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

作者

徐长雨 孙昌波 段会波

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86

摘要:快速增长的经济给道路桥梁工程行业带来更为宽广发展空间的同时,国家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质量风险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就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风险评估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控制机制,具体如下。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风险评估;控制机制

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中,通常需要涉及到大量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亟需创新施工理念并优化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

1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风险评估

1.1不合格建筑材料使用引发的质量风险

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任何偏差都会对结构性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建筑材料不合格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供应链不稳定及现场材料管理缺失。原材料质量缺陷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钢筋的抗拉强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进而降低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施工单位对材料质量把控不严格容易导致伪劣材料进入施工环节,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的随机性会加剧施工质量的不确定性,最终对道路桥梁工程的长期使用安全构成威胁。

1.2施工技术人员综合能力待提升

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系统性培训,导致部分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例如,部分施工单位采取外包方式开展工程建设,但在项目启动前未对施工人员开展充分的培训与考核,导致部分施工人员未能熟练掌握相关施工技术,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

2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机制

2.1加强施工材料采购与验收管理,确保材料符合标准

为了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项目管理方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应对其进行全面审查与评估。评审的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信誉水平、供货历史、生产资质等,同时应对其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及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详细了解。在签订材料采购合同时,应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包括材料质量标准、交货日期、验收程序等。为确保材料的质量,合同中还应包含严格的质量保证条款,以确保供应商按时、按量交货。同时,材料在交付时必须附带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材料采购完成后,进入验收环节。所有进场材料,无论是水泥、钢筋还是混凝土,都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在验收过程中,要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并由第三方质检机构对材料性能进行抽样检测。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应严格拒绝并及时进行退货或更换。

2.2强化施工人员培训、优化人才引进模式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需要强化施工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育体系,应明确培训内容,并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法。例如,通过实践技能培训、现场施工技能测试等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应用水平,进而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此外,为了更好地保障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相关部门与企业应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工作,可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双重模式,进行专业人才的储备。一方面,对于内部人才培养,应选择专业技术技能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另一方面,应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人才引进。通过不断培养和引进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促进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

2.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职责。其次,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和检查,要保证施工成果达到既定的标准和规范。最终目标是增强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纠正和处理力度,确保这些问题能够被迅速有效地解决。

2.4加强裂缝控制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往往与材料的水化热和收缩性有关。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配比,可以显著降低裂缝的风险。优先选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这些水泥的水化热较低,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导致的裂缝。同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热。通过降低水灰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裂缝。通过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措施,既能减少水泥用量,又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在进行地基处理时,严格控制分层回填操作,确保地基均匀沉降,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同时,加强模架的稳定性和刚度,防止模架变形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在混凝土大模振捣后,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可以有效消除混凝土干缩、沉缩和塑性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缝,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和抗裂性。

2.5钢筋锚固深度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安装阶段,施工现场需要安装高精度的锚固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利用激光测距仪或超声波探测器,精确测量钢筋的埋入深度,并通过实时数据反馈系统将测量结果传输至监控中心。在钢筋埋设过程中,系统会连续测量每根钢筋的锚固深度,并与预先设定的设计值进行比对。如果测量数据偏离设计要求,系统则会立即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调整钢筋位置,确保其埋入深度达到标准。另外,钢筋锚固深度监测技术的应用还涉及混凝土浇筑时的动态监测。通过内置传感器和监测系统,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情况能在浇筑过程中得到实时反馈。例如,当混凝土浇筑至钢筋周围时,系统会监测钢筋是否有移位或深度偏差的情况发生。一旦钢筋在浇筑过程中发生轻微位移或沉降,系统将立即发出调整信号,确保钢筋保持在设计位置。动态监测系统还可以记录每一批次钢筋锚固的相关数据,包括锚固深度、混凝土强度、黏结状态等。这些数据在施工过程中会被自动存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数据分析报告,全面了解每根钢筋的锚固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2.6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

信息化技术是现代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技术人员应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便更加高效地监控并管理施工过程。一方面,施工单位可搭建数字化施工管理平台,以此集中管理施工环节中的数据、图纸、进度计划、质量检测结果等信息,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时传递施工信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可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参数。在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与使用培训,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并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平台,掌握数据输入与分析技巧。其次,施工单位应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将信息化工具的使用纳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除此之外,信息化技术还应被用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追溯管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技术人员可借助系统快速定位问题环节及责任部门,从而高效解决问题。

结语

总之,道路桥梁工程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强化相关问题的重视力度,对于施工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这样才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优化,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我国道路桥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让企业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胡兴旺.道路桥梁路基与桥梁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4):240-242.

[2]孙中南.道路桥梁路基与桥梁施工中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06):86-88.

[3]王磊.道路桥梁路基与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初探[J].大众标准化,2022,(1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