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作者

魏秋阳

身份证:421002199510070512

摘要:在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构成了重大挑战。软土地基通常指的是承载力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的土层,这使得在该类土层上进行建设时,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和加固措施。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软土地基;路桥工程;施工技术

1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及处理原则

1.1主要特征

软土地基是指那些承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透水性较差的地基类型。这类地基通常由细颗粒的土壤组成,如淤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由于其高含水量和低强度,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较大的沉降和变形。此外,软土地基还具有较高的孔隙比和较低的渗透性,导致其排水性能较差,从而延长了固结时间。在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还可能表现出较高的流变性,即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发生蠕变和松弛现象。

1.2处理原则

处理软土地基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其承载力、减少沉降和变形,确保路桥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厚度、物理力学性质等,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其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排水固结、置换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此外,还应考虑施工期间的临时措施,如设置临时支护结构,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滑移和坍塌。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和荷载,避免对软土地基造成过大的应力集中,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1排水固结法

在路桥工程中,排水固结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手段。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以及软黏土等地基。其核心原理在于通过一系列排水措施,有效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促使土体逐渐固结,从而显著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实施排水固结法之前,必须对基础进行细致的处理工作。首先,需要清理表层的土壤,确保其干净无杂物。接着,进行挖掘作业,深度需超过软土层的厚度,以确保排水措施能够深入到软土层中。此外,铺设防渗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这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透到软土层中,从而避免影响固结效果。在软土地基中开挖排水孔是排水固结法的关键步骤之一。排水孔的数量和深度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地质条件来确定,以确保孔内的水分能够被有效排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可以在排水孔中安装排水管。排水管的材质和直径需要根据土层特性和排水量来选择,并且要将排水管连接到主排水管或集水井中,以确保排水系统的顺畅。排水管安装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控制排水管的排水速率。排水速率的控制至关重要,需要确保软土层中的水分能够逐渐排出,从而使土体逐步固结。固结过程通常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具体的时间长度则取决于土层的特性和固结效果的要求。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施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还能显著降低沉降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工程施工中,通过施加超过路基工作荷载的超载预压方式进行预压,可以有效减少沉降距离,从而提高地基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结合具体工程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排水固结法,是确保施工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确保路桥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粉喷桩技术

粉喷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它通过将水泥或其他固化材料喷入软土中,与土体混合形成强度较高的桩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该技术适用于处理承载力不足、压缩性高的软土地基,尤其在路桥工程中应用广泛。在粉喷桩技术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精确的地质勘察,以确定软土层的分布、厚度和物理力学特性。然后,根据勘察结果设计桩位布置图,确定桩的直径、长度以及桩间距等参数。施工时,使用专用的搅拌设备将固化材料喷入土中,并通过钻杆的旋转和提升,使固化材料与土体充分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粉喷桩施工的关键在于确保固化材料与土体的均匀混合,以及桩体的垂直度和连续性。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固化材料的喷入量、搅拌速度和提升速度,以保证桩体的质量。此外,施工后应进行桩体质量检测,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桩身完整性检测等,以评估加固效果。粉喷桩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且对周围环境影响小。通过粉喷桩技术加固后的软土地基,可以有效减少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为路桥工程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粉喷桩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土层条件有一定要求,且固化材料的种类和配比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合理选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科学选择和应用粉喷桩技术。

2.3换填法

换填法是一种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它通过移除软弱土层并用砂、碎石等高强度材料替换,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较浅的情况,能够有效减少沉降和提高地基的整体性能。在换填法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彻底的清理,移除表层的软弱土层至设计深度。然后,将选择好的填料分层铺设并压实,确保填料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在铺设填料时,应根据工程需要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防止水分在填料中积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可以在填料层中设置排水沟或排水板,以促进水分的排出。换填法的关键在于确保填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这直接关系到地基处理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条件,为路桥工程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换填法也有其局限性,如对施工场地的大小和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换填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环境因素,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质量。

2.4其他施工技术

除了上述提到的排水固结法、粉喷桩技术和换填法之外,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还包括其他一些技术手段。例如,深层搅拌法是一种通过机械搅拌将固化剂与软土混合,形成强度较高的复合地基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深层软土地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深层搅拌法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搅拌设备,将固化剂与土体充分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复合地基。施工的关键在于确保固化剂与土体的均匀混合,以及搅拌深度和速度的控制。此外,还应进行质量检测,以评估加固效果。另外,高压喷射注浆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该方法通过高压将水泥浆液注入软土中,形成水泥土柱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承载力不足、压缩性高的软土地基,尤其在路桥工程中应用广泛。施工时,需要精确控制喷射压力、喷射量和喷射角度,以确保水泥浆液与土体充分混合,形成高质量的加固体。施工后,同样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加固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路桥工程的软土地基中可以采用排水固结法、粉喷桩技术、材料换填法等多种施工技术,并在应用施工技术过程中加强勘测和调研工作,管理与控制施工材料,提高监理管控效率、落实具体的管理措施,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让振振.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实践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3,46(02):70-72.

[2]陈焕钊.探析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1):158-160.

[3]广天顺.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35):20-22.