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马小鹏
甘肃靖煤能源有限公司红会第一煤矿分公司 甘肃 白银 730600
摘要: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煤矿机电设备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持续攀升。本文聚焦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煤矿机电设备运维现状及需求,构建了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智能化运维系统架构。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智能预警、运维决策支持等核心功能模块设计,并对系统应用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运维决策
0引言
传统的煤矿机电设备运维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巡检与经验判断,存在效率低、准确性差、响应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煤矿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营的需求。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煤矿机电设备运维带来了新的契机,设计并应用智能化运维系统成为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
1煤矿机电设备运维现状与需求分析
当前,煤矿机电设备运维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存在高湿度、高粉尘、强电磁干扰等恶劣条件,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加了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传统运维模式下,人工巡检存在覆盖范围有限、检测周期长、主观判断误差大等弊端,难以在早期发现设备潜在故障隐患。同时,随着设备自动化、集成化程度的提高,设备故障的关联性和复杂性增强,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故障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需求角度来看,煤矿企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时、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的智能化运维系统。
2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设计
2.1系统架构设计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系统的数据来源基础,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如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温度、电流、电压、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实时采集。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安全、可靠地传输至平台层,采用工业以太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种通信技术,构建井下与井上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平台层是系统的核心,承担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任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海量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深度分析和挖掘,建立设备运行状态模型和故障诊断模型。应用层则面向煤矿企业的运维管理人员,提供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智能预警、运维决策支持等可视化功能界面,方便用户直观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做出运维决策。
2.2功能模块设计
设备状态监测模块是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基础功能。该模块通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图表、曲线等形式直观展示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如设备转速、负载、温度变化趋势等,使运维人员能够全面、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同时,系统支持历史数据查询与对比分析,帮助运维人员了解设备运行规律,发现潜在问题。故障诊断模块基于平台层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运用机器学习、专家系统等技术,对采集到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异常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结合设备故障知识库,实现对设备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的精准诊断。系统还具备故障诊断结果的解释与说明功能,便于运维人员理解故障发生机理,制定针对性的维修方案。智能预警模块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诊断结果,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设备运行参数超过阈值或出现潜在故障征兆时,系统能够及时以声光报警、短信通知、邮件提醒等多种方式向运维人员发出预警信息,提醒运维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和扩大。运维决策支持模块基于设备状态监测数据、故障诊断结果以及历史运维记录,运用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为运维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运维决策建议。系统能够制定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和维护人员安排等,实现设备的精准维护,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
2.3关键技术应用
在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中,大数据技术用于对海量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高效存储、管理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发现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和关联关系,为设备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支持。云计算技术则为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高效运行,降低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机器学习算法,在故障诊断和智能预警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对大量历史故障数据的学习训练,建立准确的故障诊断模型,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同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实现对设备潜在故障的早期预警。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设备与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将设备运行数据实时传输至系统平台,为智能化运维提供数据基础。
3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应用
3.1应用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的运行流程如下:感知层的传感器持续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并通过网络层将数据传输至平台层。平台层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和深度分析,运用故障诊断模型和算法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潜在故障隐患。若发现异常,平台层将诊断结果和预警信息传输至应用层。应用层以直观的界面展示设备状态、故障诊断结果和预警信息,运维人员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结合运维决策支持模块给出的建议,制定相应的运维方案,并安排实施。在运维工作完成后,将运维记录反馈至系统平台,用于完善设备故障知识库和优化运维决策模型,形成一个闭环的运维管理流程。
3.2应用优势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首先,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全面监测,打破了传统人工巡检的局限性,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提高设备故障的早期发现能力。其次,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故障诊断与智能预警功能,显著提升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了因故障诊断不准确导致的维修延误和资源浪费。再者,运维决策支持模块为运维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实现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非计划停机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此外,系统的应用还能够有效降低人工运维成本,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安全风险,提升煤矿企业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3.3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煤矿企业在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设备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大幅延长,有效保障了煤矿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实现了预防性维护,减少了设备维修成本和备件库存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安全生产方面,系统的智能预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隐患,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了煤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此外,系统的应用还促进了煤矿企业运维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推动煤矿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4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有效革新了传统运维模式,显著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与安全生产能力。未来,随着技术持续创新,该系统将在故障诊断、数据分析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实现突破,为煤矿智能化转型注入更强动力。
参考文献
[1]汪庆留,李龙龙.基于智能化技术优化煤矿机电运输系统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5,(09):28-30.
[2]王磊.基于煤矿机电智能化的发展分析及应用[J].能源与节能,2025,(04):292-295.
[3]陈鹏.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流体测量与控制,2025,6(02):81-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