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张婷 隋京婉 李亚芳
1.身份证号码:37030419830113032X;2.身份证号码:370303199101080020;3.身份证号码:370322199411091322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行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且关系着诸多企业的发展。在当今电力系统中,要确保电力系统的质量,做好电力检修工作且合理应用电力施工关键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作承担着维护设备健康、预防故障发生、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职责。随着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检修与施工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电力检修;电力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电力设备的检修维护不仅关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还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质量、安全性和经济性。电力设备检修维护模式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革新、完善。
1电力检修技术
1.1掌控全局,拓展管理月度检修计划
全程管控,做实春秋检计划。超前谋划,刚性执行计划。根据年度计划,参考D5000中年度历史曲线,分解春秋检计划,超前研讨各项工程施工方案、征占地、设备招标、施工队伍等问题,做到准备充分;细致分析,平衡专业承载。细致分析春秋检作业量及各专业的作业承载力,将占全年计划总量20%的小型分散作业安排在非春秋检月份。统筹兼顾,做精月度计划。根据春秋检计划,分解月度计划,分析电网风险,杜绝电网风险叠加,做好事故预案、组织应急演练;跟踪管控,积极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风险管控,做好风险辨识。按照“先降后控”原则,开展风险分析,落实预控措施,做到一方式一预案。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安排新能源场站同步检修方式降低新能源受限电量及风险等级;配网停电,缩减范围能带不停。在配网自动化及用户接电等方面推广带电作业;开展全网配电联络线路合环倒负荷;对必须停电且不能一次完成的工程,采取先主干、后分歧的方式,缩小停电范围。
1.2故障识别与诊断
输变电设备故障现象较为常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测试下,精准获取试验数据,对比数据参数识别设备故障,为电力设备检修提供数据支持。(1)人工智能技术的检测部位明确,技术人员科学分类,确保故障及时、准确的识别,提高设备运检水平。例如,高压电缆与变压器设备的检测在人工智能技术下效率更高,检测信息详细,对检测的具体部位精准表达。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收集检测数据,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划分。其中高压电缆设备的检测数据对各项性能信息精准显示,有效降低数据不均衡所产生的问题。电力设备诊断工作质量较高,产生的各项数据详细。(2)人工智能机器人依据诊断流程,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排查,精准识别设备故障。电力设备的型号不同,其性能与参数信息也存在差异。人工智能检测设备将检测信息精准传输,有效提高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效率。在设备的各项性能排查中,科学生成图像,图像信息完整,将影像以立体形式呈现,提高故障排查与诊断的效率。运检人员根据图像信息,对设备故障的位置进行明确。同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提高设备的质量,促进设备各项基础性能的稳定。(3)工作人员根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诊断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1]。并对故障位置快速修补,保证电流与电压符合使用标准,解决设备的安全隐患。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诊断的数据信息自动储存到运检知识库中,检修人员结合样本信息,对电力设备故障检修做出优化。并依据运检知识库规则与经验,完成设备故障的识别与诊断。
1.3制定自然灾害应对机制
电力系统变电运维检修管理受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严重影响,为此,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以便在第一时间及时识别并有效应对各类问题,从而实现风险降低的目标。电力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进行全面评估,高度重视预防工作,并保持与气象部门的紧密沟通,提前掌握潜在的极端天气事件,从而确保及时应对,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此外,电力企业应妥善管理人力资源,以确保在面临紧急状况时,能够迅速调配相关人员,从而降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电力系统应该构建应急响应机制,以便在面临紧急状况时迅速采取措施,各部门应紧密协作,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2电力施工关键技术
2.1变压器安装施工技术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需按照工程项目情况科学选择安装施工技术,具体如下:(1)在变压器安装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保证变压器及其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搬运吊装机具、安装机具、测试器具等。对变压器基础进行验收,使尺寸、标高和水平度等符合设计要求。(2)在安装过程中,采用搬运吊装机具将变压器平稳地放置,使变压器与基础之间的间隙符合设计要求。在就位过程中注意保护变压器不受损坏,避免对其造成撞击或划伤。变压器就位后,使用镀锌螺栓将变压器与基础连接牢固,螺栓应配相应的平垫圈和弹簧垫,提升连接的可靠性。(3)在变压器安装完成后,对油箱进行检查,保证油箱内无异物、清洁度符合要求;检查油箱的密封性能,预防漏油现象的发生;核对变压器一次、二次接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促使接线正确无误。在接线过程中需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变压器油位,使油位适中。(4)开展试运行工作,检验变压器安装质量、检查变压器运行是否正常,采集油温、油压、电流、电压等参数。密切观察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发现处理异常情况。(5)开展验收工作,使变压器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对变压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检查变压器的外观安装质量,预防损坏或缺陷问题。
2.2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要借助建筑模型全面模拟安装流程,强化施工质量。在模拟操作期间,应将电力工程的实际数据完整添加至建筑模型中,在确定好具体的设备安装位置后,适当调整安装方案,从源头上防止出现设计变更问题。此外,还要考虑周边环境和是否存在交叉作业等情况,结合实际状况对施工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电柜安装是电气设备安装工作的重要部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合理地选择配电柜型号,以避免因配电柜型号选择不当而对其他设备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2.3电气管道项目施工技术
(1)在电气管道现场施工阶段,在将埋设的管路与埋设件引出之后,可简化后续施工步骤。因此本次项目中为解决上述要求,对于所有规格不足Φ40mm的电气管道,在施工阶段均穿上≥2.0mm的镀锌铅丝并将其露出管道终端外。(2)在埋设管道焊接固定期间应注意现场施工的相关细节,如避免灼伤管道内壁等。(3)由于本次工程项目中的部分管道采用了大号混凝土接头盒,为预防施工质量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在伸缩缝附近管道位置连接接头盒,金属框架及盖板可靠接地。(4)针对本次项目中涉及管道延伸连接等施工要求,技术人员采用套管以及锥管螺纹连接方法,严禁使用对接焊联施工工艺。
结语
社会不断发展,为我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电力检修带来了挑战,增加了电力检修难度。对此,业内人士要加强完善优化电力施工技术,并将其落实,消除安全隐患。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要在日常管理中做好电力设备检修,全面贯彻施工技术要求,加强完善优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施工作业质量,还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叶尔达那·哈德勒,阿尔恒·切尔子扎提,夏丽达·木那提别克,等.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4(10):171-173.
[2]张红保,齐泽涛,焦玉涛,等.基于RCM的变压器状态检修与故障诊断方法[J].大众用电,2024,39(11):36-37.
[3]丁道鸿.变电开关设备故障分析[J].电力安全技术,2023,25(12):24-26,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