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马爽晴
山西省运城市力行中学东校 044000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其教学方式和内容安排亟需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古诗文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也在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然而,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片段化”、“知识化”倾向,强调单篇讲解和字词记忆,学生在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体验情感意蕴以及进行跨文本比较时存在局限,难以形成系统的文学理解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旨在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尝试构建系统化、科学化、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文学能力,实现古诗文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一、古诗文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与教学现状分析
群文阅读源于现代阅读教学理念,其核心在于通过多篇相关文本的整合阅读,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整体提升。在古诗文教学中,群文阅读能够将主题相近、意象相通或风格互补的古诗文作品组合起来,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深层意义并形成系统知识结构。当前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虽然部分学校尝试进行篇章整合,但实践中多以知识点安排和教材顺序为主,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文本选择和活动设计缺乏科学指导,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维拓展效果不明显。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差异,导致群文阅读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形式化倾向,难以充分发挥文本研读对学生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的综合提升作用。
二、核心素养对古诗文教学的要求及目标确立
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在终身发展中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及审美情感等方面。在古诗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字词理解和篇章知识传授,更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应明确:一是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古诗文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手法;二是培养文化认同感与审美鉴赏力,通过文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三是增强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跨文本分析;四是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与道德启示,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的整体培养。明确教学目标不仅为课程设计提供方向,也为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制定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三、教材整合与文本选择策略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文本选择和教材整合是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要求,科学筛选具有代表性和互补性的古诗文作品,考虑主题一致性、体裁多样性、文化价值及语言艺术性。例如,可以将同一主题的诗词进行组合,对比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取向;也可以将同一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下的古诗文进行整合,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语境和文化特征。同时,教材整合应兼顾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避免过于晦涩或重复,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可利用课外资源补充经典文本,拓展阅读广度,提升学生跨文本分析能力和文化认知水平,实现教学目标与教材资源的有机结合。
四、多维度阅读活动设计与课堂实施策略
群文阅读强调课堂活动设计的多样化和互动性,以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思考和表达。教师应通过提问引导、文本比较、主题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对同一主题的诗词进行比较研读时,可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表达策略、情感倾向及修辞手法,形成自主判断和批判性思维;在情境模拟中,让学生通过表演或朗诵体验古诗文情感意蕴,从而增强文学体验与审美感知。同时,教师可设置小组讨论和课题研究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群文阅读从单纯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提升,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实践应用。
五、评价机制构建与信息化手段应用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群文阅读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应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既关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也关注其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教师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法,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日志、项目作业、阅读报告及跨文本分析成果等多样化评价手段,动态跟踪学生能力提升情况。同时,信息化手段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利用数字化教材、在线学习平台和互动学习软件,增强学生阅读体验,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精准指导。信息化工具能够整合教学资源、支持跨校跨班的群文阅读研究活动,并提供数据支持以改进教学策略,使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更具科学性和现代化特征,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效保障。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材整合、科学设计多维度阅读活动、构建科学评价机制及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言理解力、文化认同感、审美能力及自主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的整体培养。群文阅读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古诗文教学的片段化和机械记忆问题,还在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思考和综合能力发展的机会。未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化,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将进一步融合数字化技术、智能化分析和跨学科资源,实现个性化、智慧化和持续化的教学发展,为语文教育现代化及中华文化传承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鹏.初中古诗文家国情怀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51):48-50.
[2] 杨培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作家天地,2024,(28):26-28.
[3] 何旭芳.部编版高中语文“士不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4.DOI:10.27036/d.cnki.ggxsu.2024.0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