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提高烟叶质量的田间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作者

黄勇 赵福甜 黄春艳 黄朝武 黄玉青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百色市公司 靖西营销部 533800

摘要:烟叶质量是烟草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而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是提升烟叶品质的关键。本文围绕水肥调控、打顶抑芽、病虫害绿色防控、采收成熟度优化等关键环节,系统阐述了提高烟叶质量的田间管理技术体系,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关键词:烟叶质量;田间管理;措施与效果评估

引言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烟草制品品质要求的提高,烟叶生产已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向质量优先的发展模式。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烟农往往因管理粗放、技术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烟叶成熟度不均、化学成分不协调、工业可用性降低等问题。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优化烟叶生长环境,提高烟叶品质,已成为当前烟草农业研究的重点。

一、科学水肥管理,促进均衡生长

科学的水肥管理是提升烟叶品质的关键抓手,我们必须根据烟株生长的“营养时钟”精准施策。烟株不同生育期的需肥需水有着不同的规律,所以我们要结合结合土壤的条件来调控水肥供应,以促进烟叶均衡生长,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在烟叶生长前期,我们要注重氮肥的适量施用,这样可以促进烟株早生快发,但是也应该避免过量氮肥导致烟叶贪青晚熟或者是叶片过厚,影响烟叶的燃烧性和香气品质。

磷肥和钾肥的合理配施同样重要,磷肥的作用是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强烟株抗逆性,而钾肥则能够提升烟叶的燃烧性、弹性和香气物质积累。进入旺长期后,烟株对水肥的需求达到高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并结合追肥来确保养分能够持续供给,促进叶片充分扩展和干物质积累。到了烟叶的成熟期我们就应该适当控水控肥,尤其是要减少氮肥的供应,为的是能够让烟叶适时落黄成熟,提高烟叶的耐熟性和内在品质。此外,我们在水肥管理上还应该结合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比如遇到干旱的时候要及时灌溉,雨季的时候注意排水防涝,避免烟株根系缺氧或病害滋生。

二、适时打顶抹杈,优化养分分配

我们要像修剪果树枝条一样在烟株的现蕾期进行打顶操作,具体来说就是当田间一半以上的烟株的第一朵中心花开放的时候就是最佳的打顶时机,因为这个时候烟株已经有足够多的有效叶片,我们通过打顶就可以及时阻断生殖生长对养分的过度消耗。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打顶高度应该控制在最上部有效叶上方约3-5厘米处,因为这样既可以有效消除掉顶端优势,又可以避免因为打顶过低而影响上部叶片的正常发育。另外我们在打顶后还必须配套实施系全面的抹杈管理,植株的每个叶腋处都具有萌发侧芽的潜力,而这些侧芽又会持续消耗大量光合产物,就像分流了本该供给主叶片的“养分通道”。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抹杈与化学抑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人工抹杈要做到“早、小、了”,也就是早发现、小芽期抹除、彻底干净;同时我们还可以配合使用局部内吸型抑芽剂,如氟节安类抑芽剂,来延长抑芽持续时间,降低劳动强度。通过这套组合拳不仅能够改善烟叶的物理特性,更能优化了其化学组分,为后续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基础。

三、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药残

在烟叶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保障烟叶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构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生态防控体系。我们要重点抓好几个关键点:一是农业防治这个基础功课,我们要通过合理轮作倒茬来切断病虫害的“食物链”,比如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就能显著降低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率;选用抗病品种就像是给烟株穿上防护服,像中烟100这样的品种对TMV病毒病就有很好的抗性。二是我们要进行生态调控,比如种上蓖麻就能把斜纹夜蛾成虫吸引过来集中消灭;释放赤眼蜂这类天敌昆虫能有效控制烟青虫的种群数量。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使用物理防治: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来诱杀鳞翅目害虫,或者是使用性诱剂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把害虫成虫骗来一网打尽。通过这些方式我们不仅能把病虫害损失降低,还能确保烟叶的农药残留量完全符合标准,种出来的烟叶既能保证产量,又能让卷烟企业用得放心,消费者抽得安心,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四、优化采收成熟度,提升烟叶品质

要提升烟叶品质,采收成熟度的把控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要从田间管理就开始下功夫,把烟叶的成熟度给“养”出来。对于水分管理我们要讲究节奏,旺长期灌溉旺长水2-3次,让土壤保持湿度80%,打顶后5-7天灌溉一次圆顶水,等到快采收前10天就要适当控水,这样烟叶能够促进落黄。对于施肥,我们最好在打顶前后补一些钾肥,再喷两遍叶面肥,让烟叶长得厚实又有油分,这样后期烤出来的颜色才能达到黄、鲜、柔、亮。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仔细判断烟叶的成熟度,不同部位的烟叶成熟标志大不一样。脚叶只要叶面六成发黄、主脉白了三分之一我们就能采,不要等它老过了头;腰叶我们要看到叶尖下勾、叶边冒出黄斑,叶面出现“黄绿相间”的成熟斑块才能采;对于顶叶我们必须等到叶片起皱发泡、主脉全白发亮,因为这时候采下来的烟叶才有料。此外我们在采收的时候得守“五不采”的规矩——带露水不采、刚下过雨不采、有病斑不采、有伤口不采、成熟度不够不采,因为细节都关系到最后烤出来的品质。我们最好是选在晴天上午九十点钟采收,这时候的烟叶水分刚刚好,既不会太嫩一烤就糊,也不会太干烤不出色。

从采收到进烤房最好别超过四个小时,运输时要盖遮阳网,不要让好端端的烟叶在路上就被晒干。只有我们把这些环节都做到位,烤出来的烟叶橘黄烟比例才能提高,烟碱含量也更协调,工业可用性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总而言之好烟叶是种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从田里到烤房,每个环节我们都得拿捏到位。

五、效果评估

在水肥管理上,我们通过精准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再结合土壤的湿度情况,灵活调整了灌溉策略。烟叶生长均衡,叶片厚度适中,内在化学成分也更加协调了。而我们对打顶抹杈技术的规范应用也有效优化了养分的定向分配,使烟叶的物理特性得到改善,叶片伸展度提高,耐熟性增强,同时减少了无效养分的消耗,提高了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我们还构建了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烟叶里的农药残留也少了,安全性更高了。通过农业防治、生态调控和物理防治这些综合手段,病虫害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烟叶的完整度和均匀度也更有保障,给后续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在采收方面,我们精准把控成熟度,让各部位的烟叶都能充分成熟,为此烤出来的烟叶橘黄烟的比例明显提高了,烟碱含量也更协调,香气物质积累得更丰富,整体品质提升了一大截。

结语

烟叶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从育苗到采收的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适时的打顶抑芽、高效的绿色防控以及精准的采收成熟度控制,烟叶的内在品质、外观质量和安全性均能得到显著优化。未来,随着精准农业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我们对于烟叶田间管理也要更加精细化、标准化,从而进一步推动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炳奇,朱建强,张剑伟,等.烟叶成熟度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1,(14):229-230.

[2]王潞.优质烤烟栽培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19,(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