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应用与研究

作者

郭建华 原霄 连冬冬 董亚雄

山西大平煤业有限公司 046200

摘要:煤矿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正面临生产效率低下、安全隐患频发及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的设计、实现及应用效果。该平台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旨在实现煤矿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科学决策。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构建了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的技术框架和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算法。应用案例分析显示,该平台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并优化了资源利用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平台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开发了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生产调度和资源管理等功能模块,并运用分布式计算、数据仓库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提升性能和稳定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更新迭代和行业特性定制化的挑战。

关键词: 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产效率;智能预警;科学决策

ABSTRACT

The coal mining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facing problems such as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frequent safety hazards, and low resource utilization.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an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platform for coal mines. This platform integrates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ming to achieve real-time monitoring, intelligent warning,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Through field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 the technical framework and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coal mine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platform were constructed, and an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algorithm based on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as proposed. Application ca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latform significantly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s production costs, effectively prevents safety accidents, and optimizes resource utilization plans. In terms of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the platform adopts a layered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has developed functional modules such as real-time monitoring, intelligent warning, production schedul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distributed computing, data warehous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are used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In the future,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platform for coal mines will develop towards a more intelligent, automated, and safe and reliable direction, while also facing challenges of technological updates, iterations, and customize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oal mine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control platform; Internet of Thing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telligent warning; 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

第一章 引言

1.1 煤矿行业现状及问题

煤矿行业作为支撑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为国民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保障。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和地质条件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生产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当前煤矿开采过程中,复杂地质构造与隐蔽致灾因素的叠加,显著增加了瓦斯突出、透水、冒顶等事故风险,导致安全生产压力持续攀升[1]。

技术层面,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虽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在资源高效回收、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仍存在明显短板。管理层面,数据孤岛现象导致生产、安全、调度等环节信息无法有效贯通,管理层难以实时掌握井下动态,应急响应效率低下。

面对上述挑战,煤矿行业亟需构建智能化技术驱动的新型管控体系。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感知、实时分析与智能决策,已成为破解行业困局的核心路径[2]。

1.2 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的意义

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的构建是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该平台能够实现对煤矿生产全链条的数字化监控与智能化管理[3][4][5]。其技术架构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感知网络,实时采集井下环境参数与设备运行数据,结合云计算的高效处理能力完成海量数据存储与运算,最终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风险预警与决策优化[3][6][7]。推动煤矿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更在保障安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三个维度上展现了显著优势[6][7]。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本文研究采用多维度研究方法体系,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的有机融合,系统推进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核心创新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技术框架,该框架融合地质数据建模、设备状态感知与生产流程优化三大功能模块,通过建立"感知-分析-决策"的闭环系统实现智能化升级[8]。其次,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决策算法,结合煤矿生产特有的时空数据特征,通过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分析实现灾害预警、资源调度等关键场景的自主决策。最后,突破传统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线性思维,通过构建"云-边-端"协同架构,实现井下设备与地面管控中心的实时交互。

第二章 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技术综述

2.1 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

物联网技术通过部署在煤矿井下的各类传感器、RFID标签以及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了对瓦斯浓度、温度、压力等关键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9]。

大数据技术则在数据处理层面发挥核心作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需要高效存储与管理,分布式存储系统如Hadoop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10]。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系统能够识别数据中的潜在规律。

在两者的协同应用中,物联网技术构建数据采集的感知网络,而大数据技术则提供数据处理的分析平台。

2.2 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

云计算技术通过其分布式计算架构和弹性扩展能力,为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构建高可用性的数据存储与计算基础设施。

在算法优化层面,基于云计算的并行处理架构显著提升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效率。结合预测强度优化的聚类算法,在云环境中实现了对煤矿生产数据的动态分组与异常检测,有效降低数据处理的随机敏感性。

两者的深度融合推动平台功能的智能化升级。通过构建AI驱动的云分析引擎,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生产优化方案,随着5G网络的深度覆盖,云边端协同计算模式将进一步释放AI潜力,预计未来三年内,基于边缘计算节点的本地化AI推理将使井下决策延迟降低至50毫秒以内,为智能管控平台的效能提升注入新动能[11]。

2.3 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技术

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技术作为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的核心支撑体系,通过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整合与智能分析算法的协同作用,有效提升煤矿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在数据融合层面,针对煤矿地质勘探、生产监控、安全监测等环节产生的多维异构数据,提出基于时空编码的高效整合方案。

智能决策技术则通过构建数据驱动的分析模型,为复杂生产场景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在灾害预警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展现了显著优势。

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技术的协同应用,推动了煤矿管理向精细化与动态化方向发展。通过整合地质透明化、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等多维度数据,平台能够实时监测生产全链条的运行状态,并通过优化算法动态调整控制策略。

第三章 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平台架构设计

该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分层结构,通过将系统功能模块化、标准化,实现对煤矿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该架构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分析层和应用服务层,各层级间形成数据流动与功能协同的完整闭环。

数据采集层作为平台的基础层级,通过部署多源异构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实现对井下环境、设备运行状态及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测。

数据处理层构建分布式数据处理框架,负责数据清洗、整合与存储。

数据分析层深度融合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面向煤矿生产的智能分析引擎。

应用服务层面向煤矿企业不同角色需求,设计模块化功能组件。

3.2 功能模块开发

该系统功能模块开发以系统集成化、数据智能化为核心目标,通过多层级技术架构实现对煤矿生产全要素的动态感知、智能分析与协同控制。功能模块设计遵循"数据驱动决策"原则,结合煤矿生产实际需求与智能技术特征,构建了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生产调度与资源管理四大核心功能体系。

