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浇铸尼龙成型过程中有害原材料的管控

作者

李亚男 段振龙 薛旭东

兵器集团212所西安远通耐特汽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浇铸尼龙(MC尼龙)作为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电子电气和航空航天领域。然而,在其成型过程中,部分原材料(如己内酰胺、氰酸酯催化剂、聚醚胺类增韧剂等)具有一定的毒性和环境危害。因此如何有效管控成型过程中的有害原料是业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己内酰胺蒸汽、氰酸酯催化剂和聚醚胺类增韧剂三个方面入手,系统探讨了浇铸尼龙成型过程中有害原材料的管控措施,旨在减少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同时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密闭操作、通风系统、废气处理、个人防护等多种手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控方案,为浇铸尼龙生产的绿色化和安全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浇铸尼龙;有害原材料;己内酰胺;氰酸酯;聚醚胺;管控措施

在浇铸尼龙工艺中,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和聚醚胺是关键原料,但同时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己内酰胺作为尼龙6的主要单体,其高温处理过程中易挥发,若管理不当,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呼吸道刺激;异氰酸酯类催化剂(如TDI)在低浓度下即可显著加速聚合反应,但其高挥发性和热分解特性容易释放有毒气体,严重威胁现场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聚醚胺类增韧剂虽然能改善材料韧性,但长期接触易引起皮肤和眼睛的刺激,甚至诱发过敏反应。鉴于上述有害材料在储存、输送、反应及排放等环节均存在风险,建立全封闭反应系统、高效废气处理、精密工艺参数控制和实时环境监测等综合管控体系已成为保障绿色、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为浇铸尼龙工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1 全封闭反应系统设计

在浇铸尼龙生产过程中,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和聚醚胺分别作为单体、催化剂和增韧剂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三类物质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挥发性,其在高温或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分解,产生有毒气体,对操作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风险。为此,建立一个全封闭的反应系统设计成为实现源头安全管控的首要环节。

1.1 全封闭式工艺管道系统

①密闭输送(Sealed Transfer):采用全封闭的物料输送管道系统,确保各原料(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和聚醚胺)在储存、输送、混合、投加各阶段均处于密闭状态,防止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外泄。管道和连接件应选用符合ATEX/IECEx防爆标准的不锈钢(如316L)或特氟龙涂层材料,以保证耐腐蚀和密封性能。

②静压容器与隔爆储罐:原料储罐及反应釜采用静压容器结构,内设高效密封系统,并配置隔爆装置,确保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依然维持良好的密闭状态,防止因密封失效引起泄漏事故。

1.2 自动化与智能控制

PLC/DCS控制系统:通过PLC或DCS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投加和工艺参数控制。采用PID闭环控制技术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实时调节,确保反应在安全运行区间内进行。例如,在异氰酸酯的投加过程中,系统应能在毫秒级响应,控制投加量精准到微克级,从而防止因过量导致局部高浓度挥发或热分解。

1.3 工艺界面与模块化设计

①模块化设计:将全封闭系统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如原料储存、输送、预混合、反应和后处理模块,各模块之间采用快速接头和二次密封技术,便于日常检修和更换,同时确保在模块间的转换过程中不发生泄漏。

②接口密封技术:在各连接处采用双层密封结构,并配备在线泄漏检测仪(如超声波检测仪),实现接口处的实时监控与自动报警,确保系统整体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通过以上措施,全封闭反应系统实现了从原料储存到反应产物形成的全过程密闭管理,大幅降低了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和聚醚胺在操作过程中的外泄风险,为后续废气处理及环境监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高效废气处理系统

在全封闭系统中,即便采取了严格的防泄漏措施,仍可能存在极微量挥发及意外泄漏的风险。因此,建立高效的废气处理系统尤为重要,以确保排放达到环保标准,杜绝有毒有害气体对车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二次污染。

2.1 局部排风系统与负压操作

①局部排风设计(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LEV):在反应釜、投加接口、混合器及废气出口区域安装局部排风装置,利用高效离心风机实现气体迅速抽离。局部排风系统应设计成负压作业模式,保证任何意外泄漏均被迅速捕集至处理系统内。

②负压控制:通过安装多级负压调节装置,实时调节各关键区域的负压值,确保操作区域始终处于低于大气压的状态,从而防止外部气体倒灌,并使废气沿预定路径流向废气处理系统。

2.2 多级废气净化工艺

①预冷凝与分离:废气首先经过预冷凝器,降低气体温度,将部分高沸点组分凝结分离,减少后续处理负荷。

②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床对废气中的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和聚醚胺等进行吸附,活性炭的吸附层需定期再生或更换,确保长期高效运行。针对异氰酸酯及其分解产物,应选择孔径适中、比表面积较大的活性炭材料,提高吸附效率。

