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学科素养发展的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设计优化路径

作者

熊莉洁

灌云县东王集中心小学 222224

摘要:在学科素养导向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亟需突破作业形式单一、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及没有针对性的局限。基于此,文章围绕教师丰富作业形式、贴近生活实际以及实施分层布置的多元化作业设计策略展开探讨,旨在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支持学生思维成长同语言表达并进的作业设计框架,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科素养;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综合素养,不局限于知识传授,同时,小学英语作业作为教学延续,也需紧跟步伐。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教师需要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锻炼语言技能,拓展思维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全方位契合新课标的育人要求。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在当前实践中普遍存在明显弊端,其突出表现的一个方面在于作业形式的单调,过于程式化的练习模式反复出现,限制学生语言运用的多元渠道,使得学习体验缺乏新鲜感[1]。另一方面作业内容大多停留在课本文本层面,缺乏与现实语境的有效对接,语言学习逐渐脱离真实情境,不易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难以培养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作业布置对象指向模糊的问题逐渐显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面对相同作业,缺乏个性化指导,形成资源同需求错位的尴尬局面。上述现象相互交织,使小学英语作业渐渐演变为机械重复的流程,制约着学生语言学习的实效。

二、学科素养发展下的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设计策略

1.设计趣味活动,丰富作业形式

为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注重形式的多元化。教师可设计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2]。

围绕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After school》板块内容,教师设计“放学活动采访秀”趣味作业,让学生用所学句型“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去采访至少三位同学,记录其他学生课后的活动安排,并制作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此外,教师还能开展“星期的活动”的配对游戏作业,准备一些写有星期单词的卡片和标注不同活动的卡片,让学生将星期同对应的常见活动进行配对,并用完整句子表述,如“On Wednesday,I play football.”以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星期词汇的记忆,增强学习趣味性。教师还可布置“创编对话”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关于课后活动讨论的情境,结合自身实际,创编一段新对话。学生在创编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本单元的词汇、句型,发挥创造力,进一步提升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推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走向素养发展。

2.贴近生活实际,精选实用内容

在学科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作业应强调生活关联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以生活为背景,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迁移到日常应用中[3]。教师选择合理的作业设计方式,能够实现语言学习服务于提升表达能力的目标,同时,体现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对学科素养的支撑作用。

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Seasons》时,教师围绕季节同生活的紧密联系设计作业。教师布置“季节穿搭指南”作业,让学生观察不同季节人们的穿着特点,并用英语描述“In winter,we wear warm coats and scarves.”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教师还设计“季节美食推荐”作业,让学生回忆并记录每个季节常吃的食物,如春季的青团、夏季的西瓜,用英语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美食卡片,介绍“Watermelons are nice in summer.”此类作业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英语,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设置“季节活动规划”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规划适合的户外活动,并用英语写出“In spring,I will fly a kite in the park.”的活动计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巩固教材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会用英语规划生活,将语言学习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

3.实施分层布置,适配个体学情

在学科素养导向的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学生语言基础、表达能力及参与意愿,制定难度有梯度的作业内容,既能够避免基础薄弱学生因作业过难产生畏难情绪,又可以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提升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挑战中巩固知识,推进其个性化成长[4]。

针对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Drawing in the park》板块内容,教师围绕单元主题开展分层作业设计。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布置“词汇巩固小作业”,要求学生抄写本单元重点词汇,并为每个单词配图,用简单句子造句,帮助学生熟悉词汇,夯实语言基础。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安排“情景对话模仿秀”作业,提供公园场景的对话模板,让学生根据模板,结合单元所学句型,模仿编写一段两人在公园游玩时的对话,学生需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发挥想象力设置对话内容,培养其逻辑思维。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设计“创意写作挑战”。让学生以“A Happy Day in the Park”为题,运用本单元及以往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在公园游玩的经历,要求内容丰富,锻炼其高阶表达能力。教师使用分层布置作业,保障学生基础学习的同时,又能够鼓励其个性发展,切实体现作业设计对小学英语学科素养中语言应用的引导。

结束语:学科素养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追求,传统作业模式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教师利用创新形式、对接生活及分层实施设计多元化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打破知识灌输局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平台。随着教育不断向前,教师持续探索作业设计创新,将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活力,助力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实现全面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晓丽.  基于学科素养发展的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设计探究[J].新校园,2025,(05):56-57.

[2]胡敏峰.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探究[J].校园英语,2024,(21):82-84.

[3]施红红.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的设计思路[J].英语广场,2024,(09):123-126.

[4]赵君妍.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的多元化设计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3,(1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