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蔬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在园艺专业中的应用
李玉婷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人民政府 河南省洛阳市 471100
摘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发展之际,瓜类及蔬菜作物在病虫害防控时对环境友好型策略的需求日益增长。绿色防控属于一种融合生态学、植保学和园艺技术的综合方法体系,它既注重作物健康生长,又重视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园艺专业教学与实践当中引入瓜蔬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有益于学生认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提升病虫害管理的综合能力。文章针对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展开论述,分析其在园艺教学与实训中的具体应用形式,探讨在当前教学模式里推行该策略的关键因素与改良途径,希望促使园艺人才培育同绿色农业紧密结合。
关键词:绿色防控;瓜蔬作物;园艺教育
园艺类专业是服务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绿色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保持一致。瓜类和蔬菜作物是设施农业的构成部分,其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发生频次高,传统化学防控手段产生的诸多环境与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明显。绿色防控技术适时出现,注重利用生物、物理、生态等方法削减病虫害危害,缩减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园艺专业教学期间,把绿色防控理念渗透到课程设计与操作体系当中,既可优化学生的生态农业观念,又可改进实操技巧。文章联系园艺专业的教学实践,从防控技术内容、应用环节以及教学策略等层面全面探究绿色防控技术在瓜蔬作物里的推行和教学路径。
一、瓜蔬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一)绿色防控理念与发展背景
绿色防控属于农业病虫害管理的关键发展方向,它的主要观念在于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状况下,妥善调节病虫害种群数量,守护作物生长安全和生态平衡。近些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农药残留超标事件被曝光,民众对于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步增长。绿色防控渐渐替代依靠农药的传统防控手段,变成国家大力推行的农业技术体系。国家政策接连出台支撑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把它归入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的重点范畴。绿色防控着重采用生物拮抗、天敌利用、物理诱控、生态调控等办法,削减农药使用频率和使用量,达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 瓜蔬病虫害及绿色防控策略
瓜类和蔬菜作物在生育期内会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像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疫病这类真菌性病害,还有蚜虫、白粉虱、蓟马这些高发虫害。这些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很快,要对付起来很难持续有效,而且容易引发抗药性。绿色防控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类型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真菌病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剂来应对,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之类的;虫害则可以利用释放天敌来进行种群抑制,七星瓢虫、丽蚜小蜂等;黄色黏虫板、诱虫灯、性诱剂等物理诱控工具也能在温室环境中减少虫口基数。
(三) 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体系的构建研究
绿色防控要依靠系统化、规范化的技术体系,核心技术体系包含监测预警、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诱控、化学减量这五大板块。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田间调查、远程监测设备,随时把握病虫害的发生走向,给决策给予依据。生态调控看重作物品种抗性、栽培密度、作物轮作等手段,改进作物自身抵御力量。生物防治技术重视用微生物制剂、天敌资源,在病虫害早期起控制效果。物理诱控办法多种多样,颜色诱捕、光诱、信息素诱导等,适用大棚和露地。化学减量使用策略看重精准用药、低毒农药和绿色添加剂并用,在保障作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削减污染。
二、绿色防控策略在园艺专业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 园艺课程体系中绿色防控内容的融入方式
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要将绿色防控理念融入教学大纲和实践模块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选用《植物保护学》《设施园艺病虫害防控》《农业生态学》等课程做载体,全面讲解绿色防控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和种类。教学目标需要突出绿色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理念的融合,引领学生树立系统的病虫害绿色管理观念。课程内容安排的时候,应当以典型瓜蔬作物为对象,借助案例分析、数据对比、实地观察等方式,加强教学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和技术实用性。 实验教学可以设置绿色防控相关实验项目,比如生物农药筛选实验、诱虫器设计与应用实验、小气候调控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课程考核要突出学生对绿色防控技术原理、操作过程和效果评价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 绿色防控技能培养在实训环节的实施策略
园艺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在实训环节要加大绿色防控技能实际操作训练力度。创建绿色防控技能训练平台,设置标准化生产实训基地,模拟病虫害发生情景等。实训内容包含绿色防控技术安装操作、生物制剂调配施用、病虫害监测记录、诱捕器布置及效果评定等。指导教师要制订详细的实训操作手册和评判准则,清楚每项操作的技能点和评判要求。 实训时要加强数据记录与分析的练习,促使学生凭借实验数据来判定绿色防控技术的效果,从而优化科学分析水平。校企合作能够引入农业企业资源,让同学们参与到实际的绿色防控项目当中,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锻炼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实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改善学生把理论知识变成生产能力的能力,给将来步入农业行业给予助力。
(三) 园艺综合实习中绿色防控理念的深化应用探索
综合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的阶段,是绿色防控理念全面落地的重要环节。在实习设计中应以绿色防控为主线,围绕瓜类和蔬菜病虫害全过程管理展开系统实习。实习任务有制定防控方案、编写天敌释放计划、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填写绿色产品施药记录等,用实际生产任务带动学生学习技术应用流程。实习期间要让学生注意到绿色防控技术对环境和产量的影响,培养成本和效果评估思维。 教学组织上要引导学生分组做不同的防控方案对比试验,利用实验数据来判断技术路径的优劣,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实习指导时结合最新的绿色防控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农业技术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到园艺专业人才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四) 绿色防控应用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构建
要想保证绿色防控策略在园艺专业教学里一直得到改良并取得成效,就需创建起科学的教学成效评判与回馈机制。从课堂来讲,通过期末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途径来评判学生对于绿色防控知识的把握状况。在实训及实习环节之中,应当构建起围绕操作技能、应用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多种评价体系,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行为展开过程性记录和量化打分。教学单位可以定时举办绿色防控成果表现活动,促使学生把项目成果拿出来公开表现、比赛评比,从而唤起学习热情和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实习结束时要请企业指导人员对学生表现做全面评价,形成反馈回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也要听取学生有关绿色防控教学内容、形式和实效的意见建议,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办法,做到绿色防控在园艺教学中持续改善、高效运作,支撑绿色农业技术人才体系创建。
三、结束语
绿色防控技术属于现代农业病虫害管理的关键手段,将其系统融入到园艺专业教学之中,有益于学生形成生态农业观念,掌握可持续的病虫防治办法。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嵌入、技能实训、综合实习、成效评价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可以搭建起完备的绿色防控教育架构,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在园艺专业中的深入应用,对于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助力新型园艺人才培育有着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何国波.油菜栽培管理中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绿色防控策略[J].优质农产品, 2024(10):0049-0051.
[2] 黄玲芝,罗怀海,杨淞杰,等.青花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4(4):29-30.
[3] 霍立兴.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合理化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 2023(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