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CBR技术的应用研究
宓金浩
绍兴合茂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乎交通运输的安全与效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是保障公路性能的关键要素。加州承载比(CBR)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性能评价手段,能精准反映土体及路面基层材料的承载能力。深入探究CBR技术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的应用,对提升公路工程整体质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监测;CBR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公路工程中,路基作为路面结构的支撑基础,其强度与稳定性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传统经验法难以精准评估路基材料的力学性能,而CBR技术通过模拟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为路基设计提供量化指标。该技术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凭借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势,已成为全球公路工程领域的主流检测手段。
1CBR技术原理与试验流程
1.1技术原理
CBR值定义为标准碎石在2.5mm贯入量下的单位压力与试验材料在相同贯入量下单位压力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该指标通过模拟车辆荷载对路基的局部压入作用,反映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CBR值越高,材料承载力越强,工程适用性越优。
1.2试验流程
试验流程主要包括试样制备、膨胀量测量和贯入试验三个关键环节。试样制备阶段需严格遵循取样规范,清除表层杂质后沿同一垂面分上、中、下三层取样,确保试样具有代表性;随后对土样进行预处理,通过5mm筛孔筛分,若样品含水量过高则需风干至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击实成型采用分层击实法,每层击实后需进行“拉毛”处理,以增强层间结合力。膨胀量测量环节通过将试件浸水96小时来模拟路基长期水稳性,利用百分表记录膨胀量变化,从而评估材料的抗水蚀能力。贯入试验阶段则以1.0~1.25mm/min的速率施加荷载,分别记录2.5mm和5.0mm贯入量下的压力值,优先采用2.5mm数据作为评价依据,若5.0mm贯入量下的压力值更高则需进行复检以确保结果可靠性。整个试验流程通过标准化操作和严格的数据采集,全面评估材料的工程性能,为路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CBR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2.1路基材料适用性评估
CBR技术通过测定不同填料的CBR值,为公路工程提供材料适用性评估依据。碎石土因颗粒级配良好、内摩擦角大,其CBR值通常显著高于黏性土,适用于重载交通路段或高等级公路路基填筑。而淤泥质土、有机质土等软弱土体CBR值较低,需掺入石灰、水泥等改良剂进行加固处理,以满足路基强度要求。此外,CBR试验可结合土工试验数据,如液塑限、颗粒分析等,综合评估填料的路用性能,确保所选材料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避免因材料不合格导致路基沉降或承载力不足。
2.2施工质量动态监控
CBR技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发挥动态监控作用,确保路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需对拟用填料进行CBR试验,验证其初始承载比是否满足规范标准。若CBR值不达标,需调整材料配比或采取改良措施,从源头控制质量风险。施工阶段采用分层检测方法,每层填筑压实后立即测定CBR值,及时发现压实不均匀或含水量偏离最佳范围的区域。例如,某层CBR值异常偏低可能表明压实遍数不足或土体过湿,需补充碾压或调整晾晒时间,避免质量隐患累积。施工完成后的整体CBR检测是质量验收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布点采样,全面评估路基整体承载能力,确保其均匀性和稳定性。检测数据还可用于优化路面结构设计,如CBR值较高的路段可适当减薄基层厚度,而软弱区则需加强处治。
2.3施工工艺优化
CBR试验数据为路基施工工艺的优化提供了量化依据。通过击实试验与CBR值的关联分析,可确定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范围。例如,黏性土在略低于最优含水量时压实,既能提高CBR值,又能减少干缩裂缝风险。对于砂性土,适当增加含水量可增强颗粒润滑作用,提升压实效率。此外,CBR值与压实度的关系曲线能指导击实次数选择,避免过度碾压造成骨料破碎或能源浪费。特殊土质的工艺优化更依赖CBR试验。黄土遇水易湿陷,通过CBR试验可验证石灰掺量对强度提升的效果,通常掺入4%-6%石灰能使CBR值提高2-3倍。膨胀土则需结合CBR与自由膨胀率数据,确定化学稳定剂的合理配比。碾压工艺的选择也需参考CBR结果:振动碾压适用于砂砾土,能显著提高CBR值;而静压更适合黏性土,避免过度扰动土体结构。某山区公路项目利用CBR数据优化了膨胀土改良方案,采用石灰-粉煤灰双掺技术,使路基CBR值从5%提升至25%,有效控制了工后沉降。
3影响CBR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
3.1土质类型差异
土质类型是影响CBR试验结果的核心因素之一。黏性土由于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特性,在浸水条件下易发生体积膨胀,导致CBR值降低。因此,试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含水量,确保土样处于最佳压实状态,避免因水分变化影响测试精度。相比之下,砂性土颗粒较粗,颗粒间以摩擦力为主,水稳性较好,CBR值相对稳定,受含水量的影响较小。此外,砾石土、碎石土等粗粒土因骨架结构稳定,通常具有较高的CBR值,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路基填筑。对于有机质土或高塑性黏土,其CBR值通常较低,需通过改良措施(如掺入石灰、水泥等)提高强度,以满足工程要求。
3.2试验条件控制
试验条件的精确控制对CBR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浸水时间是关键变量之一,若浸水时间不足,土体未能充分饱和,可能导致测得的CBR值偏高,无法真实反映材料的水稳定性。标准试验通常要求96小时的浸水期,以模拟路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的性能。加载速率同样影响试验结果,过快或过慢的贯入速度会导致贯入阻力测量偏差,因此需严格按照1.0~1.25mm/min的标准速率施加荷载。此外,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变化也可能对土样状态产生影响,需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试验,确保数据可比性。
3.3人为操作误差
CBR试验对操作规范性要求较高,人为误差可能导致测试结果偏离真实值。取样环节若未按规范分层采集,或未清除表层杂质,试样的代表性将受到影响,导致后续试验数据失真。试件制备过程中,若击实不均匀、层间结合不紧密,或“拉毛”处理不到位,均可能使试件密度分布不均,影响贯入试验的准确性。此外,百分表读数误差、贯入杆对中偏差等细节问题也可能导致数据波动。为减少人为干扰,试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并在关键环节进行重复试验以验证结果可靠性。
结束语
CBR试验作为公路工程材料性能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路基填料筛选、施工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科学测定CBR值,可有效评估土体承载能力,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确保公路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康永良.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与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5,39(03):234-237.
[2]李雪.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CBR技术的应用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 2025,39(03):238-240+244.
[3]贺延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汽车画刊,2025, (02):206-208.
[4]聂沁鑫.CBR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4):74-76.
[5]马翔.公路工程中CBR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21, 28(06):17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