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

庄玲玲

漳州市通北中心小学

摘要: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发展,我国小学英语教改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实力以及放眼世界的观念。但小学英语课堂中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好的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而差的学生在没有较强的学英语动机,以及采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并且缺乏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前提下却开始掉队,这既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也对推动社会教育公平化有负作用。笔者就这些问题展开原因分析以及问题对策进行分析,寻求推动小学英语教学优化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两极分化;原因及对策

引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展开,小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功能需要更好地发挥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以及树立国际眼光这两方面。在目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趋势,即英语口语等学习方面有潜力的学生学得好且自信地去使用英语沟通交际,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方法或者资源等的差生则逐渐变得无心学习英语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树立公平地对每个人进行英语教育的理念。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

1.个体差异显著

小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包括学生原有的认知风格、学习动机、语言水平和先天语言敏感性等因素都将对个体的英语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会有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语言差异现象,当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收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后,个体的主观学习条件与客观因素又会对各自的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学生在先天条件上语言比较敏感或是曾经接触过相关的英语,对于语音语调、单词和语法的学习都能较快地进行掌握,能够占据一定的学习优势。

2.家庭支持悬殊

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语言输入途径,例如少儿英语培训、英文原版书及语言环境,有一部分家长英语水平较低且教育理念存在误区,致使他们不会充分为孩子的语言输入助力。还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造成了农村学生的部分语言输入被边缘化,语言输入种类单一的问题。还有就是家庭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有一部分家庭会认为英语不是主体学科,平常很少督促孩子学习,很少拓展课外英语知识。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对策

1.构建分层教学体系,激发学习内驱力

分层教学通过分层目标设定让不同层次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才能够到桃子”的成就感,在《Hello》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按基础-进阶-拓展三个层次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组-进阶组-拓展组,其中基础组学生完成的句子就是文本要求的目标语“Hello,my name is...”并完成对应图片的匹配任务,进行自我介绍;进阶组学生要在对话中拓展出“How are you?”等其他表达内容,在合作同学的帮助下完成情境对话的任务;拓展组在掌握了课本家庭成员的图片后,可以制作一个小故事,句子不少于五句话,内容可以为“My Family”,在这样的分层任务和分层任务单以及个性化反馈下,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会获得学习的成功,逐渐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教师也可以适时在课堂上设计“星级任务”——学生完成某项任务,便可得到一个“明星贴”,“基础—进阶—拓展”这样的分层进程便形成了。

2.创新多元互动课堂,适配差异化需求

课型互动营造氛围,多维度学习渠道的设计,既能让内向的学生找到互动方式,也能让外向的学生找到发挥的空间。如《Animals》的课型互动设计为“在教室里打造动物世界”:对于简单组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利用简单的句式描述书本里的动物图片,带领他们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对于进阶级别的学生来说,在小组PK的情况下帮助他们迅速匹配单词和动物叫声(“What do you see?It is ‘Woof woof!’”—Which animal?A dog.”)以及完成“Where is the cat?”的寻宝游戏;对于拓展组的学生来说,运用课本里所呈现的农场这一场景,创设由5种动物组成并包含打招呼的对话情境,并运用相关的道具去呈现。课堂导入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如运用指令激发内向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还可借助多媒体资源,播放有关动物的视频,并通过“Cool!What color is the panda?”等引导学生对视频展开观察和思考。

3.强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均衡资源供给

家校合作,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共享策略,弱化校外弱势。例如在教学“Unit3Colours”时,设计“在家做颜色任务”,让学生自己在家长陪同下完成指令图,录制成1分钟的英语介绍。针对一些资源不足的家长,学校还可以免费提供资源包,如“Colour单元配套录音磁带和单词卡及如何组织亲子游戏”的指导。教师可以在群组里每天发布“每天一句”(如“Look at my yellow T-shirt!”),要求家长每天花5分钟用英语和学生说话,另外不定期举行“家庭英语日”,让家长进课堂玩游戏,教师可以建一个“学习伙伴小组”,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录下每单元所学知识的小视频,上传至群组供成绩差的同学复习,还可以通过问卷星的形式掌握家长的需求,根据反馈的情况给家长提供辅导建议(如建议家长使用“ABC mouse”等免费学习网站)。

结束语

在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两极分化问题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学科发展的公平教育理念,为学生打造一种更具包容性的课堂教学生态。教师首先要冲破“划一化”藩篱,通过制定分类作业和动态评价,实现所有学生在适合的水平上逐渐提升,课堂从“观看者”走向“参与者”;其次,在家庭场景中要从“观看者”走向“参与者”,从亲子共读、生活中的语言实践环境培养中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唐伟英.缩小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策略[J].读写算,2022,(01):156-158.

[2]叶冉冉.浅谈如何缩小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J].知识文库,2021,(02):63-64.

[3]梁院红.微课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0,(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