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

潘荣金 王柏松

平果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 广西 平果 531499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优势,然后从场区内外环境消毒、药品和生活物资运输、动物卫生监督几方面,对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最后分析了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展望。

关键词:无人机;畜牧领域;应用;展望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在畜牧业中,其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畜牧管理方式常常面临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而无人机的引入则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创新的思路。无人机能够进行高效的空中监测,实时获取广阔牧场和牲畜活动的数据。这不仅提高了管理的精准度,还大幅度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通过配备先进的传感器和摄像设备,技术推广站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牲畜健康状况及环境变化,提高动物福利和生产效率。

1.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优势

1.1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无人机在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传统的畜牧管理往往依赖于农民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巡查广阔的牧场,以确保牲畜的安全和健康。而无人机凭借其高空摄影和传感器技术,使得这一过程变得高效而精准[1]。无人机能够迅速覆盖大面积区域,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及红外传感器,实时监控牲畜的位置、活动状态以及整体健康情况。

1.2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无人机在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展现了显著的提升。传统的饲料投放方法往往造成了大量浪费,而使用无人机则可以精准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位置。这种精准施放不仅确保了每只牲畜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减少了饲料浪费,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此外,无人机还能够有效监测草地健康状况,帮助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合理规划放牧区域,以确保草地得到充分休养,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人机无疑为畜牧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2.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

2.1场区内外环境消毒

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场区内外的环境消毒方面,其高效性和精准性显著提升了工作的有效性。以平果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数据为例,该站在2022年的消毒工作中,成功引入了无人机进行环境消毒,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效果。根据统计,自引入无人机以来,该站共对12个大型养殖场进行消毒作业,覆盖面积达250亩。使用无人机进行消毒,使得每个养殖场的作业时间从原先的5小时缩短至仅需30分钟,这一变化意味着工作效率提升了约87%。在消毒液的喷洒上,无人机能够以每分钟覆盖100亩的速度均匀喷洒杀菌剂,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和人工潜在的安全风险。

据平果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监测的数据,使用无人机进行消毒后,养殖场内病原微生物数量平均下降了70%以上。特别是在细菌和病毒普遍存在的季节,该措施有效降低了动物感染率,实现了动物健康状况的显著改善。此外,该站还记录到,由于病原微生物减少,动物死亡率较往年降低了约15%,使得整体经济效益提升了20%。在技术层面,无人机配备的大容量喷雾系统使用更加高效,并且能够调整喷洒高度以适应不同光照和风速条件,从而确保覆盖均匀。在数据管理上,通过与移动App关联,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喷洒过程,并通过数据分析评估消毒效果,实现科学管理。

2.2药品和生活物资运输

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不仅限于环境消毒,还在药品和生活物资运输方面展现出极大的潜力。平果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数据表明,自引入无人机进行药品和生活物资运输以来,工作效率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根据该站的统计,自2022年初以来,已经累计通过无人机运输医药和饲料等物质超过500公斤,涉及养殖场15个。这些运输任务中,无人机成功覆盖了总计约300亩的养殖区域。与传统的人工运输方式相比,无人机的运行效率提高了约60%,实现了平均每小时运输500公斤物资。

在药品运送方面,平果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特别强调了对疫苗和抗生素等重要药品的及时配送。过去需要数小时的人力配送,现在通过无人机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从而确保了疫苗的及时接种,明显提高了畜禽的免疫率。该站数据显示,实施无人机运送后,疫苗接种率提高了40%。与此同时,通过无人机进行生活物资运输,不仅减少了因交通、天气等因素造成的延误,还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工作人员只需在中心仓库进行简单操作,无人机便可自动导航至目的地进行投放,提高了整体物流管理效率。

2.3动物卫生监督

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展,其中动物卫生监督的作用尤为突出。平果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利用无人机进行动物卫生监督,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站2022年通过无人机监测的养殖场达20个,总面积约500亩。在卫生监督方面,无人机能够实时拍摄和监控养殖场内动物的健康状况,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异常情况。数据显示,通过这一技术手段发现并及时处理喂养不当或生病动物的比例提高了约35%。在往年的人工检测中,通常需要数天才可以完成,而如今,无人机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了全部监测任务,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摄像头还可以监测动物的活动情况,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存在应激反应及其他健康问题[2]。平果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数据表明,自引入无人机进行动物卫生监督后,养殖场内发生疫情的比率下降了50%。有效预防了传染病和其他健康问题,为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视,也减少了人工巡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天气恶劣或环境复杂时,无人机仍能够稳定运行,确保监督工作不受影响。

3.无人机在畜牧领域的应用展望

3.1自动化作业与集群协同

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无人机技术在畜牧业的自动化作业及集群协同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无人机不仅能够独立执行巡查任务,还能通过集群协作,完成更复杂的大规模作业,推动“机器换人”的进程。多个无人机协同工作,可以在不同区域同时进行任务,进行畜禽监控、环境数据采集和草地生长监测等。这一集群协作模式较传统的人工巡视和单独无人机操作,大幅缩短了管理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大规模养殖场中,其优势尤为明显。这种方式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降低了人员流动,有助于提高场地的抗风险能力。

3.2智能化管理与精准监控

在畜牧业中,无人机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监控正在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利用配备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这些无人机能够高效、精准地监测和管理养殖场。通过实时监控饲养动物的健康状态,管理者可以获得即时反馈数据,从而辅助科学决策。与传统的人为观察相比,无人机巡检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更大范围,显著提高了准确性和整体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展现了极大的潜力与优势,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实时监测、精准投放和高效运输,无人机技术在环境消毒、药品运输和动物卫生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未来,随着集群协作与智能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挥作用,使畜牧业实现更加高效、智能与可持续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与技术应用,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为提升动物福利和保障食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景初,雷凤娇.新质生产力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5,(13):25-27.

[2]叶扬,徐精文,徐鹏飞.基于无人机直播联动的养殖动物视觉识别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24,33(06):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