推广建议;永善县永兴街道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永兴街道位于山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种植传统浓厚。近年来永善县永兴街道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此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绿色高效种植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中还提出了可行性推广建议,对永善县永兴街道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一定现实意义。

1永善县永兴街道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概况

永善县永兴街道地处云南省昭通市境内,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十里不一样的日子”气候特征显著,这对大豆和玉米的栽培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也形成多样化栽培模式,近年来,永善县永兴街道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大豆和玉米种植上狠下功夫,特别是在大豆和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永善县永兴街道计划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0.8万亩,截至4月下旬,已成功种植0.5万余亩,大豆品种繁多,涉及蜂包豆、猫儿灰、绿蓝儿、绿皮豆、冬白豆、小白豆、六月黄、九月黄等多个地方品种。这类品种对当地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如蜂包豆株型紧凑、适应性广,在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环境中能够很好地生长等[1]。就玉米品种的选择而言,农民更偏向耐干旱、耐瘠薄和品质好的品种,如水金玉68等,在800米以下坡地种植表现突出,不但耐旱耐瘠,且活杆熟烂,没有明显的疾病,很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是一些地区的主推品种。

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2.1品种的选择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品种选择是获得高产、高效的一个关键起点,就玉米品种而言,应综合考虑永善县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习惯等因素加以选择,永善县境内地形比较复杂,有些地区海拔高,天气凉爽,要优先选用耐低温和抗倒伏品种[2]。以云瑞47为例较为合适,株型较为紧凑,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对光照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能有效地应对山区潜在大风天气;且该种在永善县试种,其产量表现比较稳定,可满足农民对玉米产量要求。海拔越低,温度越高,土壤肥力越高的地区可考虑栽植华兴单88,其耐密性越强,密植得当,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同时具有优良的抗病能力,能够降低病虫害的防治成本,对大豆品种应注意耐荫性、抗逆性等,滇豆7号在永善县栽培过程中显示了较好耐荫特性,能在玉米荫蔽条件下正常生长并确保其产量。同时滇豆7号抗倒伏能力强,能有效规避风雨天气造成倒伏减产。云黄13还极具推广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市场前景良好,而且对永善县土壤、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为农民创造出很高的经济效益。在选择品种时,还需考虑种子质量,要求玉米、大豆种子发芽率≥85%,纯度≥95.0%,净度≥97%,玉米选用包衣种,以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大豆种子可以通过药剂进行拌种处理,每公斤种子需要用6.25%克/升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3 - 4毫升进行拌种。此外,在品种搭配上需遵循“玉米没有减产,多收获了一茬豆子”的原则,实现协同增效。如紧凑型玉米云瑞47和耐荫性较强的滇豆7号配植,玉米窄行密植和大豆边行优势相互补充,既保证了玉米对光照的需求,还可以利用玉米荫蔽所形成的微环境,促进大豆的生长。同时各品种生育期之间应合理联系,避免共生期太长而加剧资源竞争。推荐选用玉米的生长周期为120-130天,而大豆的生长周期为90-100天的两个品种组合,以确保这两种农作物在有限的生长季节内能够完全成熟。实际栽培时,应设置品种试验田进行试验,逐年比较各品种组合产量,抗病性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并对品种选择方案进行动态优选,逐步选出了最适宜永善县各地区大豆玉米品种配套模式,以期为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2种植模式的优化

永善县根据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探索和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地形相对平坦且适宜于机械化操作的地区,我们强烈推荐使用复合带宽为2.0米,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例为2:3的间种方式[3]。这种模式下,玉米带宽40厘米,大豆带宽60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50厘米,在玉米种植上,株距设定为18厘米(留单苗)或塘距36厘米(留双苗),玉米密度可达4000株/亩,保证了玉米的种植密度与产量。大豆穴距18 - 20厘米(留双苗),大豆密度约11000株/亩,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实现了两种作物的合理密植。同时这种模式利于实现机械化播种、植保以及收割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减少人工成本,在山区或半山区,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和机械化操作的难度,人们选择了复合带宽为1.8米,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例为2:2的种植模式。此模式中,玉米带宽40厘米,大豆带宽30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55厘米。玉米株距20厘米(留单苗)或塘距40厘米(留双苗),玉米密度4000株/亩左右;大豆穴距15厘米(留双苗),大豆密度在10000株/亩。该模式虽对机械化作业有一定限制,但是经过合理行比与株距的设定,土地得到有效地利用,玉米收割前两个月左右大豆就已经播种完毕,缩短两者共生期、降低彼此竞争、更加适应山地种植环境、可保证复杂地形下大豆玉米双丰收。

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推广建议

永善县永兴街道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推广需要在技术培训、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上下功夫,继续加强技术培训是关键,永善县永兴街道农业岗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培训场次及覆盖范围。还需要将培训范围扩大到全街道所有适合种植的区域。培训内容应既涉及品种选择、种植模式和田间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又应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加以详细说明。就山区而言,着重阐述了如何依据地形进行种植规格的调整来预防水土流失;重点阐述了河谷地区高温高湿环境中病虫害的处理方法。培训方式要多样化,除现场培训、田间示范操作外,可以借助线上平台进行培训,比如制作短视频教程,进行线上直播讲座,便于农民随时了解情况。

政策扶持为促进种植推广提供了坚强保证,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补贴资金对使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户进行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资补贴以降低其种植成本。对主动参与培育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给予部分项目支持资金,激励其扩大培育规模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土地流转中,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以简化土地流转手续、维护农户及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创造规模化种植条件等,强化市场引导,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打造农产品销售平台,举办农产品展销会,进行电商直播,扩大大豆玉米销售渠道。加强同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构建稳定产销关系,保证农民种植农产品销售市场稳定、价格合理。在强化市场信息服务的同时,将市场动态、价格信息等及时传达给农民,使农民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地安排种植计划、减少市场风险。通过上述各方面建议与措施,以进一步促进永善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4结语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永兴街道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强化田间管理、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措施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大豆、玉米产量及品质,从而达到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目标。同时根据永善县永兴街道现状,所提技术推广建议有利于克服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促进该项技术在地方上广泛推广使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赵艳宏,封力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1(13):1.

[2]雍太文,杨文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优势,成效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03):20+22.

[3]杨至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J].农家科技,202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