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作者

董旭旭

身份证号码:320321199009090211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有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才能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稳定。所以,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使用模式进行全面的剖析和探讨,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使用特点,逐步形成一种适合于实际的自动化技术的实施策略,以此来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应用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已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制造业流水线到智能家用电器,尤其是在新时期,更是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展现出了空前的潜能,它不但提升了企业的运行效能,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业务模式与价值。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1.1.电气自动化的定义

电气自动化是指利用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手段,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与控制。它涵盖了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各个环节,通过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远程监控、自动调节与智能决策,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还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电子技术的诞生,电力系统开始逐步实现机械化操作。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在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这一时期,随着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和保护等功能逐渐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入21世纪,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电气自动化技术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功能也日益强大。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优化

2.1.健全电力设备预防性维护机制

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中,电力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为电力设备预防性维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预防性维护机制,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从而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电力中断和安全事故。这一机制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也降低了维护成本,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2.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开发与使用需要专家的大力支持。因此,需要强化从业人员的素质与创新能力。比如,进行专门的训练、研究和发展的项目,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实际经历和创意思考。因此,应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以推动电气自动化的持续发展。比如,企业和科研院所应该被鼓励去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建立科研资金、建立革新激励机制等方式,推动企业及科研院所发展自动化技术新的技术与方法。

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3.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采用智能算法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采用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等方法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其正常、可靠地运行。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改善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员工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以某电气设备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其进行监测和最优控制,提高其使用效率。

3.2.变压器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

其一,变压器自动化检测技术,其核心是利用高精度的传感设备来获取有关的信息,并对其工作状态(电压、电流、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控,监测的数据被传输到中心处理器,供数据处理和分析。

其二,变压器自动化检测技术可以对监测系统所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报,以便工程师们可以及早地发现隐患,从而减少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此外,该技术还能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监控,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可以实现对巡检状态的实时监控,大大减少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其三,厂用变压器自动检测技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了解当前的工作规则和维护要求,制订出有目的、有意义的操作方案,提高其工作年限,保证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3.3.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业中,电力调度工作所涉及的人员众多,在供电系统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并将其与硬件设备相结合,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调度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电力系统能够对各区域、各时段的用电状况进行精确的监测,并将这些数据传送至电力系统的后台,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维护。在当前阶段,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有必要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警报与监测功能,对电源及用电负荷进行智能化监测,同时对电力系统的真实运转状况进行监测,以保证发生了事故后的精确绝缘。

3.4.在变电站运行中的应用

变电站中设备种类繁多,组成复杂,产生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也各不相同,因此应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点,快速地对各种电气信号进行综合处理。比如,通过对开关调节、运行故障等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把握各参量的动态演变规律,达到有效转化、科学存储和精确评价的目的,为应急自动化技术提供保障。通过对监测结果的详细描述,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精确地判断出变电所的工作状况,并与矩阵模拟相结合,对故障产生的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故障的预测和监测方案的柔性调节。另外,因为变电站的风险很大,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其实行无人值班调整,既能使监测体系更加完善,又能通过设定自动监测方式,对变电站的信号与接收状况进行更加充分的了解,对其进行分级监测,使其能够更好地提升变电站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品质,这是十分必要的。

3.5.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随着新一代信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入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电气自动化是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生产线上各种设备的实时监控,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平稳运转,减少了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了生产率。通过实时地分析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弹性,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迅速地制定出相应的生产战略,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程度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的研究与普及,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实现清洁、高效、安全的新能源供给做出更大的努力,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程度,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杨玉庭.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8):134-136.

[2]王文星.智能电网中基于功率电子技术的电能质量控制与优化[J].家电维修,2024(11):107-109.

[3]刘涛.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实践[J].电气时代,2024 (11):135-137.

[4]张建玉.智能化技术特点及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造纸技术与应用,2023,51(2):42-44.

[5]刘熤.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 2022,24(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