③催化氧化:在部分工艺中,可引入催化氧化装置,通过低温催化剂(如钛基或钼基催化剂)将有害气体氧化分解,生成无毒产物。该过程要求催化反应器具备良好的热管理能力,确保反应温度稳定在最佳催化区间。

3 工艺参数控制

工艺参数控制是确保全封闭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由于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和聚醚胺在聚合及改性反应中对温度、压力、投加量等均有严格要求,精确控制这些参数既能保证产品性能,又能防止因超标或波动引发有害物质分解或过量释放。

3.1 温度控制与分布均匀性

①高精度温度传感器与PID调控:在反应釜及混合区域布置红外温度传感器与热电偶,利用PID闭环控制技术精确调节工艺温度。特别针对异氰酸酯,其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因此需要设定严格的温控上限,确保温度始终低于催化剂分解临界值。

②缓升温策略与热均衡设计:采用缓升温设计(controlled ramp-up)及热均衡系统,防止局部热点的产生。通过安装搅拌器或动态混合装置(high-shear mixer或dynamic mixer),实现均匀混合,确保反应器内部温度分布均匀,降低局部过热风险。

3.2 压力监控与自动补偿

在线压力传感器与安全阀:在反应系统中安装在线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反应器内压力变化。当压力接近设定上限时,自动触发安全阀或补压系统,防止因压力异常而导致设备密封失效或爆裂事故。系统同时设有冗余压力保护机制,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自动泄压,维持设备稳定。

3.3 精确计量与分步投加

①在线计量系统:利用高精度蠕动泵、注射泵或流量计,实现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和聚醚胺的在线计量与控制。自动计量系统须具备微量级精度,确保各组分按预设配比投加,避免因过量或不足引发聚合反应不均或有害气体生成。

②分步/连续投加技术:根据工艺要求,实施分步或连续投加策略。例如,在聚醚胺投加过程中采用分步投加(staged dosing),使增韧剂在反应釜中均匀分散,避免局部浓度高导致热分解;而异氰酸酯由于其高反应性,则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计量投加,确保反应速率稳定。

通过精细化工艺参数控制,能够确保反应过程在预定温度、压力和投加量范围内稳定运行,从而既保证了聚合改性工艺的高效性与产品性能,又避免了因工艺异常引起有害物质释放的风险。

4 环境监测与数据反馈

环境监测是对全封闭系统与废气处理效果的最后保障,也是实现智能化绿色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反馈,能够动态掌握车间环境状态,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和应急措施,确保操作安全和环境达标。

4.1 固定与移动在线监测设备

①VOC及分解气体在线监测仪:在生产车间、反应釜出风口及废气处理系统前后布置高灵敏度VOC在线监测仪和分解气体检测传感器。设备应能实时监测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及聚醚胺热分解产物的浓度,分辨低浓度长期累积与短时高浓度泄漏情况。

②便携式检测仪器:定期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车间重点区域进行抽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检测仪器应支持多种气体参数同时测量,并具备数据存储和报警功能。

4.2 数据采集与集中管理平台

SCADA数据集成:通过SCADA系统将所有在线监测数据、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集中采集,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存储。数据平台应支持远程访问和历史数据回溯,为工艺优化和事故分析提供依据。

4.3 环境数据反馈与工艺优化闭环

数据反馈机制:建立环境数据与工艺参数的闭环反馈机制。一旦监测数据异常,系统可自动调整工艺参数(如温度、投加速率、排风量等),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图1 浇铸成型过程有害原材料管控示意图

结论:通过构建全封闭反应系统、高效废气处理、精密工艺参数控制与实时环境监测数据反馈的综合管控体系,实现了对己内酰胺、异氰酸酯和聚醚胺等有害原材料的全流程管理和有效控制。该体系采用PLC/DCS、PID闭环控制及SCADA系统,实现了物料输送与反应过程中的密闭运行和精细计量,极大降低了原料挥发和热分解风险;多级废气净化工艺与负压局部排风技术确保了生产区域及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同时,通过环境在线监测和智能预警系统,实时捕捉异常波动,为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总体而言,该流程不仅有效减少了操作人员对有害物质的暴露风险,还为绿色、智能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参考文献:

[1]邵蒙,刘晓飞,李海柱,等.MC尼龙聚合过程热效应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21,49(05):162-165.

[2]杨雷,师会青.影响浇铸尼龙成型工艺及其机械性能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20-21.

[3]傅伟宁,项尚林.铸型尼龙制备实验的改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