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

姜文超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分路中学 湖北省黄冈市 435504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对讲授知识技巧比较重视,但是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缺少深入的研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分析核心素养下英语写作教学的理念方法,优化现有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写作教学

作为语言输出的高阶形式,英语写作不仅是检验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尺,更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仍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这种现状与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形成鲜明反差,迫切需要革新教学模式,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写作教学体系,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的转型。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1.学生写作兴趣与动机匮乏。传统写作教学将写作过程简化为语法规则与词汇知识的机械堆砌,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写作的题目单一固化,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了个性化表达和创意构思没有充分的表达出来。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写作主体性日渐小若,将写作视为完成任务的被动行为,严重削弱了其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兴趣被不断消磨,形成恶性循环。

2.教学内容与方法固化单一。当前写作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过度依赖教材既定模板。以“介绍家乡”写作任务为例,教师常提供“地理位置-特色景点-传统美食”的固定框架,导致学生作文结构趋同、内容空洞,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学生都是使用“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作为开篇,缺乏独特视角和个性化表达,而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层面,“范文讲解-模仿写作-重复练习”的传统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时间有限。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只能机械套用模板,无法形成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风格,最终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受限。

3.写作能力培养结构失衡。传统写作教学过于侧重语法准确性和词汇量积累,而对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视不足,对于一些思辨性写作主题,学生虽然能够罗列现象,但缺乏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往往停留在表面描述,难以运用辩证思维展开论述,无法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由于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文化元素误用、表达不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等问题。曾有学生在描写西方节日时,将复活节彩蛋与圣诞节装饰混淆使用,暴露出文化意识的缺失。

二、核心素养指导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育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例如,在“环保行动倡议”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海龟被塑料缠绕的视频,自发查阅海洋保护资料,最终写出兼具情感共鸣与行动号召的倡议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英语写作能力,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借助英语学习APP搭建“个性化素材库”,鼓励学生收集经典语句、优秀范文,并通过“每日素材分享”“写作灵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和协作学习能力

2.分层设计语言训练,夯实语言运用基础。实施“输入-内化-输出”分层教学策略,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在人物描写单元教学中,教师选取经典文学作品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词句摘抄-模仿仿写-创意改写”阶梯式训练。以讲授人物描写片段时,针对基础层学生,教师指导其进行简单词句摘抄,并分析句子结构;对于进阶层学生,鼓励尝试改写句子结构,替换词汇;拓展层学生则要求创作全新人物描写段落。通过词汇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同义替换、词性转换等高级表达技巧,并设计语境化练习,强化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灵活运用能力。例如,在时态专项训练中,通过续写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不同时态,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某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经过一学期分层训练,学生作文中复杂句式的使用频率提高了38%,且语言表达更加自然流畅,有效夯实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基础。

3.深化跨文化对比教学,增强文化理解能力。通过主题式文化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在“感恩节”主题写作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化探秘”项目,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感恩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并与中国春节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感恩节的相关表达,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化价值观角度分析中西节日差异,能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准确运用文化元素,避免文化误读,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理解,使写作成为传播文化、增进交流的桥梁。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客观评价。在“难忘的旅行”写作评价中,采用“星级评定+个性化评语”模式,从内容创意、文化表达、语言规范、逻辑结构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评语注重具体指导,既肯定学生的优点,又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学生自评和互评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提升写作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三、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持续深化核心素养内涵,积极探索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动态化、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评价标准。此外,教育工作者需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情的教学差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实践研究,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写作课堂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16):36-38.

[2]祁海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3(7):114-116.

[2]黄栏琴.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8(68):96,98.

[3]胡远鹄,牛丽娟.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维目标下——初中英语写作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8(1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