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

范世娟

身份证:510129198805081042

摘要:绿色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有效降低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还可提升工程的经济性与社会效益。当前,市政工程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绿色理念逐渐渗透到施工全过程。本文围绕市政工程中的绿色施工路径展开论述,分析绿色技术的具体应用、实施成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系统探讨绿色施工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旨在为推动绿色市政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绿色施工;市政工程;可持续发展

一、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背景

(一)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建设中的转化路径

市政工程传统施工方式以速度与成本控制为核心目标,往往忽视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问题,导致粉尘排放严重、能耗过高、噪声扰民等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绿色施工逐步被纳入市政工程管理全过程,从设计、采购、施工到运维各阶段均被赋予节能减排的约束要求。绿色施工理念强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全生命周期控制等核心价值,通过对施工工艺优化、设备选型改进、材料循环利用等手段,将抽象理念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施工行为,使其成为推动市政工程向可持续方向演进的重要驱动力。

(二)环境约束推动绿色施工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工程建设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约束,如施工区域空间受限、噪声扰民、扬尘控制难度大等。为了缓解上述问题,绿色施工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涵盖场地封闭降尘、污水回收处理、低噪设备替代、绿色建材使用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满足了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还在施工效率、工程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较强适应性。绿色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源于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与行业转型的共同作用,在满足工程功能的同时,也推动了建设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三)绿色施工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耦合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满足当前需求,还要兼顾资源保护与生态平衡。绿色施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手段,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高度耦合关系。通过实施绿色施工,市政工程在减少碳排放、优化土地利用、降低环境负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支撑城市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绿色施工过程中的节水、节材、节能措施与城市环保规划紧密结合,推动城市建设走向高质量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的实践技术与实施路径

(一)施工过程中节能降耗技术的综合应用

节能降耗是绿色施工技术的核心目标之一,其实现依赖于设备管理、工艺流程与能效监控的系统配合。在实际施工中,采用高效节能型施工机械,可显著降低油耗与电力消耗,同时减少排放污染。通过优化施工工序安排,减少设备空转与重复作业,有助于实现能源使用的最大化效率。现场配置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形成动态能耗曲线,为后续调整施工策略提供依据。在临建设施方面,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照明与供热系统,实现绿色办公与作业空间。材料运输与存储过程中,通过设置合理运输路线与集中堆放区,减少车辆运行次数与油耗。节能降耗的系统化实施不仅降低工程成本,还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绿色化水平,彰显绿色施工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实际成效。

(二)绿色建材选用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绿色建材的广泛使用是提升市政工程环保性能的重要手段。在项目招采阶段,应优先选用符合绿色标准的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低碳钢材、可循环塑料管材等,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属性,还能在使用过程中提升结构耐久性与维护效率。建筑废弃物的处理亦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环节,通过在现场设置分类回收区,对废弃混凝土、金属、塑料、木材等进行细致分类,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再利用。部分可再生材料可直接在工地二次加工用于回填、垫层或辅助结构中,减少外运处理与资源消耗。针对无法利用的有害废弃物,需建立标准化处理流程,并委托专业机构安全处置,防止环境污染。绿色建材与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协同应用,构建了循环利用型施工体系,为建设低碳工地提供技术支撑。

(三)施工场地环境保护与扬尘噪声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场地常位于人口密集区,其环境保护要求极高。扬尘治理方面,采取封闭围挡、喷雾降尘、硬化道路等措施,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源。重点部位如土方堆放区、材料存储区应加盖防尘网,并定时洒水保持湿润状态。混凝土搅拌、切割等高扬尘作业,应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并配备高效除尘设备。噪声控制方面,通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夜间施工高敏感时段,同时选用低噪施工设备,安装隔音棚与减振垫,降低机械运转噪声。交通组织管理方面,合理规划进出车辆路线,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现场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粉尘、噪声等环境参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通过多维度环境管理措施的综合实施,不仅改善施工现场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公众对绿色施工的接受度与支持度。

(四)施工全过程绿色管理与信息化集成手段

绿色施工的推进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施工全过程绿色管理强调从设计源头到工程交付的全链条控制。在施工策划阶段,制定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明确目标指标、责任分工与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实施。现场管理中,通过设立绿色管理机构,统筹材料选用、能耗控制、污染防治等核心环节,构建覆盖全面、执行有力的管理结构。信息化技术为绿色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手段,施工单位可采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实现施工流程、能耗流向、物料使用的数字化管理。基于物联网平台,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环境、能耗、水资源等数据,形成绿色施工动态数据库,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撑。通过移动终端对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管控,提升施工透明度与响应速度。绿色管理体系与信息化平台的有机融合,使施工过程更加规范、高效,有力保障了绿色施工技术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结束语

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是市政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系统实施节能降耗、绿色建材使用、环境保护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市政工程建设呈现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运行高效的良性发展态势。绿色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广泛应用,不仅优化了城市建设方式,也推动了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彰显了工程建设向可持续发展的深层转型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 李梦雪.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技术应用探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23, 43(02): 94-97.

[2] 赵恒, 陈永康. 绿色施工在市政基础设施中的集成路径研究 [J]. 建筑经济, 2023, 43(05):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