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视域下幼儿园“客家打糍粑”自主游戏的实践探索
石夏薇
广东省平远县幼儿园 514781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本土资源视域下,幼儿园如何开展“客家打糍粑”自主游戏,通过实践探索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文章分析了客家打糍粑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阐述了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本土资源;幼儿园;客家打糍粑;自主游戏;实践探索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该法强调学前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客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独特的价值。客家打糍粑作为客家地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将客家打糍粑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客家打糍粑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
客家打糍粑,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食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不仅是客家人节日或粮食丰收时的必备美食,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喜庆、团圆和丰收。
从文化内涵来看,客家打糍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为纪念守卫楚国的将军伍子胥而衍生出这一习俗。糍粑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舂打与翻拾,这不仅要求制作者具备娴熟的技艺,更体现了客家人团结进取、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在客家地区,打糍粑往往是一家人或邻里间共同参与的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轮流使用木槌捶打糯米团,这种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从教育价值来看,将客家打糍粑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可以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首先,通过参与打糍粑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客家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成果的喜悦。其次,打糍粑需要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在活动中,幼儿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打糍粑的任务,这种经历对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打糍粑的过程还涉及到手眼协调、精细动作等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自主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开展游戏并在其中自发交流互动的过程。它不仅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主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创造出各种新奇的游戏情节和玩法。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客家打糍粑”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来制作糍粑,或者创造出独特的糍粑形状和口味,这些活动都能够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主游戏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分配角色和任务。这种社交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打糍粑活动中,幼儿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打糍粑的任务。这种经历不仅能够加深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此外,自主游戏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尝试各种新的挑战和任务。当他们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或创造出一个新的游戏玩法时,会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这种成就感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三、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创设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环境
教师应充分利用客家地区的特色资源,如糯米、石臼、木槌等,创设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游戏环境。这些实物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还能够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例如,在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可以设置一个“客家美食制作区”,摆放着各种制作糍粑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幼儿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选择材料、尝试制作糍粑,并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整理客家传统游戏资源,进行教育性改编后投放到幼儿游戏中。例如,结合客家山歌、童谣等元素,设计角色扮演游戏或音乐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客家阿姐、阿哥等,通过唱歌、跳舞、表演等形式来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客家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探险、文化考察等活动,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二)教师巧妙引导,将本土元素融入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应敏锐捕捉幼儿的游戏兴趣点,顺势进行延伸和拓展,灵活地引入客家打糍粑等本土游戏元素。例如,当幼儿对动手制作食物感兴趣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打糍粑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向幼儿介绍客家打糍粑的文化背景和制作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教师可以示范如何使用木槌捶打糯米团,并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糍粑。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制作技巧和方法。
除了打糍粑活动外,教师还可以将其他客家传统游戏元素融入幼儿自主游戏中。例如,结合客家童谣设计音乐游戏或舞蹈游戏;利用客家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材料开展手工制作活动等。这些游戏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和内容,还能够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打糍粑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来制作糍粑,或者创造出独特的糍粑形状和口味。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和社交需求,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三)家园社区协同合作,拓展幼儿本土资源自主游戏的广度和深度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活动等,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到幼儿游戏中来。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分享客家传统游戏的经历,教授幼儿家传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熏陶、感悟成长。例如,在打糍粑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糍粑、分享制作经验和成果;在客家童谣演唱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唱歌、跳舞、表演等。这些亲子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还能够让他们共同体验客家文化的魅力。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宽幼儿学习、游戏的空间。例如,邀请客家文化传承人进园进行技艺展示和互动体验;组织幼儿参观客家文化博物馆、传统手工艺作坊等场所;参与社区组织的客家文化节、民俗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结束语:
本土资源视域下幼儿园“客家打糍粑”自主游戏的实践探索,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创新游戏形式和内容,为幼儿提供更多元化、更有价值的学习体验。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家园社区协同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福梅,闫明.去伪存真:幼儿园自主"真"游戏活动创构与实践[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4,40(2):53-57.DOI:10.3969/j.issn.1009-7902.2024.02.009.
[2]王英.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生成特色区域自主游戏的探索与实践[J].成功密码:综合版,2023(2):24-25.
[3]夏雪.开展自主游戏,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以"安吉游戏"教育模式在西藏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应用为例[J].智力,20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