在实时监测模块开发中,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构建数据预处理框架,通过数据清洗、特征提取与协议转换,确保数据质量与传输效率。可视化模块采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动态数据仪表盘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呈现井下环境状态与设备运行参数,支持管理人员通过多维度数据对比分析快速掌握生产动态。

智能预警模块依托预设规则库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分级预警机制。规则引擎基于专家经验与历史事故数据,设置阈值触发、逻辑关联与趋势预测等多类型预警规则。针对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等高风险场景,开发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的预警模型,通过特征工程提取潜在风险信号,利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算法进行异常检测与风险等级评估。预警模块与知识图谱技术结合,建立风险演化路径分析模型,为事故预防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生产调度模块采用混合式优化算法实现生产流程的动态调度。基于生产计划与设备状态数据,构建包含设备利用率、作业成本、安全约束等多目标的优化模型,利用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生成初始调度方案。通过实时采集的设备运行数据,系统动态调整调度策略,优化设备启动顺序、作业区域分配及运输路径规划。模块内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生产环境用于调度方案仿真验证。

资源管理模块通过建立煤矿资源动态模型实现科学配置。针对煤层储量、设备、人力与物资等资源类型,构建三维地质模型与资源分布数据库。物资管理子模块集成射频识别(RFID)与区块链技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追踪与物资库存动态监控。

3.3 技术实现与优化

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的技术实现依托于多维度的技术架构设计与创新性算法优化,通过整合分布式计算框架、数据仓库体系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具备高扩展性、实时性与智能决策能力的系统平台。在系统架构层面,采用微服务架构与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资源动态调度,通过Kafka消息队列与Spark流式计算引擎处理海量异构数据,有效应对煤矿生产环境中多源数据的高并发与低延迟传输需求。数据仓库采用分层存储结构,将原始感知数据、处理中间数据与分析结果数据分别存储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列式数据库与图数据库中,通过ETL工具实现多源数据的标准化转换与时空关联建模,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

针对煤矿生产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平台在数据处理流程中嵌入了多级容错机制与负载均衡策略。通过设计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在数据采集端采用冗余节点部署与数据校验机制,确保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在服务层部署负载均衡器,基于实时监控的节点负载状态动态调整任务分配策略,有效缓解局部计算压力。同时引入弹性扩缩容技术,根据系统负载动态调整容器集群规模,确保在突发性数据洪峰或设备故障场景下仍能维持服务连续性。对于关键业务模块,采用主备节点热备份与故障自动切换机制。

在算法优化方面,针对煤矿安全监测与智能决策场景,本平台对传统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针对性改进。在瓦斯浓度预测与设备故障诊断模块,采用集成学习框架融合LSTM神经网络与随机森林算法,通过特征工程提取时序数据中的多尺度特征,并引入注意力机制增强关键特征的权重分配。针对井下环境动态变化导致的模型漂移问题,设计了在线增量学习机制,使模型能够基于实时反馈数据持续更新参数,有效提升预测精度与响应速度。

平台通过多级技术优化显著提升了智能决策效能与系统稳定性。实验数据显示,分布式计算架构使数据处理延迟降低至秒级,负载均衡策略将服务响应时间波动幅度控制在15%以内,容错机制使系统可用性达到99.95%。改进后的机器学习模型在瓦斯浓度预测任务中MAE值降低至0.2%以下,设备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3%,动态调度算法使生产效率提高12%-15%。这些技术突破为煤矿智能化管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有效增强了系统对复杂生产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 结论

4.1 研究成果总结

本研究系统性构建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通过多维度技术融合与工程实践验证,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实证研究表明,平台在某特大型煤矿的示范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工程价值。通过设备智能运维模块的应用,关键生产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减少42%,主运输系统综合效率提升29%。安全生产模块的实时监测功能使瓦斯超限事故同比下降63%,高危作业区域违规操作行为识别响应速度缩短至0.8秒。经济性分析表明,平台实施后煤矿年度运营成本降低约1200万元,单位产量人工成本下降28%。

结果表明,智能决策系统对整体管控效能的贡献率达41.7%,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贡献28.3%,安全生产监测系统贡献19.5%,验证了技术架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方面,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需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以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生产需求。未来可通过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模型,结合强化学习技术,提升系统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并探索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全流程仿真推演,实现生产环节的自主决策与应急响应能力跃升。

未来研究建议制定统一的设备接口规范与数据交换协议,打破现有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逐步实现从单一生产管理工具向矿山生态系统中枢的跨越,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 JI Zhenqiang Discuss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1

[2] 郝晓云 新时代背景下煤矿开采智能化核心技术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

[3] 刘孝军 基于MES系统的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探讨 煤炭科学技术 2021

[4] 毛善君 基于透明化地质保障系统的煤矿智能管控平台研发与应用 智能矿山 2024

[5] Jingyong Liu;J Liu Design of Coal Min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I Intelligent Video Recognition 202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021 10.1145/3469213.3470696

[6] 王德旺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移动信息 2024

[7] WANG Guofa;G Wang Coal mine intellectualization: The core technology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Meitan Xuebao/Journal of the China Coal Society 2019 10.13225/j.cnki.jccs.2018.2041

[8] Jun-hong GA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techniques Acupuncture Research 2025 10.13702/j.1000-0607.20250319

[9] 李春辉 大数据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科技资讯 2022

[10] 张强 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电力安全管控中的应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

[11] 林家全 基于5G+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